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的化学性质和冶炼
- 共2786题
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1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BC、由图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1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盐酸溶解Mg、Al后盐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Cl+NaOH=NaCl+H2O.继续滴加NaOH溶液,到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由图可知,从加入10m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该阶段消耗氢氧化钠40mL,由氢氧根守恒可知3n[Al(OH)3]+2n[Mg(OH)2]=n(NaOH)=(0.06L-0.02L)×1mol/L=0.04mol.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0mL~60mL溶解氢氧化铝,该阶段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所以n[Al(OH)3]=(0.06L-0.05L)×1mol/L=0.01mol,故3×0.01mol+2n[Mg(OH)2]=0.04mol,解得n[Mg(OH)2]=0.005mol,由元素守恒可知n(Mg)=n[Mg(OH)2]=0.005mol,故BC正确;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元素守恒此时溶液中n(NaCl)=n(NaOH)=0.05L×1mol/L=0.05mol,根据氯元素守恒n(HCl)=0.05mol,故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A正确;
D、B点到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n[Mg(OH)2]=0.005mol,n[Al(OH)3]=0.01mol,m(沉淀)=m[Mg(OH)2]+m[Al(OH)3]=0.005mol×58g/mol+0.01mol×78g/mol=1.07g,C点沉淀是氢氧化镁,质量是0.29g,质量之比不是2:1,故D错误.
故选D.
将4.6gNa和2.7gAl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先是Na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0.2mol 0.2mol 0.2mol 0.1mol
生成n(NaOH)=0.2mol,
再是NaOH和Al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 +3H2↑
0.1mol 0.1mol 0.1mol 0.1mol 0.15mol
NaOH过量,Al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质物为0.1molNaAlO2、0.1molNaOH,
A、因反应后溶液中含有0.1molNaAlO2、0.1molNaOH,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正确;
B、因反应共消耗水0.3mol,质量为5.4g,Al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2.7g,故B正确;
C、因反应生成0.1molNaAlO2,A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故C正确;
D、因钠与水反应和铝与碱反应都放出气体,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25mol=5.6L,故D错误;
故选:D
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场合需加以控制的是( )
①制铝锭;
②制易拉罐;
③制电线电缆;
④制牙膏皮;
⑤用明矾净水;
⑥制炊具;
⑦用明矾和小苏打作食物膨化剂;
⑧用Al(OH)3制成胃药;
⑨制防锈油漆.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制铝锭、③制电线电缆、⑨制防锈漆与人的消化系统不直接接触,铝不会因使用进入人体,与人体健康无关,无需控制,
而②④⑤⑥⑦⑧中的铝元素能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需要加以控制,
故选C.
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已知电负性的数值表示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小.以下是几种原子的电负性数值:
①铝的电负性x的范围是______.
②电负性的数值与元素金属性的关系是______.
③下列实验能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
a.测定镁和铝的导电性强弱
b.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2(SO4)3和MgSO4溶液的pH
c.向0.1mol/LAlCl3和0.1mol/L MgCl2中加过量NaOH溶液
(3)铝热法是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之一.
已知:4Al (s)+3O2(g)=2Al2O3(s)△H1=-3352kJ/mol
Mn(s)+O2(g)=MnO2 (s)△H2=-521kJ/mol
Al与MnO2反应冶炼金属Mn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冶炼金属铝时,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熔融Al2O3.液态铝在(填“阴”或“阳”)______极得到,电解过程中,阳极石墨需要不断补充,结合电极反应说明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第3周期第ⅢA族
1.2<χ<1.8
电负性数值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c
4Al(s)+3MnO2(s)=3Mn(s)+2Al2O3(s)△H=-1789kJ/mol
阴
在阳极发生反应2O2--4e-=O2↑,C+O2=CO2,石墨由于被消耗需要不断补充
解析
解:(1)铝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ⅢA族,故答案为:第3周期第ⅢA族;
(2)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1.2<χ<1.8,故答案为:1.2<χ<1.8;
②根据金属的金属性和电负性知,电负性数值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故答案为:电负性数值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③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不能证明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故错误;
b.镁离子和铝离子的浓度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水解强弱,从而无法确定金属性强弱,故错误;
c.氢氧化镁不溶于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铝能溶于氢氧化钠,说明氢氧化镁的碱性大于氢氧化铝,所以能比较两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故正确;
故选c;
(3)4Al (s)+3O2(g)=2Al2O3(s)△H1=-3352kJ/mol①
Mn(s)+O2(g)=MnO2 (s)△H2=-521kJ/mol②
将方程式①-②×3得4Al (s)+3MnO2 (s)=3Mn(s)+2Al2O3(s)△H=-3352kJ/mol-3(-521kJ/mol)=-1789 kJ/mol,
故答案为:4Al (s)+3MnO2 (s)=3Mn(s)+2Al2O3(s)△H=-1789 kJ/mol;
(4)电解熔融氧化铝时,阴极上铝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氧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阳极质量逐渐减少,要不断补充,故答案为:阴;在阳极发生反应2O2--4e-=O2↑,C+O2=CO2,石墨由于被消耗需要不断补充.
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所以氧化铝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铝,必须先转化为其它物质再转化为氢氧化铝,故A不选;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所以能实现一步转化,故B选;
C.氧化铜和水不反应,所以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铜,必须先转化为其它物质再转化为氢氧化铜,故C不选;
D.二氧化硅不和水反应,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一步转化为硅酸,必须先转化为硅酸钠再转化为硅酸,故D不选;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