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⑧、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Al>O 

(2)HNO3>H2CO3>H2SiO3(3)

(4)ab

(5)Al3++3NH3·5H2O==Al(OH)3↓+3NH4+;2Al2O3(熔融)4Al+3O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 某兴趣小组进行“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将5.4g的铝片投入500 mL 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右图为反应产生氢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1)关于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① o→a段不产生产生H2是室温过低,反应难以发生。

② b → c段产生H2较快可能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

③ c以后,产生H2速率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铝片趋于消耗完全

(2)在b到c这段时间内,收集到氢气VL(标准状况),则这段时间内用硫酸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mol/(L·s)(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3)其他条件不变,现换用500 mL 1 mol·L-1盐酸,产生氢气速率普遍较使用500 mL 0.5 mol·L-1硫酸的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要加快铝与硫酸溶液制H2的反应速率,小组成员提出一系列方案,合理的有     

①加入2 mol·L-1硝酸②加入少量CuSO4溶液 ③将铝片换成铝粉 ④增加硫酸的浓度至18 mol/L ⑤加CH3COONa固体; ⑥加入少量Na2SO4溶液

(5)催化剂会影响反应速率,请根据①反应写出FeCl3催化H2O2分解的另一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①2Fe3++ H2O2= 2Fe2++ 2H+ +O2↑;②                                   

正确答案

(1)①③;(2)V/11.2(c—b) mol/(L·s);(3)氯离子由催化作用或硫酸根由阻化作用;(4)②③;(5)②2Fe2+ + H2O2 + 2H+====2Fe3+ + 2H2O。

试题分析:(1)① o→a段不产生产生H2是由于金属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错误;② b → c段产生H2较快可能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正确;③ 根据题给数据知,铝过量,c以后,产生H2速率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稀硫酸趋于消耗完全,错误,选①③;(2)在b到c这段时间内,收集到氢气VL(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V/22.4mol,时间为(c—b)s,硫酸的物质的量变化为V/22.4mol,则这段时间内用硫酸表示的平均速率为V/11.2(c—b) mol/(L·s);(3)其他条件不变,现换用500 mL 1 mol·L-1盐酸,产生氢气速率普遍较使用500 mL 0.5 mol·L-1硫酸的快,可能的原因是氯离子由催化作用或硫酸根由阻化作用;(4)①加入2 mol·L-1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铝反应不放氢气,错误;②加入少量CuSO4溶液,铝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正确; ③将铝片换成铝粉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正确;④增加硫酸的浓度至18 mol/L ,铝遇浓硫酸钝化,阻止反应进行,错误;⑤加CH3COONa固体,硫酸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较小,反应速率减慢,错误; ⑥加入少量Na2SO4溶液,将硫酸稀释,反应速率减慢,错误,选②③;(5)催化剂会影响反应速率,请根据①反应写出FeCl3催化H2O2分解的另一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①2Fe3++ H2O2= 2Fe2++ 2H+ +O2↑;②2Fe2+ + H2O2 + 2H+====2Fe3+ + 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为测定镁和铝的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混合物a g,溶于200mL 5mol/L HCl溶液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3.36L.

(1)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逐渐加入4mol/L的NaOH溶液,当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时,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mL,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g.(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继续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不再发生变化时,过滤、洗涤并灼烧沉淀至恒重,所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 g,计算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根据氢气体积,可以确定氢气物质的量为=0.15mol,则反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5×2=0.3mol,

HCl溶液中HCl物质的量为0.2L×5mol/L=1mol,则盐酸未完全反应.

根据Mg和Al与盐酸的反应可知,当氢气的量固定时,合金全为Mg时合金质量最大,当合金全为Al时合金质量最

        Mg~H2                           2Al~3H2       

   0.15mol  0.15mol                    0.1mol  0.15mol

所以两种状况下合金质量分别为:Mg:0.15mol×24g/mol=3.6g,Al:0.1mol×24g/mol=2.7g,

故答案为:2.7<a<3.6;

(2)根据反应过程我们可以发现

         Mg~H2~2HClH~Mg2+~2NaOH~Mg(OH)2

         Al~H2~3HCl~Al3+~3NaOH~Al(OH)3HCl(过量)~NaOH,故此不难发现,新引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与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酸的物质的量为0.2L×5mol/L=1mol,故NaOH的物质的量亦为1mol,NaOH溶液体积为=0.25L=250mL,

由于沉淀当中只引入了OH-,故沉淀质量应为原合金质量a加上新引入的OH-的质量,而引入的OH-的物质的量为氢气物质的量的2倍,

所以沉淀的质量为:×2×17g/mol+ag=(a+5.1)g,

故答案为:250;(a+5.1)g;  

(3)这一问我们依然需要通过宏观物质变化思考:易知最终物质为MgO,而最终MgO的质量与最初合金的质量相等,故可知合金当中Al元素的质量与MgO中O元素的质量相等,

所以合金当中Mg与Al的质量比即为MgO中Mg与O质量比相等,而MgO当中两元素质量比即为原子量之比,故合金当中Al质量分数为:w(Al)=[16/(24+16)]×100%=40%        

答: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4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探究二】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装置:

问题讨论:

(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B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的意见是: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

实验方案:称量x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1)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

(2)若用空气(不考虑CO2)代替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正确答案

【探究一】2Al+2NaOH+2H2O=2NaAlO2+3H2

(1)100           (2)偏高

【探究二】(1)不需要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     调整量气管C的高度,使C中液面与B液面相平     待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写出两点,答案合理即可)

【探究三】(1)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2)偏高

【探究一】镁铝合金中只有铝与氢氧化钠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用极值法,假定5.4 g合金完全是铝时,根据方程式求出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00 mL,故V≥100,若未洗涤固体,镁的表面附着其他杂质,质量偏大,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探究二】(1)因为是排水量气,故不需要在A、B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2)为使结果准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调整量气管C的高度,使C中液面与B中液面相平;待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

【探究三】称量x g铝镁合金粉末,要求镁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知道灼烧后固体的质量;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部分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燃烧产物的质量减少,通过计算所得镁的质量偏高,测定结果偏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可能混有没反应完的磁性氧化铁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2)若证明上述所得“铁块”中含有金属铝,可选择        (填试剂名称),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克服图甲的缺陷改用图乙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为测定该实验所得 “铁块”的成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① 试剂A应选择       ,试剂B应选择        。(填序号)

A.稀盐酸  B.氧化铁  C.H2O2溶液  D.氨水  E.MgCO3固体

② 已知常温下Fe(OH)3的Ksp=1.1×10-36,则反应Ⅲ后溶液中c(Fe3+)=        mol·L-1

③ 灼烧完全的标志是      

④ 若最终红色粉未M的质量为12.0 g,则该“铁块”的纯度是       。如果对所得过滤固体直接洗涤、烘干、称量,计算“铁块”的纯度,则计算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正确答案

(1)熔融的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2)氢氧化钠溶液  2Al+2OH+2H2O=2AlO+3H2

(3)C  D   1.1×10-6 前后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   84%  偏小  Fe(OH)3在烘干过程中会有部分发生分解反应,质量变小。

试题分析:(1)根据现象确定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再根据(3)改进实验结果判定熔融的铁在溅落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需要把铁块中的铝溶解出再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3)①该操作的目的是把铁转化为氧化铁,除去杂质,根据氧化铁质量计算铁的纯度,沉淀时亚铁离子不易沉淀,顾需先把其氧化为铁离子再调节pH生成氢氧化铁沉淀;③前后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

④红色粉末为氧化铁,则该“铁块”的纯度=12.0÷160×2×56÷10.0=0.84;因为Fe(OH)3在烘干过程中会有部分发生分解反应,质量变小,导致结果偏小。

下一知识点 : 其他金属的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铝的化学性质和冶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