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益阳期末)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3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D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表示两种雌配子的比例为1:1,A正确;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30个,表示两种雄配子的比例为1:1,B正确;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保证每次抓取不同颜色小球的概率均为,C正确;

D、实验中重复次数越多,误差越小,结果越准确,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误差较大,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福建期末)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五次,小球的组合有四次是Dd,一次是DD,则他第五次抓取Dd的概率是(  )

A

B1

C0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由于两小桶内的D:d都是1:1,所以从两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DD:Dd:dd=1:2:1.因此,组合后表示DD组合的几率是,表示Dd组合的几率是.因此,该同学第五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小球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①正确;

②实验中只有一对基因,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②错误;

③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③正确;

④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所以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没有体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④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①③.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a的值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小球的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示含有a基因的配子、含有A基因的配子,①错误;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这样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影响,以保证抓取每种配子的概率均为,②正确;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可以不同,但A:a的值必须相同,③错误;

④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④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阳阳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的是(  )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使用方块可能使两种积木混合不均匀,因此应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A正确;

B、如果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会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A正确;

C、继续重复抓取,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以减少实验误差,C正确;

D、小桶中配子的数目若过少,误差将会增大,不能保证两种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且该学生抓取的结果不符合1:2:1,是因为其抓取的次数太少,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分离定律及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