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基因决定雌株。G对g是显性。g对是显性,如:Gg是雄株,g是两性植株。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Gg和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柑,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从题意可知,Gg、G 均为雄性,不能杂交,A项错误;两性为g可产生两种配子,B项错误;两性植株g可自交可产生雌株,C项错误;若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则纯合子比例会比杂合子高,D项正确。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因感病植株在开花前死亡,故在杂交产生后代时,RR和Rr所占的频率均变为1/4,因为是随机交配,故为1/4Rr×1/4Rr→1/16rr,选C。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正确答案

D

解析

略。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下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I~IV)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II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III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I~IV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正确答案

A

解析

略。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从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___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NA和蛋白质    碱基排列顺序

(2)两对非同源   非糯性抗螟水稻  4种

(3)

把该抗螟水稻和不抗螟水稻进行杂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若没有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

(4)抗螟虫基因能够抑制稻瘟病的病原体的表达     抗螟虫基因表达产生的毒蛋白也能杀死稻瘟病的病原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面的知识,需要掌握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性状和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该题从染色体的组成开始,借助转基因的相关知识,然后就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9:3:3:1),但是特别需要弄清出在这个题目中有三个相对性状抗螟虫和不抗螟虫、非糯性和糯性、抗稻瘟病和不抗稻瘟病,审题仔细了第(4)小题就不会做错。

知识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正确答案

C

解析

略。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28 分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依据题意:控制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所以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因为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表中组合①亲本均为纯合,且F1全为紫,F2中紫:绿=15:1(为9:3:3:1的孟德尔自由组合比的变式),故组合①杂交实验图解如下: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9 A_B_(紫)、3A_bb(紫)、3aaB_(紫)、1aabb(绿),其中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1)/(9+3+3)=1/5。

(3)表中组合②亲本均为纯合,且F1全为紫,F2中紫:绿=3:1,符合孟德尔分离比,可视为叶色遗传只跟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相关。其组合②杂交实验图解可有两种情形: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3A_bb(紫)、1aabb(绿),或者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3aaB_(紫)、1aabb(绿)。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1:Aabb(紫)×aabb(绿)→ 1Aabb(紫)、1aabb(绿),或者F1:aaBb(紫)×aabb(绿)→1aaBb(紫)、1aabb(绿)。

(4)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用笔在右图圆圈中,将表示等位基因(A、a)的2个点(·)分别画在表示3号或者8号(有2条)染色体的2条竖线(|)上;将表示等位基因(B、b)的2个点(·)分别画在表示8号或者3号(有2条)和8号(有2条)染色体的2条竖线(|)上。图中标注表示染色体和基因的字母。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_______。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正确答案

(1)W—w

(2)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解析

(1) 此题得从“测交”这一定义入手。双亲中必有一隐性亲本ww,另在研究染色体缺失的影响,故另一亲本得是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杂合子Ww。另外,根据实验目标,需让这一杂合子作父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不育;也应让其作母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所以要进行正交与反交两个级别:ww(♀)×Ww(♂);Ww(♀)×ww(♂)。可以想像,很多考生都不会意识到要这样处理,因而失分。

(2)该交配组别中,作父本的Ww个体只能产生可育的w花粉,而母本产生可育的W和w两种雌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w:ww=1:1,所以,子代表现型糯性:糯性=1:1。

(3) WwYy的个体为雄性,其中存在着染色体缺失问题,相应花粉不育,因此能产生的可育配子为WY:Wy=1:1

(4)这一题,仍然把“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这一信息整合到分析过程中,正交组合中的父本存在花粉不育问题,它只能产生两种可育花粉,即第(3)题中的两种,分析得出,其后表现型为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而反交组合中,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是母本,其雌配子均可育,因此后代表现型为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题中所得F1基因型为WwYy,自交所得F2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WWyy、2/3Wwyy,它们相互授粉,即为随机自由交配,这其中存在自交,也存在杂交,交配组合为:1/3WWyy×1/3WWyy、2/3Wwyy×2/3Wwyy、1/3WWyy×2/3Wwyy×2,分析各组子代表现及比例,并作汇总,得出: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 aa)

B♂无芒×♀有芒( ♂ Aa×♀aa)

C♂无芒×♀无芒(♂ Aa×♀Aa)

D♂无芒×♀无芒(♂AA×♀Aa)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A基因发生突变而变为a基因,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本AA产生含a的配子,当遇a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组。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正确答案

(1)自由组合定律

(2)遗传图解为:

(3)9紫:3红:4白

解析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12个。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表2。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l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l∶1∶3∶3。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

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C粉红窄花瓣

D粉红中间型花瓣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妻子是A型血,基因型可能为IAIA或IAi ,其红细胞表面含A抗原,由于其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故丈夫和儿子的血清中含抗A抗体,红细胞表面不含A抗原,即丈夫和儿子都不能是A型、AB型血,可能是B型或O型,故C错;若丈夫为O型(基因型ii),而儿子的血型(O型或A型)必然与丈夫或妻子的血型相同,D错;若丈夫为B型(基因型IBIB),则儿子可能为AB型、B型血,与前面分析矛盾,故A错;若丈夫为B型(基因型IBi),则儿子只能为O型(基因型ii)(还可能是A型、AB型血,但与前面分析矛盾),可以满足题干要求。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还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导致生物进化。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正确答案

(1)AABB 和 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

(2)7/15  AaBb   aaBb   Aabb

(3)不定向性   定向改变

(4)分别将三包荸荠种子和卵圆形果实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卵圆形

解析

(1)后代的性状分离约为15:1,应该联想到9:3:3:1的变式,所以应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 和 aabb或AAbb和aaBB;F1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比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为3:1。(2)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纯合体自交后代才不发生性状分离,纯合体的种类为三种,每种各占正常的1/16,但是在三角形果实中, 后代只有aabb才是另一性状,所以AaBB和AABb自交后也没有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共7份,占7/15。杂合体中自交后产生aabb的均能发生性状分离。(3)基因突变通常是不定向,而生物进化是定向的,所以基因频率改变也是定向的。(4)对于确定某个体基因型,一般选用隐性性状个体进行交配,得到F1后再自交,看F2的性状比例是多少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将三包荸荠种子和卵圆形果实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卵圆形果实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将得到的F1种子分别种下,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得到F2种子;将F2种子种下,植株成熟后分别观察统计F2所有果实性状及比例。

如果亲本为AABB,则测交后为AaBb,自交后性状分离比为15:1;

如果亲本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基因型为AaBb和aaBb各占一半,AaBb自交后性状分离比为15:1,aaBb自交后,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7:5;

如果亲本为aaBB,则测交后代为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下一知识点 : 稳态与环境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与进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