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共7734题
现有食物链:A、B、C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种群.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②过程供能的比例为x,则按照最低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关系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②过程供能的比例为x”,则C通过A→B→C得到的能量为ax,由于按照最低传递效率进行计算:需要A的能量为:ax÷10%÷10%=100ax;
(2)由于“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②过程供能的比例为x”,则C通过A→C食物链获得能量为a(1-x),由于按照最低传递效率进行计算:需要A的能量为a(1-x)÷10%=10a(1-x).
所以y=100ax+10a(1-x),化简得:y=10a+90xa.
故选:C.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l×l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l04kJ,D种群于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l04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______,②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_(填“K”或“”),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4)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______,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______信息.为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不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的,故不应有③④⑦.
(2)E传递给B、C、D的能量是l×l06kJ×20%=2×l05kJ,C中的能量是2×l05kJ-2×l04kJ-2.5×l04kJ=1.55×105kJ,A的能量为1.55×105kJ×20%=3.1×104KJ.
(3)根据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知,①表示的是蛙同化量,②是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用的能量,在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应处于K值,此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同.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光照信息属于物理信息,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故答案为:
(1)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③④⑦
(2)3.1×104KJ
(3)蛙同化量 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用的能量 K 大体相当
(4)就地保护 物理 标志重捕法
解析
解:(1)图中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不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的,故不应有③④⑦.
(2)E传递给B、C、D的能量是l×l06kJ×20%=2×l05kJ,C中的能量是2×l05kJ-2×l04kJ-2.5×l04kJ=1.55×105kJ,A的能量为1.55×105kJ×20%=3.1×104KJ.
(3)根据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知,①表示的是蛙同化量,②是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用的能量,在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应处于K值,此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同.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光照信息属于物理信息,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故答案为:
(1)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③④⑦
(2)3.1×104KJ
(3)蛙同化量 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用的能量 K 大体相当
(4)就地保护 物理 标志重捕法
根据生态学原理,人们应采取哪种食物结构,从而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总消耗量降到最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流经食物链的能量损失越多,由此可知以植物产品为食的生物与植物(生产者)组成的共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最短,能量在此种食物链流动时损失最少,人类获取的能量则最多,即采用“植物→人”的食物链,对人类而言,能量利用率最高.
故选:C.
(2015秋•河南月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Ⅰ~Ⅳ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⑧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循环路径除了图中的途径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的途径,A错误;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正确;
C、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错误;
D、Ⅳ是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成分,食物链只能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营养结构,D错误.
故选:B.
图中①~⑧各代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一定能量值.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②,其粪便中的能量不包括在其同化的能量中,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①,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⑤途径中,A错误;
B、图中③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④表示次级消费者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⑦表示次级消费者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除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另有一部分贮存在该营养级生物的有机体中,故③>④+⑦,B正确;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所以一般情况下④为③的10%~20%,C正确;
D、生产者同化的能量等于生产者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D正确.
故选:A.
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是从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来描述的,A错误;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由于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少,损失的能量少,可利用的能量应该较多,B错误;
C、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角度合理解释题干中的观点,C正确;
D、是从营养的角度而非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D错误.
故选:C.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A为大气中的CO2.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B固定太阳能的生理过程是______;E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
(2)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若生产者有1000Kg,位于图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至少可增重______Kg.
(3)C→E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_,D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填写细胞器名称).
正确答案
解:(1)图中B为生产者,其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BCD都指向E,E指向无机环境A,说明E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2)已知E是分解者,A是无机环境,两者都不会出现在食物链中,所以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B→C→D.若生产者有1000Kg,按10%的传递效率计算,位于图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生物D至少可增重1000×10%×10%=10Kg.
(3)C→E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D是消费者(动物),其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
故答案是:
(1)光合作用 分解者
(2)B→C→D 10
(3)有机物 线粒体
解析
解:(1)图中B为生产者,其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BCD都指向E,E指向无机环境A,说明E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2)已知E是分解者,A是无机环境,两者都不会出现在食物链中,所以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B→C→D.若生产者有1000Kg,按10%的传递效率计算,位于图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生物D至少可增重1000×10%×10%=10Kg.
(3)C→E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D是消费者(动物),其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
故答案是:
(1)光合作用 分解者
(2)B→C→D 10
(3)有机物 线粒体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的各营养级之间传递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A正确;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且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B正确;
C、虫媒花鲜艳的色彩属于物理信息,香甜的气味则属于化学信息,C错误;
D、锄草、治虫能避免农作物固定的能量不会流向这些生物体,能更多的积累在农作物中,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C.
下列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和种子都属于生产者,不是捕食关系;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的组成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
B、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的组成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
C、缺少生产者,且食草昆虫、鼠和野兔都是植食性动物,不是捕食关系,C错误;
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就是沿食物链进行的,D正确.
故选:D.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D错误.
故选:D.
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人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图二是其中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图解.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______
(2)图一中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______
(3)若一段时间内草原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l06kJ,那么图一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
(4)图二中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______的能量.
(5)狼捕食兔子的过程中,狼与兔子之间能通过彼此尿液的气味等来捕食或避敌,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正确答案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2)图一中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即f+i.
(3)由于狼是图中最高营养级,若一段时间内草原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l06kJ,那么图一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1×106××
kJ=
×l06kJ.
(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二中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5)由于狼捕食兔子的过程中,狼与兔子之间能通过彼此尿液的气味等来捕食或避敌,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f+i
(3)×l06kJ
(4)生长、发育和繁殖
(5)种间关系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2)图一中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即f+i.
(3)由于狼是图中最高营养级,若一段时间内草原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l06kJ,那么图一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1×106××
kJ=
×l06kJ.
(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二中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5)由于狼捕食兔子的过程中,狼与兔子之间能通过彼此尿液的气味等来捕食或避敌,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f+i
(3)×l06kJ
(4)生长、发育和繁殖
(5)种间关系
(2015秋•宜宾校级月考)如图4个数量金字塔中的哪一个与“槐树→蚜虫→瓢虫“这条食物链相符合(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食物链“槐树→蚜虫→瓢虫“中,槐树的能量很多,但数量很少;蚜虫和瓢虫都是小型昆虫,所以与“槐树→蚜虫→瓢虫“这条食物链相符合的是C选项所示的数量金字塔.
故选:C.
有关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A错误;
B、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正确;
C、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正确;
D、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D正确.
故选:A.
生态学家对某个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如图为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慈姑与蓝藻,二者的作用是______,从而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鲻鱼和拟龟都能够以蓝藻为食,它们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千卡/(米2•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______和______的途径消耗掉,只有大约______%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3)该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微污染时,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很快消除污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由此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从而使系统的______和______趋于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
解:(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慈姑与蓝藻,二者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为鲻鱼和拟龟都能够以蓝藻为食,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呼吸作用(14198-1890-316-15)+分解者利用(6612-6-46-1095)+流入初级消费者3368=20810千卡/(米2•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和被分解者分解的途径消耗掉,只有大约383÷3368=11.37%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3)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趋于相对稳定,所以在轻度污染的情况下,污染很快被消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故答案为:
(1)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竞争
(2)20810 自身呼吸作用 被分解者分解 11.37
(3)微生物的分解自我调节 结构 功能
解析
解:(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慈姑与蓝藻,二者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为鲻鱼和拟龟都能够以蓝藻为食,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呼吸作用(14198-1890-316-15)+分解者利用(6612-6-46-1095)+流入初级消费者3368=20810千卡/(米2•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和被分解者分解的途径消耗掉,只有大约383÷3368=11.37%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3)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趋于相对稳定,所以在轻度污染的情况下,污染很快被消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故答案为:
(1)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竞争
(2)20810 自身呼吸作用 被分解者分解 11.37
(3)微生物的分解自我调节 结构 功能
如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号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就有利于更多的碳元素转移到乙,a表示碳元素转移量,A正确;
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应为a=b+c+e+自身积累量,B错误;
C、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均为生产者,而丙中的生物无生产者,C错误;
D、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