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创建出如图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请回答

(1)在该食物网中,福寿螺与田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

(3)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福寿螺和田螺有共同的食物线虫,二者之间为竞争关系;

(2)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竞争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解:(1)福寿螺和田螺有共同的食物线虫,二者之间为竞争关系;

(2)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竞争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乙是对图甲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图丙是通过调查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画出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A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若甲图中“→”仅表示CO2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

(2)乙图中牛属于______营养级.要预测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种群特征是______.该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______,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丙图中北极狐占有______个营养级;北极狐和雷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消耗植物的能量是______kJ.

正确答案

解:(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A和D箭头双向的,则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代表的是生产者.若甲图中“→”仅表示CO2的流动方向,①是光合作用,②⑥是呼吸作用,⑤是分解作用,③④⑦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流动.

(2)乙图中牛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营养级.要预测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是年龄组成.

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①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②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③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该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丙图中,北极狐分别占有第二和第三营养级,北极狐和雷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3600kJ.

根据题意:

植物→北极狐:80×÷10%=100kJ;

植物→雷鸟→北极狐:80×÷20%÷10%=2000kJ;

植物→雪兔→北极狐:80×÷20%÷10%=1500kJ;

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3600kJ.

故答案为:(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生产者    ③④⑦

(2)第二营养级    年龄组成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3)2      捕食、竞争      3600

解析

解:(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A和D箭头双向的,则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代表的是生产者.若甲图中“→”仅表示CO2的流动方向,①是光合作用,②⑥是呼吸作用,⑤是分解作用,③④⑦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流动.

(2)乙图中牛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营养级.要预测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是年龄组成.

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①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②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③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该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丙图中,北极狐分别占有第二和第三营养级,北极狐和雷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3600kJ.

根据题意:

植物→北极狐:80×÷10%=100kJ;

植物→雷鸟→北极狐:80×÷20%÷10%=2000kJ;

植物→雪兔→北极狐:80×÷20%÷10%=1500kJ;

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3600kJ.

故答案为:(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生产者    ③④⑦

(2)第二营养级    年龄组成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3)2      捕食、竞争      360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只有捕食关系

B幼鱼和成鱼处于同一营养级

C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

D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A错误;

B、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时属于第三营养级,滤食浮游藻类时属于第二营养级,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属于第三营养级,故幼鱼和成鱼不一定处于同一营养级,B错误;

C、人工鱼塘输入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C正确;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凋亡使细胞大量死亡,不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光合作用使无机碳转化成有机碳,促进了碳循环,但不能促进能量循环,因为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

B、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因此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

C、主动运输使细胞选择性的吸收或排放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而不是使膜内外的物质浓度趋于一致,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对生物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有重要作用,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水化合物

C碳酸

D碳酸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及特点和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