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铝热反应实验如下: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先将置于内层的漏斗底部剪一个小孔,用水润湿),架在铁架台的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将适量的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引燃氧化铁和铝粉的混合物,反应剧烈进行,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铁和氧化铝。

(1)某同学为研究该实验,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

①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的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就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摩/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毫升)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摩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述现象说明溶液中         结合OH-的能力比   强(填离子符号)。

③B点与A点的差值为              摩尔。

正确答案

(1)①合理 ;②氢氧化钠溶液、2Al+2OH-+2H2O=2AlO2-+3H2 ↑ ;③ B

(2)①OH-+ H+= H2O ②NH4++OH-=NH3·H2O 、H+、Fe3+、Al3+、NH4+③0.00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学习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 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Al(OH)3+OH-=AlO2-+2H2O;(2)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后有气体生成,沉淀溶解;(3)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全部被Ba(OH)2溶液吸收;(4)CO2+Ba(OH)2=BaCO3↓+H2O;(5)C,D;(6)25%;(7)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等装置排入C中。

试题分析:(1) 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2)(1)所得滤液中含NaOH、NaAlO2,往(1)所得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首先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然后发生:CO2++2H2O +NaAlO2= Al(OH)3+ NaHCO3; Na2CO3+H2O+CO2="2" NaHCO3;再加入过量稀盐酸,会发生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HCl=NaCl+H2O+ CO2↑。所以会观察到的现象: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后有气体生成,沉淀溶解;(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就是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全部被Ba(OH)2溶液吸收;(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CO2+Ba(OH)2=BaCO3↓+H2O;(5)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可以减少装置的空气中的CO2气体产生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错误;B.滴加盐酸不过快就可以式产生的气体被充分的吸收,提高所以的准确性;错误;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只能吸收水分,而在后边的装置中的气体吸收就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不会影响测定准确度,正确;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可以使装置B挥发出的HCl被吸收而产生CO2气体,使CO2气体增多,因此使测定准确度降低,正确。(6)根据C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CaCO3~CO2~BaCO3。n(BaCO3)=3.94g÷197g/mol=0.02mol,则n(CaCO3)=0.02mol,所以m(CaCO3)=0.02mol×100g/mol=2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8)×100%25%;(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等装置排入C中,所以质量分数会偏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按下列操作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物的化学式分别是:a         d            f          

(2)溶液b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溶液c中所含的酸根离子是               

(3)加入的试剂A         ,通入的气体B           ,能否将B换成A?其理由是                                                 

正确答案

(共11分) (1) SiO2  Fe(OH)3  Al(OH)3 ((3分)       (2)Al3+  Fe3+;AlO2-  Cl-(SO42-)(4分)   (3)盐酸   CO   不行,A是强酸,如果过量会使Al(OH)3溶解( 4分)

Al2O3、Fe2O3、SiO2三种物质分别为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用酸或碱可以溶解其中两种。从后一步中加入过量的NaOH推知,第一步加入的是酸(盐酸或硫酸)。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从明矾[KAl(SO4)2·12H2O]制备Al、K2SO4和H2SO4的流程如下:

明矾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 +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2)步骤②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3)从水浸后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4)步骤③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池的电极是用碳素材料做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原因是:         

(5)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则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6)焙烧a吨明矾(摩尔质量为b g/mol),若SO2的转化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质量为                      吨(列出计算表达式)。

正确答案

(1)KAl(SO4)2·12H2O(2分)

(2) AC (2分,多选、错选0分)

(3)蒸发结晶(2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给1分)

(4)(2分)

阳极中碳被氧化成CO2(CO)  (2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如:

C+O2CO2或2C+O22CO   ,条件用加热或970℃也可)

(5)NiO(OH)+H2O+e=Ni(OH)2+OH(2分)

(6)(3分,不带单位不扣分,化简也可以)

试题分析:(1)明矾的焙烧已经给出了方程式,因此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该方程式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只有S元素,明矾中的S元素一部分发生化合价降低,而S单质的化合价升高,因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明矾(KAl(SO4)2·12H2O),还原剂是单质S。

(2)步骤②是水浸明矾焙烧后的固体混合物,因此要提高浸出率,往往需要增大接触面积、充分溶解;因此粉碎固体混合物、不断搅拌都是可行的。

(3)焙烧后的固体混合物是K2SO4和Al2O3,水浸后的溶液则是易溶于水的K2SO4溶液,所以要从单一组分的溶液中得到改溶质,可以直接蒸发结晶。

(4)氧化铝电解制备铝单质,该反应方程式为;在电解反应中阴极还原得到单质铝,阳极得到O2,由于阳极电极材料是C单质,所以在高温环境下,碳素材料会被氧气氧化为CO或CO2,从而导致阳极碳素电极受损,要定期更换。

(5)以Al和NiO(OH)为电极构成的碱性电池,首先判断出单质Al做负极,NiO(OH)为正极;因此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从Ni的化合价变化可以得出得失电子数目,所以充分运用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再结合反应环境可以的该正极的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6)计算思路:计算明矾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计算SO2的总物质的量,根据S原子守恒H2SO4溶质的物质的量等于96%的SO2,把溶质H2SO4的物质的量转化为质量,再用溶质H2SO4的质量除以质量分数求得H2SO4溶液的总质量。计算列式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第29届奥运会祥云火炬的外壳材料是高强度的铝镁合金。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对铝镁合金进行研究,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他们利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三:铝镁合金溶液 称量灼烧产物的质量。

(1)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二设计了两个实验装置,如下圈(图中的铁架台已省略)。

你认为选择         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实验更合理,误差更小。

(2)用方案三进行实验时,除了称量灼烧产物质量外,还需称量的是           

(3)拓展研究:在向铝镁合金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的关系可用数轴关系表示:

请你判断,根据上图数轴申的数据能否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不能”)

下列①②两题选一题作答。

①若不能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请说明理由                

②若能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则镁的质量分数为              

正确答案

(1)乙      (2)合金样品的质量      (3)能      30.8%

(1)根据实验装置可知,乙装置能使反应随时停止,易于可知反应速率。

(2)灼烧生成的是氧化镁,因此要测量质量分数,还需要称量合金样品的质量。

(3)根据数轴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10ml,则生成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30ml,因此和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是10ml,所以镁离子和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则镁的质量分数为

下一知识点 : 其他金属的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铝的化学性质和冶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