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量
- 共383题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加E.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
,温度为
。设外界大气压强为
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 S,且
,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求:在活塞 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A下降的高度。
34.【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2m的五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刻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3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d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周期为4s
B. t=4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e
C. t=5s时刻质点b到达最高点
D. 在3s<t<4s这段时间内质点c速度方向向上
E. 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为4m
(2)如图所示,ABC是三棱镜的一个截面,其折射率为n=1.5。现有一细束平行于截面的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的N点,AN=NB=2 cm,入射角的大小为i,且sini=0.75。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求:
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②此束光进入棱镜后从棱镜射出的方向和位置。(不考虑AB面的反射)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
B.光的波长越小,光子的能量越小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β射线
D.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E.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A、B,质量分别为,
, 它们之间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开始时绳子完全松弛,两物块紧靠在一起.现用3N的水平恒力F拉B,使B先运动,当轻绳瞬间绷直后再拉A、B共同前进,在B总共前进0.75 m时,两物块共同向前运动的速度为
,求连接两物块的绳长
.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4.【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2m的五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刻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3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d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周期为4sB. t=4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e C. t=5s时刻质点b到达最高点D. 在3s
(2)如图所示,ABC是三棱镜的一个截面,其折射率为n=1.5。现有一细束平行于截面的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的N点,AN=NB=2 cm,入射角的大小为i,且sini=0.75。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求:
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②此束光进入棱镜后从棱镜射出的方向和位置。(不考虑AB面的反射)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B.光的波长越小,光子的能量越小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β射线D.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E.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A、B,质量分别为,
, 它们之间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开始时绳子完全松弛,两物块紧靠在一起.现用3N的水平恒力F拉B,使B先运动,当轻绳瞬间绷直后再拉A、B共同前进,在B总共前进0.75 m时,两物块共同向前运动的速度为
,求连接两物块的绳长
.
正确答案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加E.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
,温度为
。设外界大气压强为
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 S,且
,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在活塞 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
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A下降的高度。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33.【物理——选修3—5】
(1)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请完成下面铀核裂变可能的一个反应方程: ( ).已知
、
、
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
、
、
和
,则此反应中一个铀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为( );
(2)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的质量为m=1kg,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5,竖直固定的挡板下端离地面高略大于木板的高度,初始时,木板与物块一起以水平速度向左运动,当物块运动到挡板时与挡板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重力加速度
).
求:木板足够长,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物块与木板所能获得的共同速率?物块向右相对于挡板最大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气体的内能是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之和;
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
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D.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2)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1.00 atm(即76.0 cmHg)、温度为27.0℃的氦气时,体积为3.50m3.在上升至海拔6.50 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压强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36.0 cmHg,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过程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此后停止加热,保持高度不变.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48.0℃.求:
①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
②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
34.【物理——选修3-4】
(1)在x=-0.5m处有一波源,产生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到坐标原点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此波到达P点时,处于原点的O处的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和该时刻的位移分别是( )
A.10.25m, 2cm
B. 10.25m, -2cm
C.82cm, -2cm
D. 82cm, 2cm
(2)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点光源S正在以速度匀速上浮,开始时点光源到水面的距离为H,水对该光源发出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请解答下列问题:
①在水面上方可以看到一圆形的透光面,求经时间t后该圆的半径(光源未出水面)。
②若该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0,该光在水中的波长为多少?
35.【物理——选修3-5】
(1)我国某市考古队在一次考古中发现了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的含量推断出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
的含量为活体生物中
的
,
的半衰期为5700年,请问: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 )年。
(2)如图,质量为m的b球用长h的细绳悬挂于水平轨道BC的出口C处。质量也为m的小球a,从距BC高h的A处由静止释放,沿ABC光滑轨道滑下,在C处与b球正碰并与b粘在一起。已知BC轨道距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悬挂b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8mg。试问:
①a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
②a、b两球碰后,细绳是否会断裂?(要求通过计算回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越大
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E.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两边粗细不同,粗管横截面积是细管的2倍.管中装入水银,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距离均为12 cm,大气压强为p0=75 cmHg.现将粗管管口封闭,然后将细管管口用一活塞封闭并将活塞缓慢推入管中,直至两管中水银面高度差达6 cm为止,求活塞下移的距离(假设环境温度不变).
34.[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C.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D.在t=0.5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E.由图象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现有一束光线沿MN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正弦值为sin i=0.75.求:
(ⅰ)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ⅱ)通过计算说明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并画出光路图(不考虑返回到AB面上的光线).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刚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卢瑟福用粒子打击金箔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任何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D.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
E.玻尔的能级不连续和电子轨道不连续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和现代量子理论是一致的
(2)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足够长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MA=2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一个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500m/s的水平速度迅即射穿A后,速度变为100m/s,最后物体A静止在车上。若物体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
(ⅰ)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
(ⅱ)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ⅲ)A在平板车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3】
(1)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缸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减小
B.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C.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D.外界对气体做功,缸内的气体内能增加
(2)在图所示的气缸中封闭着温度为100℃的空气,一重物用绳索经滑轮与缸中活塞相连接, 重物和活塞均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10 cm,如果缸内空气变为 0℃, 问:
(1)重物是上升还是下降?
(2)这时重物将从原处移动多少厘米?(设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
34.[物理——选修3-4]
(1)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 = 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图象为( )
(2)图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cm,折射率为,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
①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
②在AB的上下两侧距离直线AB多远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恰经过B点.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B.Th(钍)核衰变为
Pa(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等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2)某宇航员在太空站内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个质量分别为 mA=0.1kg.mB=0.2kg的小球 A.B和一根轻质短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小球A粘连,另一端与小球B接触而不粘连.现使小球A和B之间夹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一起以速度v0=0.1m/s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没有机械能损失),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从弹簧与小球B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s,两球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2.7m,求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p?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如图所示,小车A、小木块B的质量分别为=15kg,
,B位于A的左端,与A一起以
=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A与固定的墙壁相碰,碰撞的时间极短,碰撞后A以原速率开始向左运动,由于A、B间有摩擦力,最后B没有从A上掉下。g取10m/
求:
(1)小车A碰墙壁前后动量的改变量;
(2)小木块B的最后速度;
(3)整个过程中由于A、B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A的右端固定着一根轻质弹簧,小车开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从小车的左端以速度v0冲上小车并压缩弹簧,然后又被弹回,并且小物块最终回到小车左端且不从车上掉下来,已知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3.(1)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I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2)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625px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625px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1000px。已知大气压强为P0=1875px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500px。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34. (1)如下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此时PQ质点位移相同,若波的传播速度为2 m/s,此时质点P向上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0.2s,传播方向向x轴正方向
B.经过任意时间,质点Q和P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
C.经过Δt=0.4 s,质点P向右移动0.8 m
D.经过Δt=0.4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0.2 m
E.该波遇到尺寸为0.5m的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2)半球形介质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相互平行的单色光a和b,从不同位置进入介质,光线a在O点恰好产生全反射.光线b的入射角为45°,求:(1)介质的折射率;(2)光线b在介质中的折射角.
35. (1) 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
对I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C. 铯原子核()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
)的结合能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最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2)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童均为m的物块A、B、C。 B的左
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最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
当A、 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
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黄分离的过程中,
(i) 整个系统拐失的机械能;
(ii)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 如图所示,A、B板并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A的左端有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已知A、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C质量均为m=1kg、A板长LA=1m、B板长LB=2.5m。现在C上施加一水平恒力F=5N,使C由静止开始运动,当C刚滑上B时撤去F,g=10m/s2。求:
⑴C刚滑上B时,B和C的速度;
⑵B的速度最大时A、B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选修3-3]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分子动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 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现将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取g=10m/s2 。求:
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②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34.[选修3-4]
(1)一细束复色光(含红、蓝两种单色光)沿P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观察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为OQ、OR。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OQ一定是蓝光,OR一定是红光
B.OQ、OR都可能是复色光
C.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红光
D.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蓝光
(2)一列简谐横波上有A、O、B三点,OA间距离为4.0m,OB间距离为2.4m,以0为波源上下振动,振幅为0.2m,某时刻0点处在波峰位置,观察发现经过2s此波峰传到A点,此时0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OA间还有一个波峰。
①求此波的传播速度、周期和波长;
②以0点处在波峰位置为0时刻,画出B点振动图象。
35.[选修3—5]
(1)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量状态,则( )
A. 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B. 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种子
C. 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 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2)质量为M的小车左端放有质量为m的铁块且M>m,以共同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竖直墙运动,车与墙碰撞的时间极短,不计动能损失。铁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车长为L,铁块不会到达车的右端,最终相对静止。求:
①小车与铁块的最终速度v;
②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