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图解(图中数字代表某时期的能量数值,单位是KJ).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同一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

C甲→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低于乙→丙

D该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离不开信息传递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故A正确;

B、同一营养级生物之间会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而展开竞争,故B正确;

C、图中甲→乙的能量传递效率=200/1300×100%=15.4%,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20/200×100%=10%,故C错误;

D、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离不开信息传递,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D能量金字塔顶端的营养级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能量最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正确;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B正确;

C、信息传递可维持生物数量的平衡,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C正确;

D、能量金字塔顶端的营养级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B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全部能量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内的能量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散失的热量和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A错误;

BC、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被草食动物摄食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B错误,C正确;

D、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表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A→B→C(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针对此图有关计算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125

B“?”处数值是59.5

CB呼吸消耗的能量是19

D能量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A、由题干已知,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所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150000-149875=125百万千焦,A正确;

B、由表格数据计算“?”=125-65.5=59.5百万千焦,B正确;

C、B的呼吸消耗量是14.0-5=9.0百万千焦,C错误;

D、能量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2÷14.0×100%=14.3%,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碳在大气圈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间的流动形式是(  )

A碳酸盐

B单质碳

CCO2

D含碳有机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大气圈中的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生产者可利用大气中的CO2合成有机物,生产者又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重新释放到大气圈中.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某生态学家研究一花生实验田的能量流动情况,实验期间收获所有花生植株中葡萄糖量为300kg,实验期间花生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100kg,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已知1kg葡萄糖含有能量1.6×104kJ),分析选项,正确的是(  )

A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模型中a表示花生种群的同化量

C实验期间输入花生种群的能量为6.4×106kJ

D实验期间花生种群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为1.6×105kJ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和题图分析,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数学模型,A正确;

B、图中a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错误;

C、实验期间输入花生种群的能量为(300+100)×1.6×104kJ=6.4×106kJ,C正确;

D、实验期间花生种群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小于1.6×105kJ,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到的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能量传递效率不到10%

B全部食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在某些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也可以是倒立的

D若在该草原上牧羊,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最好把羊群的数量控制在该草原的K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第一次传递率为:×100%=6%;第二次成都为×100%=8%,能量传递效率不到10%,A正确;

 B、全部食草动物属于不同种生物,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

 C、此能量金字塔是各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成正金字塔型,C错误;

 D、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最好把羊群的数量控制在该草原的值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快,可实现持续发展,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表示除分解者外有5个物种(U、V、W、X、Y)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表叙述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由于生产者是能量流动的起点,因此可以确定图中V为生产者;直接或只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动物称为草食动物,图中只有U符合;图中Y既吃植物V,又吃动物U,因此属于杂食动物;而W和X都只以动物为食,因此属于肉食动物.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依存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会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物质做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A正确;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B错误;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依存,同时进行,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最终会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_____ kg.

(3)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______

(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D表示生产者,F表示初级消费者,E表示次级消费者,B表示三级消费者,所以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为:D→F→E→B.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10000×20%×20%×20%=80kg.

(3)温室效应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短时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造成的.

(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D,即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D→F→E→B          

(2)能量流动  80

(3)产生温室效应

(4)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

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D表示生产者,F表示初级消费者,E表示次级消费者,B表示三级消费者,所以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为:D→F→E→B.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10000×20%×20%×20%=80kg.

(3)温室效应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短时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造成的.

(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D,即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D→F→E→B          

(2)能量流动  80

(3)产生温室效应

(4)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

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故A选项正确;

B、鱼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故B选项正确;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但不能从鱼流向植物,故C选项错误;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植物无法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和氧气,则鱼和植物将会死亡,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态系统中,C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开始于(  )

ACO2在生物体内的扩散作用

B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光合作用

C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

D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CO2在生物体内的扩散作用,属于生物体内的一个小环节,A错误; 

B、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起点,B正确;

C、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属于生物体内的捕食环节,C错误; 

D、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属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环节,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正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是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

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鸟和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鸟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B错误;

C、已知能量传递效率为10%,如果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C错误;

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0.5A÷10%÷10%+0.5A÷10%=55A,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m×

D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不循环的,B错误;

C、由于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所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m×,C正确;

D、将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生态农庄能量流动模式图,①~⑥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农庄稳态的维持主要取决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与人无关

B增大输入能量①可增加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以提高该系统输出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DC代表该农庄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有C构成一个种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该生态农庄稳态的维持主要取决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量,与人的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A错误;

B、增大输入能量①可增加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因而能提高该系统输出的能量,B正确;

C、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C错误;

D、C代表该农庄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但可以是不同种生物,所以所有C可构成多个种群,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环境的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