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 共208题
32.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而不是生长素直接促进细胞的伸长,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与药品:10-5mol/L生长素溶液(浓度适宜),PH分别为5.0、9.0的缓冲液,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刻度尺、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取其胚芽鞘并去掉尖端,平均分成三组。切除胚芽鞘尖端的目的是 ( )。②将平均分成三组的胚芽鞘放入编号为1、2、3的培养皿中,加等量的不同试剂,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测量并统计各组的( ),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记录结果。
(3)实验结果(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2) ①排除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的干扰
③胚芽鞘的平均长度
(3)1组结果:胚芽鞘生长明显; 2组处理方法:10只胚芽鞘+10-5mol/L生长素溶液+PH为9.0的缓冲液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主茎(水平方向摆放)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下图中虚线表示对茎生长最适的生长素浓度)(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香蕉采后贮藏过程中的软化是影响其贮藏寿命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果实细胞壁的结构和组分的变化最为显著。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香蕉成熟过程中自产的乙烯(内源乙烯)对果实软化的作用”做了如下的实验:采收七至八成熟的香蕉随机均分两组,分别放入0.03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其中一组封口后,直接放入24℃的恒温箱中;另一组在袋中放人一定量的乙烯吸收剂封口后置于24℃的恒温箱中,定期测定两组香蕉的硬度和呼吸强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1)分析图中的实验结果,可知香蕉成熟的后期有一定量的 产生,并且随该物质浓度的逐渐增大,香蕉果实的呼吸强度也逐渐( ) 。
(2)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对“香蕉成熟过程中自产乙烯(内源乙烯)对果实软化的作用”原理作出合理的预测:( )。
(3)随着果实的成熟,多数果色由绿色渐变为黄、橙、红、紫或褐色,这常作为果实成熟度的直观标准。研究发现,在香蕉的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能延缓果实褪绿,而乙烯对果实却有加快褪绿的作用。某兴趣小组按照上述的实验思路进行了实验验证,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影响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 )。(答一点即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在太空和地球上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某研究小组探究黑暗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掉尖端放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相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数量 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掉尖端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表示不同琼脂块数量与燕麦胚芽鞘弯曲角度的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