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法律制度概述
- 共842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所得中,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B.个人房产租赁所得
C.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D.个人股票转让所得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拟收购乙上市公司。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投资者中,如无相反证据,属于甲公司一致行动人的有( )。
A.由甲公司的董事担任经理的丙公司
B.持有乙公司3%股份且为甲公司经理之弟的张某
C.持有甲公司25%股份且持有乙公司4%股份的王某
D.在甲公司中担任副经理且持有乙公司4%股份的李某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1)选项A:投资者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同时在另一个投资者担任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2)选项B: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和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3)选项C: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4)选项D: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
根据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有( )。
A.境内机构向境外出售房地产的收入
B.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券、股票取得的收入
C.境内机构暂收待付项下的外汇
D.境外投资企业汇回的外汇利润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A、B两项属于资本项目的外汇收入。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会计法律的是( )。
A.《会计法》
B.《审计法》
C.《证券法》
D.《注册会计师法》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考点] 会计法律 [解析] 会计法律是指调整国家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目前,我国有两部会计法律,即《会计法》与《注册会计师法》。故AD选项正确。
甲公司向银行贷款,并以所持乙上市公司股份用于质押。根据担保法律制度的规定,该质押合同生效的时间是( )。
A.借款合同签订之日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C.向证券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D.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担保法律制度的规定,以股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生效。
甲公司拟收购乙上市公司。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投资者中,如无相反证据,属于甲公司一致行动人的有( )。
A.由甲公司的董事担任经理的丙公司
B.持有乙公司3%股份且为甲公司经理之弟的张某
C.持有甲公司25%股份且持有乙公司4%股份的王某
D.在甲公司中担任副经理且持有乙公司4%股份的李某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1) 选项A:投资者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同时在另一个投资者担任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2) 选项B: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和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3) 选项C: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4) 选项D: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
天瑞有限责任公司拟以协议收购的方式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名股东赵某不同意收购行为,拟将其所持的天瑞公司的股份以3.4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另一个甲股东,但另外的几个股东认为这样甲股东的权利会过大,而不同意其转让。天瑞公司委托某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进行收购股份的转让并登记手续,并将用于支付的现金存放于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天瑞公司于1月2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31%,但以其资金不足为由,没有向该上市公司所有的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而是继续以协议收购的方式继续与部分股东进行股份的转让,进行收购行为。3月4日,天瑞公司持有了上市公司75.1%的股份,收购行为结束。
根据以上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天瑞公司其他股东反对赵某转让股份是否有法律根据如股东张某以3.8元/股的价格向其要求转让,是否有优先权购买
(2)天瑞公司对某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委托是否符合证券交易的法律制度该登记结算机构如指定天瑞公司存入资金的账户为专用存款账户,是否符合账户管理的相关制度
(3)天瑞公司不向所有的股东发出要约是否符合规定
(4)3月4日该上市公司股票的上市情况应发生什么变化天瑞公司应当在何日之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收购情况
正确答案
(1)其他股东的反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章程没有其他规定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向本公司股东以外的其他人转让其股份的,应当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所以,赵某可以将股份转让给甲。对于优先权是在向股东以外的其他人转让时,反对的股东可以相同的价格向其要求购买,享有优先权,在本案中不适用。
(2)不符合证券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登记机构是为证券交易提供集中的登记、存管与结算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不能办理证券的转让事宜,应当委托有资格的证券公司来进行收购行为中的买卖证券的事宜,由登记机构办理清算过户等事项。如该账户为专用存款账户,符合相关的规定。根据《账户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对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可以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3)根据《证券法》的规定,采取协议方式的,收购人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但是,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免除发出要约的除外。所以,天瑞公司擅自免除自身的法定义务是不符合规定的。
(4)3月4日,天瑞公司持有了上市公司75.1%的股份,使得该股票不再具备上市的资格,应当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 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所以,天瑞公司应当在3月19日前进行报告和公告。
解析
暂无解析
关于证券交易结算流程中的清算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结算公司会在接收完证券交易数据的当日日终作为共同对手方,对各结算参与人负责清算的证券交易对应的应收、应付价款进行轧抵处理
B.在清算过程中,印花税、经手费、监管规费等税费单独清算
C.我国证券交易所实行滚动交收制度
D.实践中,投资者应收的现金分红、利息,以及转让限售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等也会纳入到净额清算中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不包括( )。
A.预防性风险管理
B.存款保险制度
C.最后贷款人制度
D.市场约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即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及其行为实施的某种限制或规定,以克服市场失灵、维持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金融市场公平自由竞争,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见,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先后成立了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作为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 在保险市场中,面对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保险产品的日益丰富的问题,中国保监会探索建立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框架。坚持以公司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即是指根据《保险法》由保险公司缴纳形成,按照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及中国保监会依法认定的其他情形下,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人等提供救济的法定基金)为屏障,构筑起保险业风险防范的“五道防线”。在这五道防线中,公司内控对应保险监管体系的公司治理结构支柱,资金运用监管为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内容,现场检查则是市场行为监管的重要手段。 在资本市场中,行政监管、自律管理和自我约束是市场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其中,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在风险防范上发挥着前置性、基础性的作用。中国证监会将逐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从事前准人逐步转向事中监管和事后问责,并健全证券发行、交易、登记、清算、信息披露等市场运行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自律监管机制和工作程序,逐步完善并严格维护业务制度、执业规则和技术标准,强化从业人员管理,促进行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形成和不断提高;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证券经营机构自主按照识别风险、计量风险、定价风险和分配风险等环节组织业务流程,开发创新产品,发展产业集群,形成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行业习惯,寻找注重风险的客户资源,选择注重风险的资本来源,创造一个自我约束隔离风险、自律管理遏制风险、行政监管再分配风险的多层次管理风险的长效机制。 在货币银行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原有的资本监管做了修改和完善,并引入了银行监管的相辅相成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和以信息披露(即市场纪律)为基础的市场约束。 最低资本要求即监管当局应该明确计算银行资本比率的规则,以及评价银行是否遵守最低资本标准的规则。新协议引入了灵活的风险资产计算方式,将操作风险也纳入了计量,并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条件所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并在计量监管资本时,充分强调银行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两种办法处理信用风险,即所谓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标准法以1988年资本协议为基础,由外部评级机构决定风险权重;内部评级法则允许银行根据内部评级结果来确定资本要求。 关于监管当局的监管,新协议认为,管理有效的商业银行不应该仅仅遵守最低资本要求,而应全面评估银行的资本是否足以抵御各类风险。在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自我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必要的外部监督有利于防止银行内控流于形式。监管当局监管的主要内容是:①商业银行对资本充足率达标负首要责任,银行应建立资本评估程序,针对自身的风险状况,对资本充足水平进行评估,并制定保持相应资本水平的战略;②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估银行的资本评估和战略,以及监控和确保达到监管资本要求的能力,若监管当局对检查结果不满意,应采取适当监管措施;③银行监管当局不应满足于商业银行按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运作,而应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④为防止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到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最低要求之下,监管当局应提前采取干预措施;若银行不能保持或恢复资本水平,监管当局应要求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所谓以信息披露(即市场纪律)为基础的市场约束,即要求银行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以利于其他市场主体对银行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实现运用市场力量敦促银行审慎经营的目的。新协议主张以市场的力量来约束银行,认为市场是一股强大的推动银行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并全面控制经营风险的外在力量,具有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公众公司的银行,只有像其他公司一样,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顺了委托代理关系,确立了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建立风险资产和资本的良性配比关系,从而在接受市场约束的同时,最终赢得市场。市场纪律约束会对银行的经营以及商誉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资本充足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及控制记录良好的银行能以更优惠的价格和条件从市场上获取资源,而风险程度偏高的银行则往往要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其他保全措施。 可见,广义地理解,行之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为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设立了三道防线: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金融监管是否有效,首先取决于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是否有效以及其自身是否具有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意愿。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约束、社会公众、行业或专业机构的监督是防范风险的第二道防线。政府监管则是最后一道防线。政府监管所要做的只是充分调动银行企业管理风险的积极性,发挥市场防范风险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并在灾难最终发生时组织起有效的营救措施,使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不过,狭义地理解,即仅考虑监管当局的作为,则银行监管体系可不包括有效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约束。本题所谓的金融监管应该指的是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综合权衡,我倾向于选择D。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设立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地吸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缴存的保险费,建立存款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遇流动性风险事故,保险机构即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 最后贷款人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化解银行风险,向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提供紧急援助的一种制度安排。其直接的目的是消除集体非理性行为造成的金融恐慌,防止暂时性流动性危机向清偿性危机和系统性危机转化。美国经济学家T.汉弗莱把以巴杰特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对最后贷款人的建议归纳为:①最后贷款人的首要责任是防止恐慌造成的货币储备减少;②最后贷款人的主要目标是稳定整个金融体系,而不是单个金融机构;③最后贷款人的存在不是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而是缓解危机冲击的影响;④最后贷款人应为一切有良好资产抵押的银行提供贷款,而不应拯救不好的银行,其目的是防止恐慌蔓延到好银行,而不是去拯救资产不良的银行;⑤所有的拯救贷款必须是高利息的、有惩罚性的。 预防性监管是监管当局通过采取积极的监管策略,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成立之时,对其设立条件、组织结构、经营项目、营业区域、资本要求和内控系统等所进行的监管。预防性监管的内容可以归纳成下列五个方面:市场准入监管;资本充足性监管;资产流动性监管;贷款集中性监管;对其他业务活动的监管。
资信评级机构出具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引言
B.跟踪评级安排
C.正文
D.附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根据《资信评级机构出具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准则》第八条,评级报告应当包括概述、声明、评级报告正文、跟踪评级安排和附录等五部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