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的化学性质和冶炼
- 共2786题
高中课本中有多处“科学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则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只能得到泥土,故A错误;
B、铝加热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高,则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熔化的铝并不滴下,故B正确;
C、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故C错误;
D、因醋酸为弱电解质,则清除水垢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为铝和稀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
B、硝酸盐在酸性条件具有强氧化性,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NO、水,故B正确;
C、明矾只能净水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错误;
D、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所以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并不是没有反应,故A错误;
B、只能说明含有钠元素,不一定为钠盐,可能为碱溶液,故B错误;
C、SO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所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向Fe(NO3)2溶液中加入H2SO4,则会发生离子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产生的NO在管口生成NO2呈现红色,而不是HNO3分解产生NO2,故D错误;
故选C.
(2011秋•明光市校级期末)将足量的铝粉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3mol•L-1 HCl100ml溶液中,含氯化氢0.3mol,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铝粉足量,放出氢气的量由溶液中的溶质决定,根据方程式可知:6HCl~3H2↑,所以生成氢气为0.15mol;
B.4mol•L-1 HNO3,为稀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铝反应生成NO,不生成氢气;
C.8mol•L-1NaOH100ml溶液中,含NaOH0.8mol,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粉足量,放出氢气的量由溶液中的溶质决定,根据方程式可知:2NaOH~3H2↑,所以生成氢气为1.2mol;
D.5mol•L-1H2SO4100ml溶液中,含H2SO40.5mol,铝和H2SO4溶液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铝粉足量,放出氢气的量由溶液中的溶质决定,根据方程式可知:3H2SO4~3H2↑,所以生成氢气为0.5mol;
综上放出氢气最多的是C,
故选C.
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左边是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
B、Al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2Al+2NaOH+2H2O=2NaAlO2+3H2↑△m
54 6 48
△m为正值,故溶液质量增加,故B错误;
C、去掉烧杯后,铝球质量减少,铁球质量增加,杠杆不平衡,故C错误;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覆盖在铁的表面,因此右边铁球出现红色,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