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1749题
图I为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三种模式,图2为某髙血糖患者体内存在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回答
(1)若甲模式中,激素X为甲状腺激素,则垂体产生的______激素可以直接调节腺体I,该过程中垂体的分泌活动会受到______ (填激素名称)的调节.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_模式,当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髙时,刺激______,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3)当机体______时,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兴奋在A处的传递方向为______(填“向上”、“向下”、“双向”).
(4)据图I可知该患者髙血糖的原因______,请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模式中,若激素X为甲状腺激素,可推知腺体I是甲状腺,则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少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
(2)图乙可知,当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髙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新收.
(3)丙图中腺体II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直接刺激下丘脑,下丘脑通过一定的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据图2可知,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抑制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只有降低抗体的作用,才可以解放胰岛素,从而可以调节血糖浓度.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乙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3)血糖浓度升高 向下
(4)胰岛素与抗体相结合,不能发挥生理效应 采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解析
解:(1)甲模式中,若激素X为甲状腺激素,可推知腺体I是甲状腺,则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少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
(2)图乙可知,当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髙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新收.
(3)丙图中腺体II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直接刺激下丘脑,下丘脑通过一定的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据图2可知,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抑制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只有降低抗体的作用,才可以解放胰岛素,从而可以调节血糖浓度.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乙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3)血糖浓度升高 向下
(4)胰岛素与抗体相结合,不能发挥生理效应 采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消化酶用来消化食物.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盐酸刺激______,从而使其分泌______,经______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
(2)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
(3)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如图乙表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______.
(4)胰岛素能______(促进/抑制)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据此分析,胰岛素会缺乏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______(加快/减慢/不变).
(5)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也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甲中的盐酸刺激小肠(小肠黏膜),从而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经体液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体液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表明机体还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如图乙表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丙酮酸.
(4)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因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会加快.
(5)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也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故答案为:
(1)小肠(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
(3)丙酮酸
(4)促进 加快
(5)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解析
解:(1)图甲中的盐酸刺激小肠(小肠黏膜),从而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经体液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体液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表明机体还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如图乙表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丙酮酸.
(4)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因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会加快.
(5)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也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故答案为:
(1)小肠(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
(3)丙酮酸
(4)促进 加快
(5)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_____.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____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 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_____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____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正确答案
解:(1)乙醇属于内环境中的外来物质,一段时间后,乙醇的浓度逐渐降低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参与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神经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以及脊髓等.
(4)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二者结合在突触处完成,所以推测它作于突触.
(5)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其不适合做受试者.
故答案为: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析
解:(1)乙醇属于内环境中的外来物质,一段时间后,乙醇的浓度逐渐降低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参与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神经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以及脊髓等.
(4)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二者结合在突触处完成,所以推测它作于突触.
(5)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其不适合做受试者.
故答案为: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A正确;
B、下丘脑产生的某种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可使人产生渴觉,B正确;
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脑干是呼吸中枢,C错误;
D、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某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C.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