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某人受到寒冷刺激时,体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B

如图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C

如图加工和分泌蛋白质过程膜面积的变化

D

如图番茄果实形成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某人受到寒冷刺激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A错误;

B、进食后血液中血糖含量比较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应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错误;

C、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则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加,C正确;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幼果期生长素的含量应该很高,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属于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催熟凤梨(菠萝),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显著增加纤维长度

C用一定浓度的2,4-D喷洒未受粉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

D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获得多倍体植株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催熟凤梨(菠萝),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A正确;

B、赤霉素可促进细胞的伸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显著增加纤维长度,B正确;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2,4-D喷洒未受粉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C正确;

D、秋水仙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它不是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取某植物的茎,切为等长的茎段,放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IAA表示生长素、GA表示赤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茎段的生长结果如图所示.此实验结果表明(  )

A生长素能促进根和茎的伸长,赤霉素仅能促进茎的伸长

B生长素能促进茎段的生长,赤霉素能促进茎段的分化

C生长素和赤霉素都是在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起抑制作用

D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段的生长,同时使用时其促进作用加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题干只提到对茎段的伸长,没有涉及对根的实验,A错误;

B、图示曲线只显示茎段的生长结果,没有涉及分化,B错误;

C、生长素具有低促高抑的两重性,赤霉素没有,C错误;

D、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激素(IAA、GA、IAA+GA),因变量是茎段的平均伸长,表明了茎段的生长,从生长效应看,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段的生长,二者同时使用时其促进作用加强,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该小组的研究内容,请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拟定一课题名称:______

(2)该小组实验前做出假设是:______

(3)概括该小组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

①将种子分为四组.

______

______

(4)该实验可能得出的重要结论:______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做哪些方面的改进?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实验课题可以为: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只要围绕目标,合理即可.

(2)根据表格中实验处理可以看出,分布运用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的不同的处理方法来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实验前可以做出假设为: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表格中看出实验分为四组,因此将种子分为四组,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从表格中可以得出结论是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再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即对红豆杉的种子只用等量的清水处理.

故答案为:

(1)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或探究人工处理红豆杉种子提高发芽率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2)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②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

③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2分)     

(5)设置对照组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实验课题可以为: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只要围绕目标,合理即可.

(2)根据表格中实验处理可以看出,分布运用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的不同的处理方法来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实验前可以做出假设为: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表格中看出实验分为四组,因此将种子分为四组,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从表格中可以得出结论是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再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即对红豆杉的种子只用等量的清水处理.

故答案为:

(1)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或探究人工处理红豆杉种子提高发芽率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2)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②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

③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2分)     

(5)设置对照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萘乙酸是一种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研究萘乙酸是否对植物的开花具有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0株西瓜幼苗,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00株不作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作为对照;另一组去除顶芽,并用0.1mg/ml的萘乙酸处理.两组放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实验组的100株除6株死亡外,其他植株平均比对照组早开花14天.

(1)据此得出萘乙酸可以促进西瓜幼苗开花的结论,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不够严密的地方?______

(2)请你重新设计合理方案以完善本实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设计不够严密的地方有: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

(2)本实验重新设计合理的方案为: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故答案为:

(1)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解析

解:(1)该实验设计不够严密的地方有: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

(2)本实验重新设计合理的方案为: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故答案为:

(1)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其他植物激素及类似物的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