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共3243题
  •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共3243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侧面AB1的中心,F为棱A1D1的中点,试计算:

(1)

(2)求证EF⊥面AB1C;

(3)求ED1与面CD1所成角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以AB,AD,AA1的方向为x轴,y轴,z轴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互AO为坐标原点,A,B,C,D,A1,B1,C1,D1,E,F的坐标分别为(0,0,0),(4,0,0),(4,4,0),(0,4,0),(0,0,4),(4,0,4),(4,4,4),(0,4,4),(2,0,2),(0,2,4)

(1)=(-2,2,2),=(4,2,0)=-4

(2)∵=0,=0∴EF⊥AB1EF⊥B1C

从而EF⊥面AB1C

(3)=-(-2,4,2)面CD1的法向量可取=(0,4,0),设ED1与面CD1所成的角为θ

则sinθ===cosθ==

故所求角的余弦值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C=60°,PA=PC=2,PB=PD.

(Ⅰ)若O是AC与BD的交点,求证:PO⊥平面ABCD;

(Ⅱ)若点M是PD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D与CM所成角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证明:(Ⅰ)连接AC与BD交于点O,连OP.

∵PA=PC,PD=PB,且O是AC和BD的中点,

∴PO⊥AC,PO⊥BD

∴PO⊥平面ABCD.

(Ⅱ)取PA的中点N,连接MN,则MN∥AD,

则∠NMC就是所求的角,

根据题意得MN=1,NC=,PD=

所以,MC===

故cos∠NM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E,F分别是BC,DC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D1与EF所成角的大小.

正确答案

连接BC1、BD和DC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由AB=D1C1,AB∥D1C1,可知AD1∥BC1

在△BCD中,E,F分别是BC,DC的中点,所以,有EF∥BD,

所以∠DBC1就是异面直线AD1与EF所成角,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C1、BD和DC1是其三个面上的对角线,它们相等.

所以△DBC1是正三角形,∠DBC1=60°

故异面直线AD1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6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1)若AB=BC=CD=AD=AC=BD=2a,求EF的长;

(2)若AD=BC=2a,EF=a,求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

连接EC,ED.

∵AB=BC=AC=2a,

∴△ABC是等边三角形.

又AE=EB,∴CE⊥AB.

∴CE=a.

同理DE=a.

在△CED中,∵CE=ED=a,CF=FD=a,

∴EF==a;

(2)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M,连接EM,FM.

∵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EMBC,FMAD.

∴∠EMF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

又AD=BC=2a,

∴EM=FM=a.

在△EFM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EMF===-

∴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为CC1的中点.

(1)求证:AC1∥平面BDE;

(2)求异面直线A1E与BD所成角.

正确答案

(1)连结AC交BD于O,连接EO

因为平行四边形ABCD,

所以O为BD中点,E为CC1中点

所以OE为△AC1C中位线,

所以OE∥AC1-----------3

OE⊂面BDE

AC1⊄面BDE

AC1∥面BDE------------6

(2)因正四棱柱ABCD-A1B1C1D1

所以BD⊥A1A,又因BD⊥AC

A1A∩AC=AA1A⊂面A1AC C1

AC⊂面A1ACC1

所以BD⊥面A1ACC1----------------9

A1E⊂面A1ACC1

所以BD⊥A1E,

A1E与BD所成角为900----------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1,AA1=2,∠ACB=90°,M是A1B1的中点.

(1)求证:C1M⊥平面ABB1A1

(2)求异面直线A1B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1)证明:∵直三棱柱ABC-A1B1C1∴AA1⊥面A1B1C1

又C1M⊂A1B1C1∴C1M⊥AA1(2分)∵A1C1=B1C1=1,M是A1B1的中点∴C1M⊥A1B1(4分)

又AA1∩A1B1=A1∴C1M⊥平面ABB1A1(6分)

(2)设BC,BB1的中点分别为R、N连接RN,连接MN,则MN∥A1B,NR∥B1C

∴∠MNR是异面直线A1B与B1C所成角或其补角(9分)

设点P为AB的中点,连接MP,MR

在Rt△MPR中,MR==

在△MNR中,MN=A1B=,RN=B1C=,MR=

由余弦定理得:

cos∠MNR===-(11分)

∴异面直线A1B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1和B1B的中点.

(1)求直线AM和CN所成角的大小;

(2)若P为B1C1的中点,求证:B1D⊥平面PMN;

(3)求点A到平面PMN的距离.

正确答案

(1)如图,将AM平移到B1E,NC平移到B1F,则∠EB1F为直线AM与CN所成角或其补角

设边长为2,则B1E=B1F=,EF=

∴由余弦定理得cos∠EB1F=

即直线AM和CN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

(2)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MN∥A1B,NP∥C1B

∴MN∥平面A1C1B,NP∥平面A1C1B,MN∩NP=P

∴平面A1C1B∥平面MNP,

而B1D⊥平面A1C1B,

所以B1D⊥面PMN;

(3)S△MNP=,S△MNA=

设点A到平面PMN的距离为h

∴VA-MNP=VP-MNA

S△MNPh=S△MNA×1

∴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的侧面垂直于底面在棱上,的中点,二面角

(1)求的值;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正确答案

(1)。(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其中方法一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面角及线面夹角的定义,方法二的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问题.

解法一(几何法):(Ⅰ)作ME∥CD交CD于E,由已知中,∠ADC=∠BCD=90°,PA=PD=AD=2BC=2,N是AD的中点,可得BN⊥AD,结合侧面PAD垂直于底面ABCD,及面面垂直和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BN⊥NE,即∠DNE为二面角M-BN-C的平面角,由二面角M-BN-C为30°,可得∠DNE=30°,可求出DE= DP,进而得到所求的值。

(2)连接BE,由(Ⅰ)可知PE⊥平面BMN,即∠PBE为直线PB与平面BMN所成的角.连接PN,则PN⊥平面ABCD,从而PN⊥BN,解△PBE可得直线PB与平面MBN所成的角。解法二(向量法):(Ⅰ)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N-xyz,设PM=λPC(λ>0),求出面MBN的法向量,及面BNC的法向量,由二面角M-BN-C为30°,求出λ值,即可得到值。

(2)由上可知(,0,3)为面MBN的法向量,设直线PB与平面MBN所成的角为θ,求出PB的方向向量

PB,代入线面夹角公式sinθ,可得直线PB与平面MBN所成的角.

(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其中。设,则,于是……3分

 为面的法向量,则,又为面的法向量,由二面角,得

解得。……6分

(2)由(1)知,为面的法向量……8分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由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平面

求二面角的大小.

 

正确答案

45 度

平面平面

平面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中,

中,

所以角PCA为45度

即二面角的大小为45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α-l-β是120°的二面角,A、B两点在棱l上,AB=2,D在α内,三角形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在β内,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

(1)求三棱锥D-ABC的体积;

(2)求二面角D-AC-B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

正确答案

(1)过D向平面β作垂线,垂足为O,连接OA并延长至E,

∵AB⊥AD,OA为DA在平面β内的射影,

∴AB⊥OA,∴∠DAE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2分)

∴∠DAE=120°,∠DAO=60°,

∵AD=AB=2,∴Rt△ADO中,DO=ADsin6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AB=2.

∴S△ABC=×2×1=1,

又∵D到平面β的距离DO=

∴VD-ABC=×S△ABC×DO=.(4分)

(2)过O在β内作OM⊥AC于M,连接DM,则AC⊥DM,

∴∠DMO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6分)

在△DOA中,OA=2cos60°=1,且∠OAM=∠CAE=45°,

∴Rt△OAM中,OM=OAsin45°=

∴Rt△ODM中,tan∠DMO==

因此,∠DMO=arctan,即二面角D-AC-B的大小为arctan.(8分)

(3)在β内过C作AB的平行线交AE于F,

∴∠DCF(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  (10分)

∵AB⊥AF,AB⊥AD,CF∥AB,

∴CF⊥DF,结合∠CAE=45°,得△A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AF等于C到AB的距离,即为△ABC斜边上的高,

∴AF=CF=AB=1,

∴DF2=AD2+AF2-2AD•AF•cos120°=7,得DF=

在Rt△DCF中,tan∠DCF==,得∠DCF=arctan

即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为arctan.(12分)

下一知识点 :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