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群和群落
- 共8187题
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物种丰富度下降,并不代表种群密度低,A错误;
B、物种减少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大,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减小,故B错误;
C、不管物种丰富度的大小,群落都存在分层现象,C错误;
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D正确.
故选:D.
“率”是指两个相关数值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下列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没有迁入和迁出的前提下,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
B、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为固定值,即保持稳定的种群增长率,B正确;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利用率,而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不能提高,C错误;
D、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中,数在K/2到K之间,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慢,D正确.
故选:C.
如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曲线图看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其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A正确;
B、该区死亡率增高,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不会面临种群退化的问题,B错误;
C、从曲线图看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差值越来越大,故该区的人口数量迅速膨胀,C正确;
D、从曲线图看出,出生率不断增加,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D正确.
故选:B.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B正确;
C、生物种群的密度并非固定不变的,同一物种由于受环境、气候和食物、被捕食及生死、迁入、迁出等因素的影响,C错误;
D、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D正确.
故选:C.
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图中曲线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可知,种群在c点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增长曲线不是“J”型曲线,应为“J”型曲线增长率不变,c点之后增长率小于零,种群数量下降,也不为“S”型曲线,A错误;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应该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候,由图可知a点之前增长率比a点时要大,c点时期增长率为零,B错误;
C、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C正确;
D、曲线只表明了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假如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很高,那么,这一种群最可能(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是由种群的增长率决定的,而种群的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所以只有出生率不能得出增长率的大小.
故选:D.
在昆虫繁殖季节,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部分雄性成虫诱杀.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诱剂相比,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虫诱杀,改变亲代的性别比例,A错误;
B、通过诱杀雄虫,使出生率降低,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B正确;
C、通过诱杀雄虫,会使出生率降低,C错误;
D、诱杀雄虫并未改变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顶极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顶极群落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种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错误;
B、顶极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C正确;
D、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若受到外力干扰,则会继续发生演替,所以不可能永远保持原状,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湖泊中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物种,所以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
B、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正确;
C、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C错误;
D、在调查兔子的迁入率时,刚开始有90只,后来迁入10只,则迁入率为×100%=11.1%,D错误.
故选:B.
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错误;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属于种群数量特征中的种群密度,C正确;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
故选:C.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图中分析可知,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故A选项正确;
B、图中没有体现物种的丰富度,故B选项错误;
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幼虫的密度,可利用样方法调查,故C选项正确;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下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鱼1-7年间种群的增长速度.据表分析该种群,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降低,故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A正确;
B、第7年种群数量最大,种类斗争最激烈,B正确;
C、第4年种群增长速度最大,数量达到,C正确;
D、5年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错误.
故选:D.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个湖泊中全部的鱼和草不是同一种生物,A错误;
B、一个森林中全部的鸟和蛇不是同一种生物,不为一个种群,B错误;
C、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大熊猫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
D、一间房中全部的苍蝇和蜘蛛,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D错误.
故选:C.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种群和群落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形成群落,所以种群属于群落的范涛.
故选:A.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
B、一个校园里的全部树木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群落,B错误;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C错误;
D、一块农田的全部田鼠属于种群,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