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恶性高热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由氟烷等挥发性麻醉药物所触发的一种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病情危重,常危及生命.恶性高热易感者的骨骼肌细胞膜有缺陷,导致钙离子通道蛋白RYR1结构异常,在诱发药物氟烷等药物的作用下,该钙离子通道持续开放,钙离子持续大量外流,使全身肌肉痉挛,产热急剧增加,体温迅速升高,在没有特定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升高.

(1)研究发现某种麻醉药物是通过抑制突触传递来实现麻醉作用的,在该药物作用后,检测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与作用前相比较并未减少,则可推测该药物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______来发挥作用的.若用该药物作用于图中的突触,然后刺激左侧神经元一次,电流计指针将偏转______次.

(2)恶性高热的病因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恶性高热的原理可以说明______(多选)

A.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肌细胞中钙离子的含量越高越好

D.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4)在发病时,患者细胞内的______(生理过程)显著增强,释放大量热量,此时细胞内活动显著增强的细胞器是______,同时机体中位于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使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______,但体温仍然迅速升高,这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推测,该药物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来发挥作用的.若用该药物作用于图中的突触,然后刺激左侧神经元一次,电流计指针将偏转1次.   

(2)恶性高热的病因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恶性高热的原理可以说明A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D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4)在发病时,患者细胞内的呼吸作用显著增强,释放大量热量,此时细胞内活动显著增强的细胞器是粒体,同时机体中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使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但体温仍然迅速升高,这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答案为:

(1)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1     

(2)蛋白质的结构     

(3)ABD

(4)呼吸作用     线粒体    下丘脑      舒张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推测,该药物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来发挥作用的.若用该药物作用于图中的突触,然后刺激左侧神经元一次,电流计指针将偏转1次.   

(2)恶性高热的病因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恶性高热的原理可以说明A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D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4)在发病时,患者细胞内的呼吸作用显著增强,释放大量热量,此时细胞内活动显著增强的细胞器是粒体,同时机体中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使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但体温仍然迅速升高,这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答案为:

(1)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1     

(2)蛋白质的结构     

(3)ABD

(4)呼吸作用     线粒体    下丘脑      舒张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福岛核泄漏,主要泄露的物质为碘一131,该物质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引发甲状腺激素偏低症状(简称“甲低”).传言吃碘盐、提前吃碘药能有效保护不被核福射危害,因此在中国内地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一131造成的甲低原因可能是放射性射线照射杀伤了部分甲状腺细胞

B在临床上可用碘一131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C甲低患者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

D甲低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碘一131造成的甲低原因可能是放射性射线照射杀伤了部分甲状腺细胞,A正确;

B、由于碘一131会导致“甲低”,所以在临床上可用碘一131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B正确;

C、甲低患者代谢减弱、耗氧量减少,C错误;

D、甲低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B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导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极为相似,故能相互协调的发挥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A正确;

B、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正确;

C、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以神经调节为主导,C正确;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不同,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粘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

(1)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具有是微量和高效、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通过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3)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与途径1相比较,途径2的作用时间______

(4)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属于激素调节,具有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2)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与途径1相比较,途径2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4)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顺序可颠倒)

(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比较长

(4)反馈调节

解析

解:(1)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属于激素调节,具有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2)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与途径1相比较,途径2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4)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顺序可颠倒)

(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比较长

(4)反馈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如果抗利尿激素多,则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如果抗利尿激素少,则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渴觉中枢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口渴.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体温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