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 共1894题
许多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含有lacZ‘基因,其编码的产物B-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 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基因工程中常利用该原理从导入质粒的受体细胞中筛选出真正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
(1)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
(2)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 是-G′AATTC-,Sma 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CCC′GGG-.图中目的基因被切割下来和质粒连接之前,需在目的基因的右侧连接相应的末端,连接的末端序列是______,连接过程中需要的基本工具是______.
(3)转化过程中,大肠杆菌应先用______处理,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 DNA的状态.
(4)菌落颜色为白色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5)菌落③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能表达,可采用的检测办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2)由图可知,目的基因的左侧有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右侧是限制酶Sma I的识别序列,而质粒上只有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所以需要用限制酶EcoRI来切割质粒,用限制酶EcoRI和Sma I来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这样就使目的基因右侧无法与质粒连接,所以目的基因被切割下来和质粒连接之前,需在目的基因的右侧连接限制酶EcoRI切割形成的末端,即-TTAA,连接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
(3)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之前,应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DNA的感受态.
(4)用限制酶EcoRI切割质粒时,会破坏质粒上的lacZ‘基因,但切割后的质粒自身环化后,lacZ'基因又被修复,能表达产生B-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 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所以菌落①②呈现蓝色;菌落③导入的是重组质粒,其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表达产生B-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 存在下,菌落颜色为白色.
(5)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产生蛋白质,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法.
故答案:(1)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2)-TTAA DNA连接酶
(3)Ca2+
(4)菌落③lacZ'标记基因区插入外源基因后被破坏,不能表达出3-半乳糖苷酶,故菌落为白色
(5)抗原一抗体杂交
解析
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2)由图可知,目的基因的左侧有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右侧是限制酶Sma I的识别序列,而质粒上只有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所以需要用限制酶EcoRI来切割质粒,用限制酶EcoRI和Sma I来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这样就使目的基因右侧无法与质粒连接,所以目的基因被切割下来和质粒连接之前,需在目的基因的右侧连接限制酶EcoRI切割形成的末端,即-TTAA,连接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
(3)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之前,应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DNA的感受态.
(4)用限制酶EcoRI切割质粒时,会破坏质粒上的lacZ‘基因,但切割后的质粒自身环化后,lacZ'基因又被修复,能表达产生B-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 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所以菌落①②呈现蓝色;菌落③导入的是重组质粒,其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表达产生B-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 存在下,菌落颜色为白色.
(5)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产生蛋白质,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法.
故答案:(1)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2)-TTAA DNA连接酶
(3)Ca2+
(4)菌落③lacZ'标记基因区插入外源基因后被破坏,不能表达出3-半乳糖苷酶,故菌落为白色
(5)抗原一抗体杂交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过程如图据图回答:
(1)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2)过程①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是______.
(3)图中(3)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主要是利用细菌或病毒______细胞的途径.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______处理,使细胞处于能______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细胞,再将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液中与______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转化.
(4)检测大肠杆菌B是否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5)如果把已经导入了普通质粒A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将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所以人的基因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
(2)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人工合成(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过程①是通过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的.
(3)过程③表示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是微生物时,一般用Cacl2(Ca2+)处理,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易于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
(4)由图可知,质粒上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破环了质粒上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但没有破环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所以导入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都能抗氨苄青霉素,都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5)由第四小题分析可知,把已经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导入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长,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生长,因为目的基因正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破坏了其结构和功能.
故答案为:
(1)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DNA的组成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且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逆转录
(3)侵染 Ca2+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感受态 感受态细胞
(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反之则没有导入. 因为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上都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5)有的能生长,有的不能生长 导入普通质粒A的细菌能生长,因为普通质粒A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因为目的基因正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破坏了其结构和功能.
解析
(1)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所以人的基因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
(2)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人工合成(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过程①是通过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的.
(3)过程③表示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是微生物时,一般用Cacl2(Ca2+)处理,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易于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
(4)由图可知,质粒上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破环了质粒上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但没有破环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所以导入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都能抗氨苄青霉素,都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5)由第四小题分析可知,把已经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导入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长,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生长,因为目的基因正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破坏了其结构和功能.
故答案为:
(1)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DNA的组成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且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逆转录
(3)侵染 Ca2+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感受态 感受态细胞
(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反之则没有导入. 因为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上都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5)有的能生长,有的不能生长 导入普通质粒A的细菌能生长,因为普通质粒A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因为目的基因正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破坏了其结构和功能.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示A→B过程的目的是______.在细胞内完成这类过程不需要加热,主要与______酶的作用有关;在A→B的过程中,所需酶的特点是______.
(2)过程③通常用______处理,可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为使过程④中的受体生理状况适宜,可用激素对受体进行______处理.若要同时产生多个相同的转基因牛,常用到______技术.
(3)在构建的抗病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应具有______.⑥过程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B表示采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在细胞内完成这类过程不需要加热,主要与解旋酶的作用有关;在PCR扩增DNA的过程在时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所需酶要能耐高温.
(2)③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为了促进母牛超数排卵,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因为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所以要同时产生多个相同的转基因牛,应用胚胎分割技术.
(3)基因表达载体主要由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组成.⑥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故答案:(1)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解旋 耐高温
(2)促性腺激素 同期发情 胚胎分割
(3)启动子和终止子(缺一不可,若增加“复制原点”正确) 农杆菌转化法
解析
解:(1)A→B表示采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在细胞内完成这类过程不需要加热,主要与解旋酶的作用有关;在PCR扩增DNA的过程在时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所需酶要能耐高温.
(2)③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为了促进母牛超数排卵,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因为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所以要同时产生多个相同的转基因牛,应用胚胎分割技术.
(3)基因表达载体主要由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组成.⑥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故答案:(1)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解旋 耐高温
(2)促性腺激素 同期发情 胚胎分割
(3)启动子和终止子(缺一不可,若增加“复制原点”正确) 农杆菌转化法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土壤中的农杆菌具有使植物患“肿瘤”的特性.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能转移到植物细胞内,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表达,正是T-DNA上的三组基因(tms、tmr、tmt)的影响,使植物受伤部位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产生“瘤”状结构.科学家受此启发,尝试将Ti质粒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下图是通过双质粒导入法研发一种转基因抗虫烟草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Ti质粒上的T-DNA中tms、tmr、tmt三组基因的功能是能控制植物合成______ 等植物激素,使植物患“肿瘤”.
(2)双子叶植物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此外,酚类化合物能激活Vir基因,合成能专切下T-DNA的限制酶.Vir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以将质粒上的______ (填“A”或“B”)段切下并整合到植物细胞中.一般情况下,农杆菌不能将T-DNA转移到单子叶植物中,如想采取措施让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比较简便的办法是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天然的Ti质粒往往因分子太大而使整合失败,为此,需要对天然Ti质粒进行改造,尽最大可能减小重组质粒的大小.图中的重组质粒并不含有Vir基因,那么,烟草细胞的转化能否成功?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4)图乙是已经改造后的Ti质粒.根据图中制作重组质粒的过程判断,科学家所选的限制酶是______.
(5)目前,农杆菌转化法和其他转化方法仍然有多个技术缺点不能克服,如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是随机的,这对宿主细胞造成的危害可能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是有关的.Ti质粒上的T-DNA中tms、tmr、tmt三组基因,使植物受伤部位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说明能控制植物合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使植物患“肿瘤”.
(2)Vir基因被双子叶植物伤口部位细胞分泌的酚类化合物所激活,并能合成专切下T-DNA的限制酶.因此,Vir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以将质粒上T-DNA,即图中的B.农杆菌在受到酚类化合物刺激后,才可以将T-DNA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要想让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只需要在单子叶植物的伤口处加入酚类化合物即可.
(3)图中的重组质粒并不含有Vir基因,但是在农杆菌体内含有另一个被改良的质粒含有Vir基因,依然可以表达出只切T-DNA的限制酶.因此烟草细胞的转化依然能够成功.
(4)改造后的Ti质粒时,外源基因加入到T-DNA中间,HindIII切割位点在T-DNA中间.EcoRI的切割位点在T-DNA中间和外侧,有两个切割位点,所以不可取.只需要HindIII 切割Ti质粒,插入外源基因.
(5)农杆菌转化法和其他转化方法仍然有多个技术缺点不能克服,如农杆菌转化法中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是随机的,这会造成将宿主细胞相应的基因结构破坏或者引起突变.
故答案为:
(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2)B 在单子叶植物的伤口处加入酚类化合物
(3)另一个质粒含有Vir基因,仍能表达出产物切下T-DNA
(4)HindIII
(5)可能会引发插入部位基因突变、可能会是插入部位基因失效等
解析
解:(1)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是有关的.Ti质粒上的T-DNA中tms、tmr、tmt三组基因,使植物受伤部位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说明能控制植物合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使植物患“肿瘤”.
(2)Vir基因被双子叶植物伤口部位细胞分泌的酚类化合物所激活,并能合成专切下T-DNA的限制酶.因此,Vir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以将质粒上T-DNA,即图中的B.农杆菌在受到酚类化合物刺激后,才可以将T-DNA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要想让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只需要在单子叶植物的伤口处加入酚类化合物即可.
(3)图中的重组质粒并不含有Vir基因,但是在农杆菌体内含有另一个被改良的质粒含有Vir基因,依然可以表达出只切T-DNA的限制酶.因此烟草细胞的转化依然能够成功.
(4)改造后的Ti质粒时,外源基因加入到T-DNA中间,HindIII切割位点在T-DNA中间.EcoRI的切割位点在T-DNA中间和外侧,有两个切割位点,所以不可取.只需要HindIII 切割Ti质粒,插入外源基因.
(5)农杆菌转化法和其他转化方法仍然有多个技术缺点不能克服,如农杆菌转化法中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是随机的,这会造成将宿主细胞相应的基因结构破坏或者引起突变.
故答案为:
(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2)B 在单子叶植物的伤口处加入酚类化合物
(3)另一个质粒含有Vir基因,仍能表达出产物切下T-DNA
(4)HindIII
(5)可能会引发插入部位基因突变、可能会是插入部位基因失效等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蕃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并请回答问题:
(1)新品种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目的基因是______,受体细胞是______.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______.
(2)可以利用______来筛选含有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
(3)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普通番茄细胞的方法叫做______.培养②③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来诱导细胞发生______,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番茄.
(4)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遗传信息的______过程,导致了______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______(是/不是)等位基因.
(5)除了要对转基因番茄进行分子检测外,有时还需要进行______水平的鉴定.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图形看出,新品种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目的基因是: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从图中可以看出,受体细胞是:土壤农杆菌和普通番茄细胞.过程①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需要限制酶来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同时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获取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2)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因此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重组质粒(重组DNA)上标记基因的表达.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②和③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发生脱分化和再分化,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番茄.
(4)根据图形看出,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导致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不是等位基因.
(5)除了要对转基因番茄进行分子检测外,有时还需要进行个体水平的鉴定,可以直接观察转基因番茄是不是具有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优点.
故答案为:
(1)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 土壤农杆菌和普通番茄细胞 DNA连接酶
(2)重组质粒(重组DNA)上标记基因的表达
(3)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激素 脱分化和再分化
(4)翻译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不是
(5)个体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形看出,新品种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目的基因是: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从图中可以看出,受体细胞是:土壤农杆菌和普通番茄细胞.过程①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需要限制酶来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同时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获取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2)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因此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重组质粒(重组DNA)上标记基因的表达.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②和③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发生脱分化和再分化,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番茄.
(4)根据图形看出,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导致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不是等位基因.
(5)除了要对转基因番茄进行分子检测外,有时还需要进行个体水平的鉴定,可以直接观察转基因番茄是不是具有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优点.
故答案为:
(1)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 土壤农杆菌和普通番茄细胞 DNA连接酶
(2)重组质粒(重组DNA)上标记基因的表达
(3)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激素 脱分化和再分化
(4)翻译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不是
(5)个体
人类在预防与治疗传染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某种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______和______两种工具酶.
(2)过程②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
(3)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正确答案
解:(1)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重组质粒.
(2)②表示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该过程获得的X是杂交瘤细胞.
(3)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基因)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故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两空可以互换)
(2)细胞融合 杂交瘤细胞
(3)A蛋白 核酸(基因)序列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解析
解:(1)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重组质粒.
(2)②表示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该过程获得的X是杂交瘤细胞.
(3)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基因)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故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两空可以互换)
(2)细胞融合 杂交瘤细胞
(3)A蛋白 核酸(基因)序列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mtDNA是存在于人类细胞线粒体中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mtDNA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M和N切割某人的mtDNA,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下表.限制酶M和N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1所示.
1)该mtDNA的长度为______kb.在该DNA分子中,M酶与N酶的切割位点分别有______个.
2)M酶与N酶切出的能相互粘连的末端能在______酶的作用下相互连接,请将连接的结果表示出来:______.连接后的序列是否可以用M酶、N酶进行切割,并简述理由:______.
3)有人认为mtDNA能成为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一个有力工具,请简述理由:______.如图2为真核细胞的某基因的结构图以及限制酶M和N的切割位点.
4)现用该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若采用直接从供体细胞中分离,具体方法是:______.这个方法虽操作方便,但切割下的基因中含有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区域.因此,目前往往采用逆转录的人工合成的方法,其基本步骤是:______.
5)已知Ⅱ区的碱基数是2000个,其中阴影区域碱基数是800个,空白区域中G和C的总数共有400个,则由该区转录的mRNA中A和U总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ctDNA为环状DNA,用酶M得到3个片段,则有3个切点,用酶N得到2个片段,则有2个切点.长度分别为7和9,则该mtDNA的长度为16Kb.
(2)M酶和N酶切割能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DNA连接酶催化连接.当连接后,没有了两种酶的识别序列,因此两种酶不能再切割了.
(3)mtDNA是存在于线粒体上的DNA,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符合母系遗传.可研究种族的母系进化史.
(4)从供体细胞中获得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一定的限制酶切割.但这样得到的基因中含有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片段.因此常用逆转录的人工合成.其过程是先得到相应的mRNA,再用逆转录酶催化得到相应的DNA.
(5)Ⅱ区的碱基数减去阴影部分得到空白区的碱基数为1200个,该区段能指导蛋白质合成,其中C和G占400个,则A和T点800个,每条链有400个,因此转录得到的RNA中有A和U为400个.
故答案为:
(1)16kb; 3、2;
(2)DNA连接酶 否,连接后的序列不是M酶和N酶所能识别的特定的碱基序列
(3)mtDNA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或者mtDNA严格的母系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等),对其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人群或种族的母系进化史.
(4)选用限制酶N来切割; 从表达该基因的细胞中分裂出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单链DNA,再经过复制形成双链DNA
(5)400
解析
解:(1)由于ctDNA为环状DNA,用酶M得到3个片段,则有3个切点,用酶N得到2个片段,则有2个切点.长度分别为7和9,则该mtDNA的长度为16Kb.
(2)M酶和N酶切割能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DNA连接酶催化连接.当连接后,没有了两种酶的识别序列,因此两种酶不能再切割了.
(3)mtDNA是存在于线粒体上的DNA,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符合母系遗传.可研究种族的母系进化史.
(4)从供体细胞中获得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一定的限制酶切割.但这样得到的基因中含有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片段.因此常用逆转录的人工合成.其过程是先得到相应的mRNA,再用逆转录酶催化得到相应的DNA.
(5)Ⅱ区的碱基数减去阴影部分得到空白区的碱基数为1200个,该区段能指导蛋白质合成,其中C和G占400个,则A和T点800个,每条链有400个,因此转录得到的RNA中有A和U为400个.
故答案为:
(1)16kb; 3、2;
(2)DNA连接酶 否,连接后的序列不是M酶和N酶所能识别的特定的碱基序列
(3)mtDNA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或者mtDNA严格的母系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等),对其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人群或种族的母系进化史.
(4)选用限制酶N来切割; 从表达该基因的细胞中分裂出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单链DNA,再经过复制形成双链DNA
(5)400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______和______,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2)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胚胎分割和_____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______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的特点.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⑤过程采用的技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①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当受体细胞为动物细胞时,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
(2)基因的表达需要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为了获得多头相同的转基因动物,人们可以采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技术.
(3)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必须具备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由图可知,给细胞Ⅱ导入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能产生单克隆抗体,可知细胞Ⅱ本身具备产生抗体的能力,故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
(4)愈伤组织是经脱分化而来,其全能性要高于体细胞;⑤过程表示将单个体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个体,其方法是植物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显微注射法
(2)(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胚胎移植
(3)浆(或效应B)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4)全能性高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解:(1)由图可知,①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当受体细胞为动物细胞时,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
(2)基因的表达需要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为了获得多头相同的转基因动物,人们可以采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技术.
(3)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必须具备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由图可知,给细胞Ⅱ导入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能产生单克隆抗体,可知细胞Ⅱ本身具备产生抗体的能力,故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
(4)愈伤组织是经脱分化而来,其全能性要高于体细胞;⑤过程表示将单个体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个体,其方法是植物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显微注射法
(2)(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胚胎移植
(3)浆(或效应B)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4)全能性高 植物组织培养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和生物工程的问题.
基因克隆是对分离出来的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的过程.经过基因克隆,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目的基因或在基因表达时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细菌质粒是基因克隆的合适载体,经研究发现,某些细菌质粒中含有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而且,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存在限制酶的单一识别序列.
如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基因克隆的过程,其中A-D表示物质,I和II表示抗性基因,①-⑦表示过程,其它数字表示菌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和编号的名称:A:______; D:______;II:______;
(2)将A和B形成D所需的酶是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
(3)为筛选含有物质A的细菌,需进行细菌培养,先在培养基(一)中只加入氨苄青霉素,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长出的细菌菌落具有______特性.然后,用灭菌绒布从培养基(一)中蘸取菌种,再按到只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二)中培养.根据培养基(一)和(二)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可以判断图中菌落______(填数字)即为筛选出的含有物质A的细菌,原因是______.
(4)上述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__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依次是______和______,培养基配制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目的基因;D表示重组质粒;由于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存在限制酶的单一识别序列,所以I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II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2)A和B→D表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该过程首先需要限制酶处理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形成黏性末端,其次需要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因此需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⑤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为了使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
(3)能够在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菌落能够抗氨苄青霉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未被破坏,所以含有物质A的细菌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但四环素抗性基因被限制酶破坏了,所以含有物质A的细菌不能在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由此可见,图中菌落3和5即为筛选出的含有物质A的细菌.
(4)从功能上来说,上述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定容和调pH值.培养基配制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以杀灭细菌芽孢.
故答案:(1)目的基因 重组质粒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2)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3)抗氨苄青霉素 3、5 由于目的基因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使受体细胞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该菌落就是筛选的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
(4)选择 定容 调pH值 杀灭细菌芽孢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目的基因;D表示重组质粒;由于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存在限制酶的单一识别序列,所以I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II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2)A和B→D表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该过程首先需要限制酶处理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形成黏性末端,其次需要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因此需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⑤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为了使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
(3)能够在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菌落能够抗氨苄青霉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未被破坏,所以含有物质A的细菌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但四环素抗性基因被限制酶破坏了,所以含有物质A的细菌不能在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由此可见,图中菌落3和5即为筛选出的含有物质A的细菌.
(4)从功能上来说,上述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定容和调pH值.培养基配制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以杀灭细菌芽孢.
故答案:(1)目的基因 重组质粒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2)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3)抗氨苄青霉素 3、5 由于目的基因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使受体细胞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该菌落就是筛选的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
(4)选择 定容 调pH值 杀灭细菌芽孢
(七)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酶工程的有关问题
如图所示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能表达某蛋白酶工程菌的过程.选用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
(1)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限制酶______,对______进行切割.再用______进行重组.
(2)图中质粒同时用PstⅠ和ApaⅠ酶切,产生1800对碱基和82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如用以上四种酶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600对碱基和8200对的碱基两种片段,那么用同时用PstⅠ和EcoRⅠ酶切,则产生的片段有______.
(3)筛选后所得到的工程菌增值后表达出大量此蛋白酶,但此蛋白酶不会分泌到细胞外,因此还需要利用酶工程中的______技术获得此蛋白酶,
(4)获得此蛋白酶后,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能回收和重复利用此蛋白酶,以下属于固定化技术中的载体结合法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目的基因上PstⅠ、SmaⅠ、EcoRⅠ切割位点,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切割位点.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需要同种限制酶.但是目的基因上也有SmaⅠ切割位点,所以选用PstI、EcoRI 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构建表达载体需要DNA连接酶. 故答案为:PstI、EcoRI 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 DNA连接酶
(2)质粒同时用PstⅠ和ApaⅠ酶切,产生1800对碱基和82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说明质粒上含有10000个碱基对.用以上四种酶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600对碱基和8200对的碱基两种片段,则说明PstⅠ和SmaⅠ、SmaⅠ和EcoRⅠ、EcoRⅠ和ApaⅠ切割位点间的都含有600对碱基.那么用同时用PstⅠ和EcoRⅠ酶切,则产生的片段有600+600=1200对碱基(PstⅠ、SmaⅠ和EcoRⅠ之间的碱基)和600+8200=8800对碱基(EcoRⅠ、ApaⅠ和PstⅠ之间的碱基). 故答案为1200对碱基、8800对碱基(3)工程菌增值后表达出大量此蛋白酶,但此蛋白酶不会分泌到细胞外,要想获得此蛋白酶,可以利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鉴定方法进行破碎细胞并分离提纯获得. 故答案为:分离提纯(4)酶本身还是溶于水的,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酶与水不溶性大分子载体结合或把酶包埋在其中.化学法包括结合法、交联法.吸附法和共价键法又可统称为载体结合法.A、B是包埋法,C是吸附法,D是交联法.故选C
解析
(1)目的基因上PstⅠ、SmaⅠ、EcoRⅠ切割位点,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切割位点.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需要同种限制酶.但是目的基因上也有SmaⅠ切割位点,所以选用PstI、EcoRI 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构建表达载体需要DNA连接酶. 故答案为:PstI、EcoRI 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 DNA连接酶
(2)质粒同时用PstⅠ和ApaⅠ酶切,产生1800对碱基和82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说明质粒上含有10000个碱基对.用以上四种酶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600对碱基和8200对的碱基两种片段,则说明PstⅠ和SmaⅠ、SmaⅠ和EcoRⅠ、EcoRⅠ和ApaⅠ切割位点间的都含有600对碱基.那么用同时用PstⅠ和EcoRⅠ酶切,则产生的片段有600+600=1200对碱基(PstⅠ、SmaⅠ和EcoRⅠ之间的碱基)和600+8200=8800对碱基(EcoRⅠ、ApaⅠ和PstⅠ之间的碱基). 故答案为1200对碱基、8800对碱基(3)工程菌增值后表达出大量此蛋白酶,但此蛋白酶不会分泌到细胞外,要想获得此蛋白酶,可以利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鉴定方法进行破碎细胞并分离提纯获得. 故答案为:分离提纯(4)酶本身还是溶于水的,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酶与水不溶性大分子载体结合或把酶包埋在其中.化学法包括结合法、交联法.吸附法和共价键法又可统称为载体结合法.A、B是包埋法,C是吸附法,D是交联法.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