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 共768题
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D形成F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从本质 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______的结果.
(2)若“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四倍体,则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______倍体.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______植株乙上.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______的生活情况.
③若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若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得到表达.
正确答案
细胞的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单
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
昆虫幼虫
甲、乙植株上昆虫幼虫均正常生活
甲植株上昆虫幼虫死亡,乙植株上昆虫幼虫正常生活
解析
解:(1)将D杂种细胞培育成F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因此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
(3)①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和普通“白菜-甘蓝”植株,其他条件均要相同且适宜,因此植株乙为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昆虫幼虫的生活情况.
③若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则甲、乙植株上昆虫幼虫均正常生活;若甲植株的抗虫基因得到表达,则甲植株上昆虫幼虫死亡,乙植株上昆虫幼虫正常生.
故答案为:
(1)细胞的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2)单
(3)①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②昆虫幼虫
③甲、乙植株上昆虫幼虫均正常生活 甲植株上昆虫幼虫死亡,乙植株上昆虫幼虫正常生活
通过细胞杂交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的步骤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去除细胞壁,分离获得原生质体;其次诱导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得到杂种细胞;最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出杂种植株,
故选:B.
如图表示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______酶处理植物细胞A和B,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体的形态为______形.
(2)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目的是______.原生质体A和B通过过程②两两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有______种.
(3)③表示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再产生新的______的过程,该过程与细胞中的______(细胞器)密切相关.
(4)由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④过程称之为______,该过程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5)⑤可以用______的培养基获得耐盐杂种植株,这种用途的培养基称之为______培养基.
(6)若甲、乙植物都是二倍体,获得的杂种植株理论上是______倍体,______(能否)产生正常的配子.
正确答案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圆
PEG(聚乙二醇)
诱导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3
细胞壁
高尔基体
脱(去)分化
有丝分裂
含一定浓度钠盐
选择
(异源)四
能
解析
解:(1)步骤①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常用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细胞壁后获得的原生质体的形态为圆形.
(2)步骤②是诱导不原生质体融合,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PEG.原生质体A和B通过过程②两两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有3种,即原生质体A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原生质体B自身融合的细胞、原生质体A和原生质体B融合形成的细胞.
(3)③表示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再产生新的细胞壁的过程,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其中步骤④相当于脱分化,该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5)⑤可以用含一定浓度钠盐的培养基获得耐盐杂种植株,这种用途的培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
(6)若远源杂交亲本A和B都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为四倍体.杂种植株含有植株A和植株B的全部遗传物质,从理论上讲可以产生正常的配子,是可育的.
故答案为: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圆
(2)PEG(聚乙二醇) 诱导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3
(3)细胞壁 高尔基体
(4)脱(去)分化 有丝分裂
(5)含一定浓度钠盐 选择
(6)(异源)四 能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可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诱导原生质体融合,A正确;
B、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可用化学法(聚乙二醇等)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扩大亲本范围,C正确;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不能,D错误.
故选:D.
(2012•绵阳二模)下为细胞工程中常用到的实验基本操作步骤,请就图分析,下列四种情况对应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程①为植物体细胞杂交,需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再用相应的诱导手段诱导细胞融合,细胞融合的过程中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B.动物细胞融合时可选用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在培养过程中融合后细胞内的基因会进行选择性表达,同时表现出骨髓瘤细胞体外培养无限增殖和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特点.B正确.
C.过程①为受精作用,过程②为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而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不体现基因重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结构的稳定性会降低,可能会发生基因的突变.C错误.
D.过程①为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后,培育至早期胚胎(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进行胚胎移植,最后诞生克隆动物,此过程体现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