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释放方式是胞吐,只要有A的释放,突触后膜就会兴奋

BB的合成与分泌必须经过垂体细胞中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三种细胞器

CC表示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抑制氧化分解

DD表示由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①细胞一定能产生抗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A表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能够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A错误;

B、B是垂体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因此它的合成与分泌必须经过垂体细胞中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三种细胞器,B正确;

C、C表示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C错误;

D、D表示由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①细胞表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  )

①水平衡的调节

②体温平衡的调节

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

④血糖平衡的调节.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下丘脑是水平衡的调节中枢,①正确;

②下丘脑是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②正确;

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③正确;

④下丘脑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④正确.

所以,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______(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

(3)D代表激素的是______,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______

(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 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______(填序号)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 Ach进入③的过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 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病.

正确答案

解:(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所以血液中ABC三种激素都增加,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同时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加,所以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分析题图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有促进作用,B是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有抑制作用.

(3)分析题图可知D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影响胰岛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因素是血糖含量的变化.

(4)分析题图乙可知,①是突触小泡,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突触小炮中;Ach进入③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过程,不属于跨膜运输,因此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0.

(5)正常情况下,抗体作用于病毒,不以自身的正常细胞作为抗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作用于自身的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故答案为:

(1)ABC       神经-体液   

(2)促进  抑制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血糖浓度变化

(4)①0  

(5)自身免疫

解析

解:(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所以血液中ABC三种激素都增加,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同时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加,所以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分析题图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有促进作用,B是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有抑制作用.

(3)分析题图可知D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影响胰岛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因素是血糖含量的变化.

(4)分析题图乙可知,①是突触小泡,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突触小炮中;Ach进入③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过程,不属于跨膜运输,因此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0.

(5)正常情况下,抗体作用于病毒,不以自身的正常细胞作为抗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作用于自身的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故答案为:

(1)ABC       神经-体液   

(2)促进  抑制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血糖浓度变化

(4)①0  

(5)自身免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回答有关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问题.

甲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结构的放大图.丙图为细胞3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甲图中细胞1作用于靶细胞、细胞3作用于靶细胞、细胞4作用于靶细胞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依次是______

A.激素、化学递质、抗体                  B.化学递质、淋巴因子、激素

C.激素、化学递质、淋巴因子              D.抗体、化学递质、激素

(2)若甲图的靶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那么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信号”是由______分泌的______;接受信号的结构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______

(3)若图甲的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丙中存在______个如图乙所示的结构.该结构中信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4)若甲图的靶细胞是体内移植器官的细胞,那么,细胞4的作用会引起机体______反应.

(5)丙图的细胞中构成①的主要物质是______.结构②的存在说明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方式产生的.

正确答案

解:(1)由图甲可看出,细胞1产生的信号分子需要经过血液运输,最可能是激素;细胞3属于神经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细胞4产生的信号分子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2)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接受信号的结构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3)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要发生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图乙代表的是突触结构,在图丙中共有5个突触存在,兴奋通过突触时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器官移植中会存在免疫排斥现象,是通过细胞免疫来进行的,即体内的T淋巴细胞会把移植的器官中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攻击,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5)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故答案为:

(1)C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特异性受体(答相应受体也可,答受体不给分)

(3)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5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免疫排斥(答细胞免疫不给分)

(5)磷脂和蛋白质    有氧呼吸

解析

解:(1)由图甲可看出,细胞1产生的信号分子需要经过血液运输,最可能是激素;细胞3属于神经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细胞4产生的信号分子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2)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接受信号的结构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3)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要发生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图乙代表的是突触结构,在图丙中共有5个突触存在,兴奋通过突触时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器官移植中会存在免疫排斥现象,是通过细胞免疫来进行的,即体内的T淋巴细胞会把移植的器官中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攻击,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5)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故答案为:

(1)C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特异性受体(答相应受体也可,答受体不给分)

(3)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5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免疫排斥(答细胞免疫不给分)

(5)磷脂和蛋白质    有氧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长治县校级月考)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和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时都需要经过细胞外液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据图可知,甲属于体液调节,乙属于神经调节,细胞1分泌的物质随着血液循环与细胞2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在神经调节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细胞4)表面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A正确;

B、细胞3到细胞4的调节过程是神经调节,细胞1到细胞2是体液调节,它们都需要经过细胞外液,B正确;

C、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故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则2可能是垂体细胞,C错误;

D、人在寒冷环境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是神经调节,D正确.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体温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