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列
- 共2612题
设函数在
上的最大值为
(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证:对任何正整数n (n≥2),都有成立;
(3)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Sn,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
成立。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
当时,由
知
或
,
当时,则
,
时,
,
在
上单调递减,
所以
当时,
,
时,
,
时,
,
∴在
处取得最大值,即
综上所述, (
)。
(2)当时,欲证
,只需证明
∵
,
所以,.
所以,当时,都有
成立。
(3)当时,结论显然成立;
当时,由(II)知
。
所以,对任意正整数,都有
成立。
知识点
在数列{}中,
,并且对任意
都有
成立,令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解:(1)当n=1时,,当
时,由
得
所以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3,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知识点
设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若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若
,试比较
与
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方法一: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
又,则
,
故.
方法二:,则
得
.
(2)方法一:由已知可得,
相加得,
又,则
,得
则,故
.
方法二:设,
,则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由题意得,且
则,故
.
知识点
已知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满足:a2005+a2006>0,a2005·a2006<0,则使前项S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题意知:等差数列中,从第1项到第2005项是正数,且从第2006项开始为负数,S4010=2005(a1+a4010)=2005(a2005+a2006)>0,
, 故n的最大值为4010.
另解:由题意可得:等差数列中,从第1项到第2005项是正数,且从第2006项开始是负数,则所有的正项的和为Sn的最大值,即当n=2005时,取得最大值,显然Sn是关于n的缺常数项的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下,所以第2005项离对称轴最近,故其对称轴介于2005到2005.5之间,又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是(0,0),则设另一个交点(x,0),x应介于4010到4011之间.所以使Sn>0的最大自然数是4010,故选B.
知识点
如图,过点P(1,0)作曲线C: 的切线,切点为
,设
点在x轴上的投影是点
;又过点
作曲线C的切线,切点为
,设
在x轴上的投影是
;…;依此下去,得到一系列点
,
,…,
,…,设点
的横坐标为
.
(1)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用
的代数式表示)
(2)求证:
(3)求证:(注: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若切点是
,则
切线方程为.
当n=1时,切线过点(1,0),即,得
当n>1时,切线过点,即
,解得
.
数列
是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故所求通项 .
(2) 由(1)知
(3)设,则
,
两式相减得,
. 故
.
知识点
在等差数列中,
,则
的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
,则
。
知识点
设 圆
与
轴正半轴的交点为
,与曲线
的交点为
,直线
与
轴的交点为
.
(1)用表示
和
(2)若数列满足
(i)求常数的值,使得数列
成等比数列;
(ii)比较与
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与圆
交于点
,则
,即
.由题可知,点
的坐标为
,从而直线
的方程为
,由点
在直线
上得
,将
,
代入,
得 ,
即
-----------4分
(2)由知,
为等比数列,由
,
知,公比为4,故
,所以
-----------5分
(i)
令得
由等式
对于任意成立,得
解得
或
-----------8分
故当时,数列
成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当时,数列
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9分
(ii)由(i)知,当
时,
;当
时,
事实上,令
,则
故
是增函数,所以
,即
即 . -----------14分
知识点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已知
,
。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
项和为
,求不等式
的解集。
正确答案
(1)an=2n-12
(2){1,2,3}
解析
(1),又
,∴
∴
(2)①
2Tn=②
①②得:
∴
故 不等式可化为
,即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3}
知识点
某地决定重新选址建设新城区,同时对旧城区进行拆除.已知旧城区的住房总面积为,每年拆除的数量相同;新城区计划第一年建设住房面积
,前四年每年以
的增长率建设新住房,从第五年开始,每年都比上一年增加
.设第
)年新城区的住房总面积为
,该地的住房总面积为
。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每年拆除,比较
与
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设第年新城区的住房建设面积为
,则当
时,
当时,
.
所以, 当时,
当时,
故
(2)时,
,
,显然有
时,
,
,此时
.
时,
,
.
所以,时,
;
时,
.
时,显然
故当时,
;当
时,
.
知识点
已知为等差数列,且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
项和
;
(2)若数列满足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当
时,证明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解:(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为 ,则
,解得
∴
(2)解:∵ ①
∴
②
①-②得:
∴, 又
, ∴
.
∴当时,
知识点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若矩阵
所对应的变换
把直线
变换为它自身。
(1)求矩阵A;
(2)求矩阵A的逆矩阵。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法一:设为直线
上任意一点其在
的作用下变为
则 --------------------3 分
代入得:
其与
完全一样得
则矩阵 ---------------------------------5分
法二:在直线上任取两点(2、1)和(3、3), ---------------1分
则,即得点
,
,
即得点, ------------------------------------------------3 分
将和
分别代入
得
则矩阵
, ---------5 分
(2)因为,所以矩阵M的逆矩阵为
, -------------7分
知识点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
项和为
,且
,
,数列
,
,
,……,
是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2)若,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当
即,
又
故数列是等差数列.且
;
(2)∵
∴
先求数列的前
项和
.
∵
.
知识点
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
,则
等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选D.
知识点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组数: 1,1,2,3,5,8,13, 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他前而两个数的和,该数列是一个非常美丽、和谐的数列,有很多奇妙的属性,比如: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越逼近黄金分割0.6180339887 ,人们称该数列{an}为“斐波那契数列”,若把该数列{an}的每一项除以4所得的余数按相对应的顺序组成新数列{bn},在数列{bn}中第2014项的值是_______]
正确答案
3
解析
写出前几项数列的数,可以找出规律.依题意可得新数列{bn}分别是1,1,2,3,1,0,1,1,2,3,1, 。所以是以6为周期的一列数.由2014除以6余4.所以.
知识点
已知函数
(1)求处的切线方程;
(2)若不等式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3)数列,数列
满足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
,切点是
,
所以切线方程为,即
, -----------------3分
(2)(法一),
1当时,
,
,
单调递增,
显然当时,
,
不恒成立, -------------------4分
2当时,
,
,
单调递增,
,
,
单调递减, -----------------------------6分
,
,
所以不等式恒成立时,
的取值范围
--------------------8分
(法二)所以不等式
恒成立,等价于
,
令,则
,
当时,
,
单调递减,
当时,
,
单调递增, ---------------------------------6分
,
。
所以不等式恒成立时,
的取值范围
, ---------------8分
(3) ,
,
,
, ---------------------10分
由(2)知,当时,
恒成立,即
,当且仅当
取等号。
,
,
……, ---------------------12分
,
令,
则,
,
,
, ---------------------------14分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