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I.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                   

(2)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为         

(3)当c=13mL时,原溶液中Fe3+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正确答案

I NaOH          2Al+2OH-+2H2O=2AlO2-+3H2

II(1)H+OH-=H2O   (2)NH4++OH-=NH3+H2O    (3)2:1

I.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而铁不能,据此可以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

II(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硝酸过量,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H++OH-====H2O。

(2)由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首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氢氧化再和溶液中的NH4反应,所以DE段反应的方程式是NH4+ +OH-====NH3·H2O。

(3)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中,所以EF段是溶解氢氧化铝的,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因此故图像可知,消耗氢氧化钠是2ml,物质的量是0.008mol,则氢氧化铝就是0.008mol。因此生成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0.024mol,所以和铁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0.018L×4mol/L-0.024mol=0.048mol,所以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6mol,因此原溶液中Fe3+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上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含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做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Ⅱ、Ⅲ的名称为           

(2)验证溶液B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                                            

(3)不溶物A是        (填化学式),写出D→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说出溶液F中含碳元素溶质的一种用途                                   

正确答案

(1)过滤(2分)

(2)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含有Fe3 (2分)

(3)SiO2(2分)AlO2+2H2O+CO2=HCO3+Al(OH)3↓(2分)

(4)发酵粉 治疗胃酸过多等(2分)

试题分析:加入盐酸后,铝土矿中的Al2O3、Fe2O3、MgO能和盐酸反应,而SiO2不能溶解,即不溶物A是SiO2,操作Ⅰ是过滤;所得的滤液B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以及过量的盐酸,向其中加过量的烧碱,所得不溶物C为Mg(OH)2  Fe(OH)3,操作Ⅱ也是过滤, 所得滤液D的主要成分为偏铝酸钠,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NaA1O2+CO2+H2O=Al(OH)3 ↓+NaHCO3,操作Ⅲ也是过滤,将它们分离,不溶物E为Al(OH)3,灼烧后生成产物G为Al2O3,(1)操作Ⅰ、Ⅱ、Ⅲ的名称为过滤,答案:过滤。(2)验证溶液B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含有Fe3 。答案: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含有Fe3 。(3)不溶物A是SiO2,写出D→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2H2O+CO2=HCO3+Al(OH)3↓,答案:SiO2(2分)AlO2+2H2O+CO2=HCO3+Al(OH)3↓(2分);(4)NaHCO3,可以制纯碱或做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答案;发酵粉 治疗胃酸过多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 现有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100mL,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请计算出(1)a处沉淀的总物质的量    mol;

(2)c(FeCl3)=    mol/L ;   (3)c(AlCl3)=     mol/L

正确答案

(1)1  (2) 4  (3) 6

氯化铁、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但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中。所以根据图像可知a点是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b点是氢氧化铁沉淀。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是0.6mol。所以根据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氢氧化铝是0.6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氯化铝也是0.6mol,浓度是0.6mol÷0.1L=6.0mol/L。根据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AlCl3+3NaOH=Al(OH)3↓+3NaCl可知,生成0.6mol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是1.8mol,所以和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是3mol-1.8mol=1.2mol,因此氯化铁是0.4mol,浓度是4.0mol/L。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一共是0.6mol+0.4mol=1.0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单质A与粉末化合物B组成的混合物能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A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

(2)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G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D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10.8 g A单质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氧化剂的质量为________ g。

(6)用碳棒、稀硫酸、气体E和气体F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g 8%的C溶液,电解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5%时停止电解,则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在准状况下的体积共为________ L,电路上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正确答案

(1)三 ⅢA 

(2)

(3)Al3+3+6H2O=4Al(OH)3

(4)< Al3+3H2OAl(OH)3+3H

(5)21.6 (6)O2+4H+4e=2H2O 67.2 4

沉淀H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D、G两溶液混合可以生成沉淀H,故推测H为两性氢氧化物Al(OH)3。故A为Al,B为Na2O2,C、D、G分别为Na2SO4、Al2(SO4)3、NaAlO2。(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是水,0.4 mol铝转移电子数为1.2 mol,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1.2 mol,则水的质量为18 g·mol1×1.2 mol=21.6 g。(6)电解Na2SO4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溶质质量不变,8 g/12.5%=64 g,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36 g(2 mol)。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即消耗2 mol H2O共生成3 mo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 L,共转移4 mol e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工艺流程如下图:

(1)原料A的名称是         ,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         ,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如果省去步骤①,即溶解铝土矿是从加入原料B开始,则会对氧化铝的提取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1)盐酸(硫酸、硝酸)(1分)Al2O3+6H+=2Al3++3H2O(1分)Fe2O3+6H+=2Fe3++3H2O(1分)

(2)NaOH(2分)H++OH-=H2O(1分)Fe3++3OH-=Fe(OH)3 ↓(1分)Al3++4OH-=AlO2-+2H2O(1分)

(3)NaAlO2+CO2+2H2O=Al(OH)3↓+NaHCO3(2分)

(4)若用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则有部分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硅酸钠,最后使加热制得的Al2O3混有SiO2杂质(2分)

由于步骤③需要的试剂是CO2,所以滤液2中应该是偏铝酸钠,则原料B是氢氧化钠,即滤液1中含有铝离子,所以原料A      是盐酸,残渣是和盐酸不反应的二氧化硅。滤液1中含有氢离子、铝离子和铁离子。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滤液2中含有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然后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即得到氧化铝。而滤液3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如果省去步骤①,溶解铝土矿直接从加入原料B开始,则有部分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硅酸钠,最后使加热制得的Al2O3混有SiO2杂质。

下一知识点 : 其他金属的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铝的化学性质和冶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