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1749题
人体依赖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协调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图可以大致表达人体内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过程,其中A、B、C表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或细胞,d、e、f表示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的A→B→C表示反射弧,则B是______,d、e代表的物质是______.信号从A至C的传递是______向的,原因是______.
(2)若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的体液调节过程,如果C代表甲状腺,则A是______.e的分泌量受到______和______ (填图中字母和相应的名称)两种物质的调节.
(3)若图表示人体内的免疫调节过程,如果f代表抗体,则C是______,B是______.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完整的发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时通过神经递质的方式进行传导的,并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2)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如果C代表甲状腺,图示就可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其中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作于垂体(图中B),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e)作用于甲状腺(图中C),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f)增多.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3)如果f代表抗体,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而效应B细胞可以由B细胞或者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每空(1分),共10分)
(1)神经中枢 神经递质(或递质) 单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下丘脑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f甲状腺激素
(3)效应B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4)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
解:(1)完整的发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时通过神经递质的方式进行传导的,并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2)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如果C代表甲状腺,图示就可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其中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作于垂体(图中B),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e)作用于甲状腺(图中C),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f)增多.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3)如果f代表抗体,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而效应B细胞可以由B细胞或者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每空(1分),共10分)
(1)神经中枢 神经递质(或递质) 单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下丘脑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f甲状腺激素
(3)效应B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4)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人体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人体的激素与神经调控情况应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人体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代谢加快.
故选B.
如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血液中的TH过量分抑制下丘脑分泌TRH和抑制垂体分泌TSH,A正确;
B、TSH是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
C、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反馈作用减弱,TSH增多,C错误;
D、TRH可促进TSH释放,TH可抑制TSH释放,所以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与TRH相互拮抗共同调节TSH分泌,D正确.
故选:C.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问题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图19表示部分调节过程,其中字母表示激素.([]内填字母,横线上写文字).
(1)某人大量饮水,1小时内尿量显著增加,图1中与此调节过程有关的结构是______.此调节过程中[______]物质会减少,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______(增加/减少).
(2)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图中1与此调节过程有关的结构是______.
此过程是通过代谢方式调节体温,下列关于此体温调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感受器为冷感受器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C.甲为效应器
D.导致皮肤血管舒张 E.抑制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近期多名艺人被曝吸食毒品,研究表明吸毒会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降低免疫力.某研究者对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表6,其中LH、FSH均为垂体释放的调节性腺分泌的激素.
(3)据题意分析,LH、FSH对应图1中的[______]激素.
(4)毒品会导致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根据表中数据和图3所示的调节过程,下列推测中,可能的是______(多选)
A.毒品仅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 B.毒品仅导致垂体功能障碍
C.毒品仅导致性腺功能障碍 D.毒品导致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功能障碍
(5)研究发现由于毒品会导致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障碍,吸毒者大多伴有怕冷、乏力等症状,推测吸毒者功能紊乱的其他腺体有______.图3是图2中甲的放大结构,图21是图20中A点在受到适宜刺激后膜电位变化曲线图.
(6)图中作为神经递质的是______
(7)该轴突构成的神经属于______神经.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交感神经 ④副交感神经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8)图中a-c段膜电位发生反转的原因是______.若将图2中轴突膜外的微电极移到轴突膜内,则测量到的电位变化图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某人大量饮水,1小时内尿量显著增加,图1中与此调节过程有关的结构是下丘脑、垂体、肾脏.此调节过程中A抗利尿激素会减少,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图中1与此调节过程有关的结构是下丘脑、肾上腺.此过程是通过代谢方式调节体温,此体温调节过程中感受器为冷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甲为效应器、皮肤血管收缩、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3)据题意分析,LH、FSH对应图1中垂体释放的C激素.
(4)毒品会导致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根据表中数据和图3所示的调节过程,毒品仅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A正确;毒品仅导致垂体功能障碍,B正确;睾丸酮分泌量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垂体分泌的LH、FSH应高于正常值,C错误;毒品导致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功能障碍,D正确.
(5)研究发现由于毒品会导致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障碍,吸毒者大多伴有怕冷、乏力等症状,推测吸毒者功能紊乱的其他腺体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质.
(6)图中作为神经递质的是A,作为离子的是B,作为突触小泡的是C,作为特异性受体的是D.
(7)该轴突构成的神经属于②传出神经和③交感神经.
(8)图中a-c段膜电位发生反转的原因是Na+大量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若将图2中轴突膜外的微电极移到轴突膜内,电流表的两电极在神经纤维膜内,A给以足够的刺激后,兴奋先后经过右左两电极,分别引起电流表指针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且右电极先兴奋,膜内为正电位,故测量到的电位变化图是D.
故答案为:
(1)下丘脑、(垂体)、肾脏 A 减少
(2)下丘脑、肾上腺 ABC
(3)C
(4)ABD
(5)甲状腺,肾上腺(皮质)
(6)A
(7)B
(8)Na+大量内流 D
解析
解:(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某人大量饮水,1小时内尿量显著增加,图1中与此调节过程有关的结构是下丘脑、垂体、肾脏.此调节过程中A抗利尿激素会减少,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图中1与此调节过程有关的结构是下丘脑、肾上腺.此过程是通过代谢方式调节体温,此体温调节过程中感受器为冷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甲为效应器、皮肤血管收缩、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3)据题意分析,LH、FSH对应图1中垂体释放的C激素.
(4)毒品会导致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根据表中数据和图3所示的调节过程,毒品仅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A正确;毒品仅导致垂体功能障碍,B正确;睾丸酮分泌量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垂体分泌的LH、FSH应高于正常值,C错误;毒品导致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功能障碍,D正确.
(5)研究发现由于毒品会导致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障碍,吸毒者大多伴有怕冷、乏力等症状,推测吸毒者功能紊乱的其他腺体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质.
(6)图中作为神经递质的是A,作为离子的是B,作为突触小泡的是C,作为特异性受体的是D.
(7)该轴突构成的神经属于②传出神经和③交感神经.
(8)图中a-c段膜电位发生反转的原因是Na+大量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若将图2中轴突膜外的微电极移到轴突膜内,电流表的两电极在神经纤维膜内,A给以足够的刺激后,兴奋先后经过右左两电极,分别引起电流表指针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且右电极先兴奋,膜内为正电位,故测量到的电位变化图是D.
故答案为:
(1)下丘脑、(垂体)、肾脏 A 减少
(2)下丘脑、肾上腺 ABC
(3)C
(4)ABD
(5)甲状腺,肾上腺(皮质)
(6)A
(7)B
(8)Na+大量内流 D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内分泌系统中的胰岛受损会引发糖尿病.直接参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膜结构依次是______.
(2)内环境中的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浆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3)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⑤表示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______.
(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正确答案
解:(1)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因此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浆细胞能合成抗体,而抗体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 mRNA
蛋白质;衰老细胞的细胞核变化为: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3)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具体调节作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DNA mRNA
蛋白质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只答其中两点即给满分)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抗体
(4)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解:(1)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因此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浆细胞能合成抗体,而抗体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 mRNA
蛋白质;衰老细胞的细胞核变化为: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3)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具体调节作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DNA mRNA
蛋白质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只答其中两点即给满分)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抗体
(4)神经-体液-免疫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