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布在新疆新源县山区的第三纪遗存亚欧最大面积的野苹果林因遭遇“外来生物”小吉丁虫肆虐,受灾面积已达六成.小吉丁虫将卵产于树干表面,幼虫从果树表皮进入内部蛀食皮层,成虫则以树叶为食,导致果树迅速干枯死亡.

(1)调查小吉丁虫卵的密度可采用______法.

(2)小吉丁虫产卵需要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温度与光照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

正确答案

解:(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故调查小吉丁虫卵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2)温度与光照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故答案为:

(1)样方

(2)物理

解析

解:(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故调查小吉丁虫卵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2)温度与光照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故答案为:

(1)样方

(2)物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k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B42只

C92只

D155只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灰苍鼠,第二次捕获42只灰苍鼠,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42:13,N≈155只,因此该灰苍鼠种群数量大约155只.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A目测估计法

B标志重捕法

C逐个计数法

D样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藏羚羊是动物,活动范围比较大,活动能力比较强,要调查其种群密度最合适的方法是采用标志重捕法.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对某棉花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以下说法与调查结果不符合的是(  )

A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D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标志得捕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判断寄生关系有两点:1、寄生虫必须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2、必须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以上两点棉蚜虫与棉花植林都满足,则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A正确;

B、长期使用农药,不断筛选出具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淘汰没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最终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B正确;

C、从上表数据中得知到7月10日种群增长就停止,说明达到了环境容纳量即K值,由此可知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C正确;

D、人教版必修三P62第一段的叙述“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采用样方法.”,说明样方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能力弱的生物,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单位空间里的个体数或作为其指标的生物量,306只能表示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不能表示密度,A错误;

B、这种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B错误;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都取食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C正确;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正确.

故选:A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6•深圳一模)稻田中的福寿螺对水稻危害很大.

(1)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是______.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灭除,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种群的______.稻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______.稻田弃耕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

(2)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如图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①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______

②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______(成年福寿螺/螺卵)数量下降.

(3)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与生物防止相比,灭螺防治福寿螺的缺点是①______ ②______

正确答案

样方法

(种群)密度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6~7(6月中旬~7月中旬)

成年福寿螺

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会增强(防止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增强)

福导致环境(水质)污染

增加生产成本;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

解:(1)由于福寿螺的活动能力较弱,因此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为样方法.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灭除,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种群的(种群)密度.稻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由于稻田弃耕后土壤条件存在,并且土壤中还存在一些繁殖体,因此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2)①曲线中对照组看出,在6到7月份,福寿螺的卵块数最多,因此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6~7(6月中旬~7月中旬).

②由于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因此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成年福寿螺数量下降.

(3)在使用同一种灭螺剂时,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会增强,因此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与生物防止相比,灭螺防治福寿螺的缺点是:导致环境(水质)污染;增加生产成本;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等.

故答案为:

(1)样方法   (种群)密度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2)6~7(6月中旬~7月中旬)  成年福寿螺

(3)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会增强(防止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增强)

导致环境(水质)污染;增加生产成本;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答2条即可,合理答案可给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动物调查研究中,不可用样方法获得种群密度的是(  )

A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

C某地区蚯蚓的密度

D某地田鼠的密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常用样方法,A正确;

B、调查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常用样方法,B正确;

C、调查某地区蚯蚓的密度常用样方法,C正确;

D、调查某地田鼠的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最关键是进行随机取样,以使所得数据更加接近准确值,A正确;

B、据A项可知,取样时应随机取样,不能在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B错误;

C、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

D、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草本植物的样方一般大小为______

(2)采用______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由于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较难再次被捕捉,因此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不同,样方大小根据调查的对象来确定,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通常为lm×lm.

(2)对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由于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较难再次被捕捉,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偏小,因此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高.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    1平方米

(2)标志重捕法    高

解析

解:(1)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不同,样方大小根据调查的对象来确定,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通常为lm×lm.

(2)对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由于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较难再次被捕捉,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偏小,因此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高.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    1平方米

(2)标志重捕法    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调查小组在一块方圆为2公顷的草场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灰仓鼠,全部标记后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灰仓鼠,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于(  )

A40只

B90只

C130只

D170只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42:13,N≈161只.因此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于170只.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1只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第一次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第二次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进行计算.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161只.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合理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用抽样检测法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样方法研究某地田鼠洞的种群密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针对的是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蚜虫显然不适合,A错误;

B、酵母菌计数方法用抽样检测法,需要血球计数板等,B正确;

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进行检测研究,C正确;

D、可以用样方法研究某地田鼠洞的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可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只有标志重捕法

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B正确;

C、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采用样方法,C错误;

D、种群密度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邻水县校级模拟)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

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______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___.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___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______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__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_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提高.

正确答案

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取样随机,对各样方统计数据取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表明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分解者可以将动物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供水稻利用;增加生物种类可以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    平均

(2)物种数目   草龙    结构

(3)分解者   无机物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取样随机,对各样方统计数据取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表明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分解者可以将动物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供水稻利用;增加生物种类可以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    平均

(2)物种数目   草龙    结构

(3)分解者   无机物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春•金昌校级期中)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头(计算公式是N:[a]=[b]:[c]).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_____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上述调查方法是______法.若调查该草原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该用______法.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1.

据图分析: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型;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型.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中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_只.

A.a×8n-1            B.a×8n+1 C.a×8n   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2中的曲线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根据计算公式N:32=30:10可解得N=96个/公顷.

(2)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调查某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若调查该草原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该用取样器取样法.

(3)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

(4)该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其中雌鼠有头,由于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l,因此亲代产生的子代数为×16=8a,则第二代产生的子代数为82a,因此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a×8n.故选:C.

(5)由于笼子的大小事一定的,这就限制了种群的K值,因此该种群将呈现为“S”型曲线.故选:C.

故答案为:

(1)96

(2)BC    标志重捕     取样器取样

(3)甲    增长    乙    稳定

(4)C

(5)C

解析

解:(1)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根据计算公式N:32=30:10可解得N=96个/公顷.

(2)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调查某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若调查该草原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该用取样器取样法.

(3)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

(4)该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其中雌鼠有头,由于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l,因此亲代产生的子代数为×16=8a,则第二代产生的子代数为82a,因此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a×8n.故选:C.

(5)由于笼子的大小事一定的,这就限制了种群的K值,因此该种群将呈现为“S”型曲线.故选:C.

故答案为:

(1)96

(2)BC    标志重捕     取样器取样

(3)甲    增长    乙    稳定

(4)C

(5)C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和群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