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

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定比a少

B若 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

C分解者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CO2、H20、酒精和乳酸等

Db、c、d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给a利用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b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总能量一定比a(第一营养级)少,数量一般也比a少,但是也有特殊的,如昆虫的数量要远多于树的数量,A错误;

B、因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率最大为20%,即B最多能从A处获得A同化量的五分之一,则A至少要满足拥有是B五倍的同化量,即Ma≥5Mb,否则这个生态系统无法维持,B正确;

C、分解者细胞呼吸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有氧呼吸的产物有CO2、H20;无氧呼吸的产物有CO2、酒精和乳酸等,C正确;

D、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的,所以能量只能从a传→b→c→d,而b、c、d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不可以供给a利用,D错误.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示北温带某湖泊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______(写出三项)等非生物因素的垂直分布.

(2)夏天温度变化较大的是______层;夏天表水层与冬天表水层相比,O2产生量多的主要生物学原因是______

(3)该北滥带湖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

(4)该湖泊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464J/(cm2•a),被分解者分解了13J/(cm2•a),未被第二营养级利用的多达293J/(cm2•a),那么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由此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题图中分析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溶氧,另外对于水生生态系统,还应有光.(2)夏天温度变化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是斜温层,产氧量人于冬天的原因是:光照较强,温度较适宜,表水层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产生O2多.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该湖泊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464J/(cm2•a),被分解者分解了13J/(cm2•a),未被第二营养级利用的多达293J/(cm2•a),那么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00%≈3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光、温度、O2 

(2)斜温  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光照较强,温度较适宜,光合作用强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34%    逐级递减

解析

解:(1)从题图中分析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溶氧,另外对于水生生态系统,还应有光.(2)夏天温度变化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是斜温层,产氧量人于冬天的原因是:光照较强,温度较适宜,表水层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产生O2多.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该湖泊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464J/(cm2•a),被分解者分解了13J/(cm2•a),未被第二营养级利用的多达293J/(cm2•a),那么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00%≈3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光、温度、O2 

(2)斜温  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光照较强,温度较适宜,光合作用强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34%    逐级递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管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产者

出生率

死亡率

随机取样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解析

解:(1)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都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种群密度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受到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间接影响.

(3)用样方法做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以减少误差和主观因素影响.

(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2)出生率、死亡率  

(3)随机取样  

(4)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个沼泽以网茅属植物和藻类为其主要的自养生物,如图是这个沼泽每年每平方米能量流动的数据(单位:千焦),图中数据支持下面的哪一种说法?(  )

A网茅属植物大约固定了入射到它们那里的太阳能的2%

B网茅属植物体内积累的能量为每年每平方米144898千焦

C藻类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方面比网茅属植物效率更高

D大约40%的太阳入射能量被反射了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如图所示太阳能总量为2514000,网茅属植物固定的能量为144898,所以网茅属植物大约固定了入射到它们那里的太阳能的 144898÷2514000=5.8%,A错误;

B、图示 网茅属植物体固定的能量为每年每平方米144898千焦,其中有117299千焦呼吸散失了,还有流入初级消费者、分解者分解等,所以网茅属植物体内每年每平方米积累的能量远小于144898千焦,B错误; 

C、藻类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的比例为1-754÷7542=90%,网茅属植物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的比例为1-117299÷144898=19%,所以藻类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方面比网茅属植物效率更高,C正确;

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占太阳能总量的比例为(144898+7542)÷2514000=6.1%,所以大约93.1%的太阳入射能量被反射了,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多于6个,其原因是(  )

A环境资源有限

B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C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流失

DABC 3项均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生态系统的能量随营养级升高而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流经6个营养级后所剩下的能量不足以再维持一个种群生存的最小需要量,所以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6个,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

B能量作为动力,流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

C生态系统中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不能循环往复,A正确;

B、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直接往复循环动力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到20%之间,B正确;

C、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没有先后之分,C错误;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不可分割,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发生正在由裸岩向森林演替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在原核生物中也有可能进行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D如果X1、X2、X3的数值代表流入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那么X3能量值是X1能量值的10%~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X1过程为光合作用,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完成,少数生物如蓝藻等原核生物也可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在次生演替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因为生产者会有一部分未被利用的,B错误;

C、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只有一部分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C错误;

D、如果X1、X2、X3的数值代表流入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那么X3能量值是X1能量值的1%~4%,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图1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沼气池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系统的______原理来设计的.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的原因有______ 和______

(2)图1中的“基石”是______.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______kg.

(3)图2中进料口下端开口位于沼液层的目的是______.独立的沼气池______(能、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以沼气池为核心的自净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主要根据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减少了秸秆的焚烧;二是减少了动物粪便的污染,减少了化肥的使用等.

(2)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故图1中的“基石”是水稻、大豆.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的总质量=3÷10%=30kg.

(3)图2中进料口下端开口位于沼液层的目的是保持沼气池中无氧的环境.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独立的沼气池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成分,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

(1)物质循环再生   减少了动物粪便的污染、减少了秸秆的焚烧、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2)水稻、大豆           30

(3)保持沼气池中无氧的环境     不能     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成分

解析

解:(1)以沼气池为核心的自净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主要根据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减少了秸秆的焚烧;二是减少了动物粪便的污染,减少了化肥的使用等.

(2)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故图1中的“基石”是水稻、大豆.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的总质量=3÷10%=30kg.

(3)图2中进料口下端开口位于沼液层的目的是保持沼气池中无氧的环境.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独立的沼气池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成分,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

(1)物质循环再生   减少了动物粪便的污染、减少了秸秆的焚烧、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2)水稻、大豆           30

(3)保持沼气池中无氧的环境     不能     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成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1=A2+C2+D2

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

D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A2+B2+C2+D2,A错误;

B、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100%=×100%,B错误;

C、从能量流动图解中可以看出,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被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还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所以W1=A1+B1+C1+D1,C正确;

D、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大于D1或(A2+B2+C2+D2),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下图所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b、c、d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则a>b+c

B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兴奋在a→c一定是以电信号传导的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基因型为Aa的小鼠产生异常配子aa可能是d过程出现差错

D若该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则b→c过程一定发生在核糖体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a、b、c、d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则a>b+c,A正确;

B、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兴奋在a→c是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导的,B错误;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基因型为Aa的小鼠产生异常配子aa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出现差错,即d过程出现差错,C正确;

D、若该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则b→c表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B碳在生物界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

C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内要通过生产者

D碳从生物体内去到无机环境只能通过呼吸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碳循环在整个生物圈进行循环,具有全球性,A正确;

B、碳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B正确;

C、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以CO2形式进入生产者合成有机物,C正确;

D、通过细胞呼吸、燃烧而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生物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表示大气中C02,则碳循环不包括f→b途径

B若f表示大气中的N2,则a→f过程不存在

C若f表示无机环境中的NH3,则a→f过程一般不存在,而硝化细菌在f→a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D若f表示大气中的S0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b→f过程的加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已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f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d、e为消费者.若f表示大气中C02,则碳循环不包括f( C02 )→b(分解者 )途径,A正确;

B、若f表示大气中的N2,则f→a过程表示某些生产者的固氮作用,而生产者不能将N元素以N2 形式返回大气,所以a→f过程不存在,B正确;

C、若f表示无机环境中的NH3,f→a代表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而硝化细菌不能将含氮的物质分解为氨,故a→f过程不存在,C正确;

D、若f表示大气中的SO2,则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不是分解者的b→f过程的加剧,而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如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生态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______(过程)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2)从表格数据看出,湿地生态系统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原因是______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

Ⅱ、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图.

(1)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______价值,它与泥鳅之间存在______,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2)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

(3)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有机碳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无机碳固定下来.

(2)由表中数据可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土壤中储存的碳最多,这样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原因是北方气温低,土壤微生物代谢能力弱,分解有机物少.

Ⅱ(1)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乌鱼的药用意义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由题干信息可知,乌鱼与泥鳅之间是捕食关系,二者是两个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

(2)水蚤和泥鳅之间不仅是捕食关系,还存在竞争关系.

(3)小球藻吸收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

故答案为:

Ⅰ(1)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能将大量的碳储存在土壤中,有利于减少大气中CO2含量

(3)北方气温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

Ⅱ(1)直接    生殖隔离

(2)捕食和竞争

(3)

解析

解:Ⅰ(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有机碳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无机碳固定下来.

(2)由表中数据可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土壤中储存的碳最多,这样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原因是北方气温低,土壤微生物代谢能力弱,分解有机物少.

Ⅱ(1)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乌鱼的药用意义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由题干信息可知,乌鱼与泥鳅之间是捕食关系,二者是两个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

(2)水蚤和泥鳅之间不仅是捕食关系,还存在竞争关系.

(3)小球藻吸收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

故答案为:

Ⅰ(1)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能将大量的碳储存在土壤中,有利于减少大气中CO2含量

(3)北方气温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

Ⅱ(1)直接    生殖隔离

(2)捕食和竞争

(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第三营养级蛙、蜥蜴和鸟的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蛇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的数量.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东城区期末)如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B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D图中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据图分析可知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A正确;

B、图中c(净光合作用量)=a(总光合作用量)-b,c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B正确;

C、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h为蚕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C正确;

D、图中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环境的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