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腐乳的制作
- 共158题
微生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
(2)从野生酵母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
(3)制作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它会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当缺少糖源时,它会将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毛霉制作腐乳时,需要加盐腌制,此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____,可能导致____;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正确答案
(1)18~25 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2)稀释涂布平板法 选择培养基
(3)醋酸 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4)抑制微生物生长 豆腐腐败变质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食品发酵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如今形形色色的发酵食品在食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1)人们喜爱的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①.葡萄酒是一种很容易消化的低度发酵洒。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______________,通过出芽生殖方式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进行发酵获得葡萄酒。在葡萄汁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________。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__来检验。工业生产葡萄酒时,为有利于葡萄的压榨出汁、葡萄汁清澈透明,可加入_______酶。
②.喝剩的葡萄酒放置时间长后酒味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制作葡萄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制作葡萄酒后制果醋,应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 ④.甲装置中,A液体是_______,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用乙装置酿制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⑤.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①.有氧呼吸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重铬酸钾 果胶酶 ②.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
③.18℃~25℃ 30℃~35℃ ④.葡萄汁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 ⑤.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分析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豆腐乳是餐桌上常见的佐餐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豆腐乳是怎样制作的呢?原来它是以大豆为原料,先制成豆腐坯,再将毛霉接种在豆腐上经发酵制成的。当毛霉在豆腐上发酵时,它可以把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质分解成既易消化吸收又具有鲜味的氨基酸,同时还可以产生一些有香味的酯。接种上毛霉的豆腐块,可以放在15~18℃的温室中,3天后,豆腐块上就长满白色的毛霉菌丝。将相互连接的豆腐块分开并抹掉菌丝,放入缸中,层层撒盐,腌制13~16天。加盐的目的,不仅可以起到防止腐败的作用,还可以与豆腐中已经分解的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从而使豆腐乳的味道变得更加鲜美。豆腐乳制作的前期是保持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使我们所需要的毛霉菌丝充分地繁殖、生长。制作后期还需添加各种不同的辅料,如红曲、黄酒、白酒、香菇、桂花、辣椒及大蒜等,再装坛、封口,进行后期发酵,在30℃条件下,3个月后就可以制成品种多样、美味可口的豆腐乳来。
(1)腐乳制作使用的原材料是什么?其中哪种有机物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其分解成哪几种小分子有机物?
(2)毛霉的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用什么方式生殖?从生殖方式上分析为什么其在适宜条件下繁殖速度很快?
(3)在腐乳的腌制过程中盐的用量如何影响腐乳的质量?
(4)豆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是否一样,试说明。
(5)在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能防止杂菌污染,利于后期成熟?
正确答案
(1)腐乳制作的原材料是大豆,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其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2)毛霉的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毛霉的个体成熟之后,孢子囊内产生大量的无性生殖细胞——孢子,孢子成熟后,孢子囊破裂,孢子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会迅速生长。
(3)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太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于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
(5)腌制中的盐、卤汤中的酒、香辛料以及瓶子的消毒、装瓶密封时用酒精灯火焰处理瓶口等,都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我国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历史悠久,而安徽也盛产诸多名酒。除了酿酒,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泡菜、利用毛霉等生产腐乳和利用醋酸菌发酵生产食醋以及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等更是家喻户晓。回答以下问题:
(1)安徽部分地区盛产水果。利用水果发酵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发酵装置内加入果汁后要留约1/3的空间,目的有_____________。果汁发酵后,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发酵液中的酒精,要使鉴定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流程是利用石榴生产果酒和果醋的流程,④过程是在酒精发酵液中接种醋酸菌,如果酒精发酵液中糖分被消耗殆尽,则此时醋酸发酵的反应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性物质,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__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4)相传,腐乳是一位进京赶考的安徽举人王致和无意间发明的。利用毛霉制作腐乳是因为毛霉能够产生两种酶,即__________________。
(5)安徽太和县是我国较大的薄荷生产基地。由于薄荷油是一种不溶于水、挥发性较强及在高温下比较稳定的一种芳香油,所以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_,除此之外,芳香油提取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用等量的蒸馏水代替发酵液
(2)C2H5OH+O2→CH3COOH+H2O
(3)乳酸 比色 玫瑰红
(4)蛋白酶和脂肪酶
(5)蒸馏法 萃取法、压榨法
下面是一则关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故事,请你阅读后,讨论下面所提问题。
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省一进京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为了生存和准备下一次的考试,便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了白毛,深感苦恼,但又舍不得丢弃,便将豆腐装入坛内,撒土许多盐腌了,然后密封起来。他继续苦读,到了秋末他才想起此事。打开坛子,一股臭味散发出来,豆腐也变成了青色。他试着尝了一块,没想到“闻着臭,吃着香”。街坊邻居们品尝后也很爱吃。于是,王致和开始专营臭豆腐和酱豆腐的生意。
(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制起来?
(3)你能总结王致和做腐乳的方法吗?
(4)“闻着臭,吃着香”解释其原因。
正确答案
(1)空气中毛霉孢子落到豆腐上迅速生长形成发达的白色菌丝。
(2)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使其不会过早酥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腐变质,增加风味。
(3)让豆腐坯上长出毛霉,将有黏膜的腐乳块分开后放入腌坛,放一层豆腐撒一层盐,最后密封腌制进行发酵;经2~3个月开坛,即成熟为色味俱全的“臭豆腐乳”。
(4)经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如毛霉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酒精和脂肪酸反应生成具芳香气味的酯,细菌进行发酵产生硫化物的浓烈臭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