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 共808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图甲、乙)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
选料→冲洗→压榨过滤→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
(1)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提取______(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3)流程图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__(填“前”或“后”)进行的.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______酶.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
(5)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乳酸菌______(能、不能)将乳酸分解CO2和水.
正确答案
解:(1)图甲是蒸馏装置,应是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流程图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后进行的,以减少杂菌污染.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因此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碳源、氮源.
(5)酒精和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乳酸菌不能将乳酸分解CO2和水.
故答案为:
(1)玫瑰精油
(2)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洗去浮尘 后 果胶
(4)选择 碳源、氮源
(5)重铬酸钾 不能 不能
解析
解:(1)图甲是蒸馏装置,应是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流程图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后进行的,以减少杂菌污染.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因此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碳源、氮源.
(5)酒精和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乳酸菌不能将乳酸分解CO2和水.
故答案为:
(1)玫瑰精油
(2)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洗去浮尘 后 果胶
(4)选择 碳源、氮源
(5)重铬酸钾 不能 不能
在生物世界,微生物虽然显得过于微小,但在自然界却作用非凡,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更是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葡萄、梨、苹果等水果制作果酒时,其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是______;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2)如图代表该发酵装置,如果发酵后期,通气口的开关被打开,一段时间后果酒变酸,这是由于______ 在______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
正确答案
解:(1)利用苹果、梨、葡萄等水果制作果酒时,其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是酵母菌;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
(2)图1代表该发酵装置,如果发酵后期,通气口的开关被打开,一段时间后果酒变酸,这是由于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无氧/密封/密闭
(2)酒精 醋酸菌
解析
解:(1)利用苹果、梨、葡萄等水果制作果酒时,其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是酵母菌;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
(2)图1代表该发酵装置,如果发酵后期,通气口的开关被打开,一段时间后果酒变酸,这是由于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无氧/密封/密闭
(2)酒精 醋酸菌
(2015秋•衡水校级月考)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果要获得优质野生酵母菌最好在葡萄园的土壤中采样,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______.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接种时升高温度到______,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______.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 是______.
(2)腐乳的制作:
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______.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填“减少”或“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 30-35℃,由于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发酵时需要持续通入氧气.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会增加,因此果酒发酵装置内不要装满,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隙.
③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酒精转化成醋酸,因此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2)①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②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转化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与豆腐相比腐乳中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容易吸收.
(3)酸奶制作的原理是乳酸发酵,乳酸菌是细菌,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形成酸奶.
故答案为:
(1)①18~25℃醋酸菌 30~35℃
②防止发酵液溢出
③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2)①毛霉
②增多
(3)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解析
解:(1)①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 30-35℃,由于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发酵时需要持续通入氧气.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会增加,因此果酒发酵装置内不要装满,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隙.
③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酒精转化成醋酸,因此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2)①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②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转化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与豆腐相比腐乳中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容易吸收.
(3)酸奶制作的原理是乳酸发酵,乳酸菌是细菌,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形成酸奶.
故答案为:
(1)①18~25℃醋酸菌 30~35℃
②防止发酵液溢出
③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2)①毛霉
②增多
(3)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______菌分解葡萄糖生成______,该物质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葡萄为酵母菌提供水、______、______、______等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
(2)葡萄除梗应在冲洗后完成,原因是______.
(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______和______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由于酵母菌能在缺氧、______的发酵液生长繁殖,而其它微生物不能,所以果酒制作过程不需严格灭菌.
(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______,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正确答案
解:(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该物质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葡萄为酵母菌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
(2)葡萄除梗应在冲洗后完成,这样可以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温度和通入氧气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由于酵母菌能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生长繁殖,而其它微生物不能,所以果酒制作过程不需严格灭菌.
(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容器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故答案为:
(1)酵母 丙酮酸 无机盐 碳源 氮源
(2)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温度 通入氧气 酸性
(4)发酵容器密闭不严
解析
解:(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该物质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葡萄为酵母菌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
(2)葡萄除梗应在冲洗后完成,这样可以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温度和通入氧气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由于酵母菌能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生长繁殖,而其它微生物不能,所以果酒制作过程不需严格灭菌.
(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容器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故答案为:
(1)酵母 丙酮酸 无机盐 碳源 氮源
(2)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温度 通入氧气 酸性
(4)发酵容器密闭不严
(2015•四川二模)某厂对苹果进行深加工的菌种得由筛选及生产流程如图甲所示.
〔l)苹果压榨过程中加入______酶可提高榨汁率;图甲中发酵罐I进行的代谢反应式为______;发酵罐Ⅱ需接______种菌,与发酵罐I相比,需要不断通入______.
(2)图乙表示发酵罐I、Ⅱ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曲线______代表酒精的变化.可用试剂______检测酒精的有无.
(3)为获得用于生产的理想的酵母菌种,需向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进行选择培养,培养时平板须倒置,可防止______;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l)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苹果压榨过程中加入果胶酶可提高榨汁率;酵母菌可进行酒精发酵,因此图甲中发酵罐I进行的代谢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因此发酵罐Ⅱ需接种醋酸菌,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与发酵罐I相比,需要不断通入氧气.
(2)酵罐I中主要物质是酒精,其产量是先增多,然后保持相对稳定,最后减少,因此图中曲线②代表酒精的变化.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由图可知,理想的酵母菌种能耐受乙醇和酸,因此要得用于生产的理想的酵母菌种,需向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和酸进行选择培养,培养时平板须倒置,可防止培养基表面冷凝水过多而造成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培养过程中两个或多个细胞可能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
故答案为:
(1)果胶 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醋酸 氧气
(2)②酸性重铬酸钾
(3)酒精和酸 培养基表面冷凝水过多而造成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培养过程中两个或多个细胞可能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
解析
解:〔l)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苹果压榨过程中加入果胶酶可提高榨汁率;酵母菌可进行酒精发酵,因此图甲中发酵罐I进行的代谢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因此发酵罐Ⅱ需接种醋酸菌,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与发酵罐I相比,需要不断通入氧气.
(2)酵罐I中主要物质是酒精,其产量是先增多,然后保持相对稳定,最后减少,因此图中曲线②代表酒精的变化.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由图可知,理想的酵母菌种能耐受乙醇和酸,因此要得用于生产的理想的酵母菌种,需向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和酸进行选择培养,培养时平板须倒置,可防止培养基表面冷凝水过多而造成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培养过程中两个或多个细胞可能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
故答案为:
(1)果胶 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醋酸 氧气
(2)②酸性重铬酸钾
(3)酒精和酸 培养基表面冷凝水过多而造成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培养过程中两个或多个细胞可能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
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_.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______.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反应式:______.
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的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
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故答案为: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C2H5OH+O2CH3COOH+H2O
C6H12O62C3H6O3+能量
解析
解: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
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故答案为: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C2H5OH+O2CH3COOH+H2O
C6H12O62C3H6O3+能量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如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甲乙中均为灭菌后的葡萄汁溶液,请分析回答:
(1)甲装置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每隔12小时左右______.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2)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其代谢类型是______.
写出该生物代谢产生酒精的反应式:______,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______.
(3)如果用甲装置制作果醋,则对装置的主要改进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CO2,NaHCO3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而乙装置果酒制作过程中能够产生CO2气体,所以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过程中可能就会有杂菌进入,因此甲装置既能及时吸收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酿酒是利用的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发酵瓶留有1/3的空间,目的是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酿醋是利用的醋酸菌,而醋酸菌属于需氧型生物,因此用甲装置来制作果醋时需要加通气的装置.
故答案为:
(1)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将瓶盖拧松一次
既能及时吸收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需要加通气的装置,因为醋酸杆菌是需氧型生物
解析
解:(1)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CO2,NaHCO3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而乙装置果酒制作过程中能够产生CO2气体,所以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过程中可能就会有杂菌进入,因此甲装置既能及时吸收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酿酒是利用的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发酵瓶留有1/3的空间,目的是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酿醋是利用的醋酸菌,而醋酸菌属于需氧型生物,因此用甲装置来制作果醋时需要加通气的装置.
故答案为:
(1)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将瓶盖拧松一次
既能及时吸收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需要加通气的装置,因为醋酸杆菌是需氧型生物
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甲、乙)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提取______(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丙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__(填“前”或“后”)进行的;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______酶.
(4)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正确答案
解:(1)图甲是蒸馏装置,应是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橘皮精油提取用压榨法,胡萝卜素提取用萃取法.
(2)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让酵母菌进行繁殖,然后关闭可以发酵产生酒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除去果柄应在冲洗之后,以防止被微生物污染;为了提高出汁率应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同时还可以提高澄清度.
(4)作为培养基要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如果出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的产生;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因为是厌氧条件而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此时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故答案为:
(1)玫瑰精油
(2)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后 果胶
(4)碳源、氮源 重铬酸钾 不能
解析
解:(1)图甲是蒸馏装置,应是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橘皮精油提取用压榨法,胡萝卜素提取用萃取法.
(2)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让酵母菌进行繁殖,然后关闭可以发酵产生酒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除去果柄应在冲洗之后,以防止被微生物污染;为了提高出汁率应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同时还可以提高澄清度.
(4)作为培养基要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如果出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的产生;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因为是厌氧条件而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此时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故答案为:
(1)玫瑰精油
(2)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后 果胶
(4)碳源、氮源 重铬酸钾 不能
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
(1)很多家庭都会酿酒.
①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__.
②冷却到30℃后才能加药酒的原因是______.
③如果时常开坛盖舀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_____.
(2)中国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__.
(3)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利用热力,将米的大淀粉团膨胀,拉断,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高温加热,杀灭其他杂菌以便于霉菌的利用.
②将水解后的淀粉冷却是为了避免因温度过高将酵母菌杀死,影响下一步的乙醇发酵.
③时常开坛盖舀酒,使氧气充足,在酒的表面会有大量醋酸菌繁殖,醋酸菌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2)豆腐的发酵中参与的微生物很多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将豆腐中的营养基质如蛋白质、脂肪等分解,豆腐相当于培养基.
(3)泡菜的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细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制造无氧环境.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①杀灭其他杂菌,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
②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
③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2)毛霉 培养基
(3)乳酸菌 制造缺氧环境 出现玫瑰红色
解析
解:(1)①利用热力,将米的大淀粉团膨胀,拉断,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高温加热,杀灭其他杂菌以便于霉菌的利用.
②将水解后的淀粉冷却是为了避免因温度过高将酵母菌杀死,影响下一步的乙醇发酵.
③时常开坛盖舀酒,使氧气充足,在酒的表面会有大量醋酸菌繁殖,醋酸菌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2)豆腐的发酵中参与的微生物很多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将豆腐中的营养基质如蛋白质、脂肪等分解,豆腐相当于培养基.
(3)泡菜的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细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制造无氧环境.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①杀灭其他杂菌,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
②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
③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2)毛霉 培养基
(3)乳酸菌 制造缺氧环境 出现玫瑰红色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______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______的发酵条件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化学试剂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却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
(4)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兼性厌氧 C6H12O62C2H5OH+2CO2
(2)18~25℃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色素 缺氧、呈酸性
(3)特别敏感 乙醛 醋酸
(4)重铬酸钾 灰绿
解析
解:(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却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
(4)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兼性厌氧 C6H12O62C2H5OH+2CO2
(2)18~25℃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色素 缺氧、呈酸性
(3)特别敏感 乙醛 醋酸
(4)重铬酸钾 灰绿
【选做部分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是①制备HS固’体培养基;②______;③______;④培养;⑤移栽;⑥栽培.移栽前应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进行壮苗.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在______、呈酸性的发酵液中,该菌种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研究发现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有抑菌作用: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______来确定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4)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正确答案
解:(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把离体的组织器官(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接种、培养脱分化成愈伤组织,经再分化为胚状体,再培养成幼苗,移栽、栽培.移栽过程中经炼苗处理.
(2)葡萄酒自然酿制过程中,利用附着在葡萄表面上野生型的酵母菌,能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培养发酵.
(3)乳酸菌抑菌效果好坏,取决于乳酸菌形成的菌落周围多远的直径范围内没有其他微生物存在.
(4)纤维素分解菌的纯化通常在培养基中只含有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加入刚果红染液然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把菌种接种到鉴别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后,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根据透明圈大小确定分解能力强弱,透明圈大的分解能力强.
故答案为:(1)外植体消毒 接种
(2)酵母菌 缺氧
(3)直径(4)刚果红染液 涂布平板 透明圈大
解析
解:(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把离体的组织器官(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接种、培养脱分化成愈伤组织,经再分化为胚状体,再培养成幼苗,移栽、栽培.移栽过程中经炼苗处理.
(2)葡萄酒自然酿制过程中,利用附着在葡萄表面上野生型的酵母菌,能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培养发酵.
(3)乳酸菌抑菌效果好坏,取决于乳酸菌形成的菌落周围多远的直径范围内没有其他微生物存在.
(4)纤维素分解菌的纯化通常在培养基中只含有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加入刚果红染液然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把菌种接种到鉴别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后,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根据透明圈大小确定分解能力强弱,透明圈大的分解能力强.
故答案为:(1)外植体消毒 接种
(2)酵母菌 缺氧
(3)直径(4)刚果红染液 涂布平板 透明圈大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
(4)将葡萄加工成果汁时,为提高果汁的产量和品质,应加入适量的______酶,该酶能破坏植物细胞的______(填细胞结构).
(5)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正确答案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它们能催化果胶的分解,瓦解植物细胞壁,因此将葡萄加工成果汁时,为提高果汁的产量和品质,应加入适量的果胶酶.
(5)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盐的用量 12
(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果胶 细胞壁
(5)重氮化
解析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它们能催化果胶的分解,瓦解植物细胞壁,因此将葡萄加工成果汁时,为提高果汁的产量和品质,应加入适量的果胶酶.
(5)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盐的用量 12
(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果胶 细胞壁
(5)重氮化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上图所示两发酵瓶中装入等量的葡萄汁,其中装置______更适用于果酒制作,果酒制作中发酵旺盛期______产量很大,需进行定期排气.果酒发酵是否成功可用重铬酸钾对发酵产物______进行检验确认.
(2)对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适用于玫瑰油、薄荷油等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挥发性强的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为______,在提取过程中,加入______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
(3)微生物培养时,如果想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后期进行菌落统计时,除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还可用______法培养细菌进行间接活菌计数.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了______等无机营养,为植物细胞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无机盐.
正确答案
解:(1)装置1可以用来进行醋酸菌的发酵,装置2可以用来进行葡萄酒的发酵.因此在上图所示两发酵瓶中装入等量的葡萄汁,其中装置2更适用于果酒制作,果酒制作中发酵旺盛期CO2产量很大,需进行定期排气.果酒发酵是否成功可用重铬酸钾对发酵产物酒精进行检验确认,酸性的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对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玫瑰油、薄荷油等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挥发性强的芳香油的提取,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
(3)金黄色葡萄球能够生活在高渗环境下,所以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对细菌的分离可用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对细菌的计数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无机营养为植物细胞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
(1)2 CO2 酒精
(2)水蒸气蒸馏法 无水硫酸钠
(3)高浓度的食盐 稀释涂布平板
(4)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解析
解:(1)装置1可以用来进行醋酸菌的发酵,装置2可以用来进行葡萄酒的发酵.因此在上图所示两发酵瓶中装入等量的葡萄汁,其中装置2更适用于果酒制作,果酒制作中发酵旺盛期CO2产量很大,需进行定期排气.果酒发酵是否成功可用重铬酸钾对发酵产物酒精进行检验确认,酸性的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对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玫瑰油、薄荷油等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挥发性强的芳香油的提取,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
(3)金黄色葡萄球能够生活在高渗环境下,所以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对细菌的分离可用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对细菌的计数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无机营养为植物细胞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
(1)2 CO2 酒精
(2)水蒸气蒸馏法 无水硫酸钠
(3)高浓度的食盐 稀释涂布平板
(4)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葡萄收获的季节性较强,并且不易运输,易腐烂变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将其加工制作成果汁、果酒、果醋等.下面是简单的生产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够提高葡萄的出汁率并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其原因是______.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在控制好温度和pH值的基础上还需要控制好______.
(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来自于______的酵母菌.若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青霉菌的土壤中分离出较纯的酵母菌,最简便的方法是在______条件下选择培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酵母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3)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______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
(4)某同学用葡萄制作的葡萄酒带有明显的酸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2)酵母菌繁殖最适温度是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却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分离纯化酵母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4)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使得就变酸.
故答案为:(1)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以及胞间层 酶的用量
(2)附着葡萄皮上的野生型 无氧 稀释涂布平板法 18-25℃,重铬酸钾 灰绿色
(3)糖 乙醛
(4)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
解析
解:(1)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2)酵母菌繁殖最适温度是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却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分离纯化酵母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4)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使得就变酸.
故答案为:(1)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以及胞间层 酶的用量
(2)附着葡萄皮上的野生型 无氧 稀释涂布平板法 18-25℃,重铬酸钾 灰绿色
(3)糖 乙醛
(4)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
(2015秋•鞍山校级期末)柑橘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柑橘产量居百果之首,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饮料,还可以提取橘皮精油.请回答下列与之有关的问题:
(1)下面是柑橘果醋的生产工艺.
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定期“放气”,原因是______.进行醋酸发酵时需要通过充气口“充气”,原因是______
(2)温度是菌种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不考虑图中的低温发酵,一般酒精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
(3)南方某柑橘汁加工厂为解决本厂生产中果肉出汁率低,耗时长,榨取的果汁混浊、粘度高、容易发生沉淀等问题,可在生产上使用______处理,为提高此物质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技术是______.
(4)橘皮精油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植物芳香油的种类之一,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______.为了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和5%的______,并调节pH.经压榨处理后得到的是糊状液体,为去除其中的固体物获得乳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果酒发酵时需定期“放气”.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因此进行醋酸发酵时需通过充气口“充气”.
(2)温度是菌种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不考虑图中的低温发酵,一般酒精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3)榨取的果汁混浊、粘度高、容易发生沉淀等问题,可在生产上使用果胶酶处理,为提高此物质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技术是固定化技术.
(4)橘皮精油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植物芳香油的种类之一,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压榨法.为了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经压榨处理后得到的是糊状液体,为去除其中的固体物获得乳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故答案为:
(1)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 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
(2)18~25℃30~35℃
(3)果胶酶 固定化技术
(4)压榨法 NaHCO3 Na2SO4 过滤
解析
解:(1)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果酒发酵时需定期“放气”.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因此进行醋酸发酵时需通过充气口“充气”.
(2)温度是菌种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不考虑图中的低温发酵,一般酒精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3)榨取的果汁混浊、粘度高、容易发生沉淀等问题,可在生产上使用果胶酶处理,为提高此物质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技术是固定化技术.
(4)橘皮精油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植物芳香油的种类之一,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压榨法.为了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经压榨处理后得到的是糊状液体,为去除其中的固体物获得乳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故答案为:
(1)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 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
(2)18~25℃30~35℃
(3)果胶酶 固定化技术
(4)压榨法 NaHCO3 Na2SO4 过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