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一个动物种群自动调控图。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1)该自动调控图模型为____________调节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的基础。

(2)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增大环境阻力是降低环境容纳量的最有效方法。请据此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

正确答案

(1)负反馈     自我调节能力

(2)引入鼠的天敌(或减少鼠的食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玉米农田进行实地调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玉米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对初级、次级消费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喷洒农药等人工方法来减少初级消费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

(3)当玉米幼苗长青的时候,“绿色”为蝗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若要调查生活在玉米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5)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蝗虫的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的成分(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

(2)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玉米)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取样器取样

(5)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正确答案

(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

(3)增加

(4)减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A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P为生产者,R1为初级消费者,R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作答。

(1)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中R1的b1和d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记重捕法调查R1数量,第一次捕获60个,做上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20个,其中有标记的4个,如果该营养级每个个体平均体重4kg,则P至少有________kg方能维持生态平衡。

(4)如果将R2所代表的生物全部迁出,则R1代表的生物种类数将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c+d+e

(2)未被R2利用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3)6000

(4)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期,京、津、冀一带出现大量的美国白蛾,对树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白蛾的幼虫喜食桑叶,与家蚕构成了______关系,因此对养蚕业造成了极大威胁。

(2)在利用小蜂对白蛾进行防治时,需根据白蛾的种群密度及发生量来确定放蜂量。为了证明种群密度的调查数据接近真实值,调查时应注意取样的_________性。而由于白蛾的活动特性,因此不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时采用的______法。

(3)同样是外来物种,圆白菜则因其营养丰富、口感良好、适栽范围广等特点而迅速遍布全国,成为常见蔬菜品种。据报道,属于同一品种的圆白菜,在北京栽种长成的叶球约重1~3千克,在西藏栽种则叶球最大可达6.5千克。欲通过实验检验圆白菜叶球大小到底是受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的影响,设计实验思路如下:

实验处理:在圆白菜适于播种的季节,将部分北京的圆白菜种子移至西藏栽种,待收获时观察叶球大小。

预期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预期一:北京的圆白菜种子移至西藏,长成的叶球与西藏的一样大。

结论:圆白菜叶球大小只受_______影响。

②.预期二:北京的圆白菜种子在西藏长成的叶球与生长在北京的一样大。

结论:圆白菜叶球大小只受_________影响。

③.预期三:北京的圆白菜种子移至西藏,长成的叶球___________。

结论:圆白菜叶球大小受_____________影响。

正确答案

(1)竞争

(2)随机     样方

(3)①.环境因素  ②.遗传因素③.比北京的大,比西藏的小 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态学史上著名的Logisticetpmtion方程:Nt=K/(1+ea-rt)是一个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其中t表示时间,Nt表示t时刻种群数量,K表示环境容量,r表示每员增长率(即平均每个个体的生育率),a为与K和N0有关的参数,当种群大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初值为N0。“Nt-t”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1)该种群增长模型属于,______型曲线,其主要特点是种群增长率随______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

(2)科技人员向某天然环境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然放养,自然繁殖。图2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3)图3为三类种群正常存活曲线,其中Ⅰ为牛、Ⅱ为鸡、Ⅲ为蛙。曲线横坐标为年龄百分比,纵坐标表示每千个体生存数。若前述牧场肉牛存活曲线如图中的曲线Ⅲ,表明牧场已陷入危机,此时牧场管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以恢复生产?请列举2条: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种群密度 

(2)B 

(3)通过下列措施让牧场牛群完成由衰老型向增长型的转化:加强管理,对幼年个体加以特别保护以降低死亡率;留下育龄期牛,处理老年期牛,并保持雌多于雄的性别比例以提高出生率;还可购人大量仔牛以增大迁入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理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头(计算公式是N:[a]=[b]:[c])。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____。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__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型;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创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__头。

A.a×8n-1  B.a×8n+1  C.a×8n  D.a×8n-2(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就为下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

(2)BC

(3)乙   稳定   甲   增长

(4)C

(5)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了如下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2)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见下图

(2)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向一有限的环境中引入一小白鼠种群,给予充足饮水和定时恒量食物。经一阶段观察统计,获得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曲线。请分析回答:

(1)这个鼠群繁殖最快在__________点上。

(2)鼠群数量最大在____________点上。

(3)鼠群繁殖开始受限制在D点上,原因是______有限。

(4)从E点到F点,出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正确答案

(1)C

(2)E

(3)生存资源

(4)等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多年的生态考察活动,请回答考察中的有关问题:

(1)考察发现群落中的植物以及甲、乙、丙三种动物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期_________。

(2)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其意义是__________。

(3)据图当甲种群的数量增多时,乙、丙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

(4)在图中四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流人甲的总能量小于丙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丙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____所利用。

正确答案

(1)a 

(2)提高了群落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充分利用阳光和动物充分利用食物空间) 

(3)增多、减少 

(4)分解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们通常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假设该农场能量传递效率为20%,将生产的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与原来相比,怎样变化?__________,变化比例是多少?____________。

(3)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4)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2010年“两会”政协委员提案约10%与低碳有关,这表明,“低碳”不再只是概念。“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人关注。

①.地球上最活跃的碳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_形式发生于大气碳库和生物碳库之间。

②.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大气圈碳库长期处于稳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③.请你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竞争    样方法

(2)减少    4/11

(3)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4)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提高蔬菜光合作用强度

(5)①.CO2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吸收碳的速率与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碳释放到大气的速率大体相等

③.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新能源等(答对1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

(1)该群落共有______个营养级。生产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获得能量。

(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__________,该群落必须____________,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3)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用__________(抽样统计方法)。调查发现,受到生活废水的轻微污染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    光合作用

(2)递减    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

(3)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自我调节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图C为某地区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和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2)图B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3)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若兔体内有机物增加10克,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克。

(4)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2种)。

(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图C所示的人口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型。

(6)若调查此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③、④(注:③、④顺序可变)

(2)3    植物→鼠→蛇→鹰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竞争    捕食    50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5)增长

(6)标志重捕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所示是我国某地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2)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人们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该农田中的所有生物称为________。

(3)沼气池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为了调查该农田中褐家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玉米在生长期间常受玉米螟(具有夜行性)的侵害,为了不污染环境,请利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有关知识提出你的防治措施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豆和玉米   玉米、大豆→鸡(猪)→人

(2)竞争   生物群落

(3)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有机小分子(甲烷)    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

(4)标志重捕法   玉米螟是夜行性昆虫,对光线敏感,可用灯光防治(或利用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虫交尾,使其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减少对玉米的危害)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回答以下问题:

(1)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上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______。

②.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除蝗虫等“害虫”,不利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稳定,原因有___________。

(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的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4)圆明园是北京地区金线偶褶蛙的唯一产区,为探察这一物种在该区的种群密度,对其进行了取样研究,第一次捕获120只,测量并作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偶褶蛙__________只。

(5)植物学家发现:圆明园中有一种昆虫咬食植物时,就会引发植物体细胞专一性地产生一种挥发性物质(引诱剂),而这种物质会引诱胡蜂。于是飞来的胡蜂将卵产在昆虫体内,孵化的幼虫吃掉昆虫。但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后植物就不会出现像虫咬伤时所发生的反应。据此,请回答:

①.同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相比,只有受虫咬伤后的植物细胞才会产生引诱剂,试猜想发生这种反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

②.试设计一个思路来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平

(2)①.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②.蝗虫、螺、沼虾、鱼类       竞争与捕食

③.蝗虫等昆虫是食物链(食物网)的重要环节,若大量杀除蝗虫等昆虫,会影响其他营养级(物种)的生存(杀虫剂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3)破坏了物种多样性

(4)800

(5)①.昆虫咬伤植物时,唾液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引发植物产生生理反应

②.在同一地区选定适当距离的长势基本相同的两组植物,经同样处理使其部分叶片机械损伤。其中一组用等量的提取的毛毛虫唾液涂抹叶片伤口,另一组用等量的蒸馏水涂抹伤口。观察并统计一定时间内胡蜂飞来的数量差异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和群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