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 共220题
5.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的取值范围是 (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0.过双曲线的右焦点
作一条直线,当直线斜率为1时,直线与双曲线左、右两支各有一个交点;当直线斜率为3时,直线与双曲线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题可知,1<b/a<3, 则e2=1+b2/a2∈(2,10),则e∈。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选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解题思路
1、表示直线方程;
2、利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表示离心率e,即可得到结果。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选项。
易错点
本题易在表示直线方程时发生错误。
知识点
1.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双曲线中的基本问题,题目的难度是简单。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焦点位置,解题步骤如下:
(1)由题可知,易得x2的系数为正,y2系数为负。
(2)令2-k>0,k-1<0,解得k<1.
易错点
本题易在求解时把分母平方运算。
知识点
5. 若点到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
正确答案
解析
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
,所以点
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离心率及渐近线的概念,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内容。
解题思路
(1)求双曲线的渐近线。
(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化简,得出a,b的关系式。
(3)由a,b的关系式求出离心率的值。
易错点
(1)不能正确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
(2)求离心率时,找出a与b的关系后,不能正确得到离心率的值,而是盲目去求a与c的值,从而陷入困境。
知识点
11.已知双曲线C的方程为 , 其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 ,已知点M坐标为(2,1),双曲线C上点 P(x
0,y0 ) (x0 >0,y0>0) 满足
,则S△PMF1 - S△PMF2 = ( )
正确答案
解析
∵双曲线C的方程为
∴,由
,可得
所以MP平分,结合平面知识可得,
的内心在直线
上,
所以点M(2,1)就是的内 故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几何性质和焦点三角形
解题思路
结合已知等式及平面几何知识得出点M是的内心,利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易错点
不会处理
知识点
6. “”是“曲线
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可得
是双曲线的方程,不能确定焦点位置,因此“
”是“曲线
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不充分条件;由曲线
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可得到
使得
成立,所以“
”是“曲线
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必要条件。
综上可得,“”是“曲线
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择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定方法。
解题思路
通过判断能否得出“曲线
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而判断其充分性,再反之由“曲线
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判定能否得出
而判断其必要性,进而得出正确结论。
易错点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忽视焦点在x轴上这一重要条件,认为m,n异号即表示双曲线而出错。
知识点
(2015•上海)已知点 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C1和C2.若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4.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它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直线的斜率为-2,所以,即a=2,所以
,所以填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渐近线和离心率相关概念,属于中等题。
解题思路
先求出渐近线方程,然后求离心率。
易错点
渐近线求解不正确。相关公式记忆混淆,一味求K的值浪费时间
知识点
10.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
作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点
,与另一条渐近线交于点
,若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得出A为线段FB的中点,再借助于图象分析出其中一条渐近线对应的倾斜角的度数,找到a,b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易错点
无法找出角度关系,进而推导斜率问题。
知识点
9.已知为坐标原点,
,
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
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
为
的角平分线,过
作
的垂线交
于点
,则
的长度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延长交
延长线于点
,易知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
.因为
为
的中点,又
为
的中点,所以
为
的中位线.由双曲线定义知,
,即
,所以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为等腰三角形知
,再利用双曲线定义求得
。
易错点
对相关知识不熟悉导致出错。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