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相切,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小球与水平直轨的滑动摩擦因素为µ,最终小球在C点处停住(不计空气阻力)。求:

27.小球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8.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FB.FC各是多大?

29.BC之间的距离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分)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

解题思路

对小球从A到B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小球下滑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易错点

掌握动能定理的使用方法.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 (4分)

(1分)

解析

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时有:

;

解得:

小球在水平轨道的C点时: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

解题思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B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根据平衡求出C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易错点

关键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状态:小球在B点运动状态是圆周运动,在C点是处于平衡状态.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 (4分)

解析

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小球;

解得: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

解题思路

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BC间的距离.

易错点

掌握动能定理的使用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0.2 m的光滑1/4圆弧AB,圆弧B处的切线水平,O点在B点的正下方,B点高度为h=0.8 m。在B端接一长为L=1.0 m的木板MN。一质量为m=1.0 kg的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滑块以某一速度从N点滑到板上,恰好运动到A点。 (g取10 m/s2)求:

29.滑块从N点滑到板上时初速度的大小;

30. 从A点滑回到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31.若将木板右端截去长为ΔL的一段,滑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后,将滑离木板落在水平面上P点处,要使落地点P距O点最远,ΔL应为多少?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的应用

解题思路

对N到A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初速度的大小.

易错点

理清物块的运动规律,选择合适的规律进行求解.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滑块滑至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30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有:

由向心力公式可知:

联立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滑至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30 N,方向竖直向下.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的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动能定律求出滑块在B点时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从而得出滑块对圆弧的压力大小.

易错点

理清物块的运动规律,选择合适的规律进行求解.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时,△L=0.16 m时,xOP最大.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解得:t=0.4s.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由平抛运动规律和几何关系:

解得当时,△L=0.16 m时,xOP最大.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的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离开木板的速度,结合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水平位移的表达式,通过数学知识求出△L为多少时,落地点距离O点最远.

易错点

理清物块的运动规律,选择合适的规律进行求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8.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光滑绝缘的圆形轨道和倾斜轨道相切于B点,将整个装置置于垂直轨道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带正电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沿轨道运动,并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现若撤去磁场,使球仍能恰好通过C点,则释放高度H’与原释放高度H的关系是( )

AH’< H

BH’= H

CH’> H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有磁场时,恰好通过最高点,有:,无磁场时,恰好通过最高点,有:,由两式可知,;根据动能定理,由于洛伦兹力和支持力都不做功,都是只有重力做功,

可知,H′>H,故C正确,ABD错误.

考查方向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向心力;洛仑兹力

解题思路

有磁场时,恰好通过最高点,重力和洛伦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无磁场时,恰好通过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最高点的临界速度,通过动能定理比较释放点的高度.

易错点

关键理解恰好通过C时向心力的来源,明确洛伦兹力和支持力不做功.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向心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如图甲,右端固定的压缩弹簧,将小球由静止弹出,小球从轨道末端A竖直飞出,恰好从转盘的M孔向上穿出,又恰好从N孔落下。已知弹簧弹性势能E=9J,小球m=0.5kg,半径为R=1m的1/4的圆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整条轨道的中间呈V形(如图乙),夹角为600(如图丙),圆盘匀速转动,轴与盘面垂直,孔M.N在同一直径上,且紧挨轨道上端A,不计一切摩擦.空气阻力及小球通过孔的时间,g=10m/s2,求:

24.小球在通过圆轨道上端A时,V形槽每个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

25.圆盘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8N( 6分)

解析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因V 形槽对小球的两支持力夹角为1200

考查方向

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经过M点的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力的合成原则求解V形槽每个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

易错点

对小球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求解.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运动学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rad/s   ( 6分)

解析

由运动学公式,小球离开A又回到A的时间为:

刚好从N空落下,需满足:   

 且

解得:

考查方向

匀速圆周运动

解题思路

由运动学公式,小球离开A又回到A的时间最短为,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结合周期和角速度关系求解.

易错点

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理解圆盘转动时最小角速度的条件.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知识点,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7.如图6所示,BC是半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轨道末端C在网心O的正下方,

∠BOC= 60°,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O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点沿圆弧切线

方向进入网轨道,由于小球与圆弧之间有摩擦,能够使小球从B到C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

加速度大小为g。则

A从B到C,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B从B到C,小球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保持不变

CA、B两点间的距离为

D在C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mg'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C.小球做从A到B做平抛运动,在B点由题可知小球速度方向偏角θ=60°,则,vy=gt

竖直方向的位移:,水平方向的位移x=vAt ,解得,则A、B两点的距离,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小球从B到C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做的功,故AC正确;

BD.从B到C,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是变化的,而小球仍能保持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变化的;在C点,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设为FN,则有,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C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也为,故BD错误;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平抛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牛顿第三定律

解题思路

小球进入轨道前做平抛运动,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可以求出小球的初速度,利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公式,从而求出A、B两点的距离,由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可以求出小球对轨道的压力.

易错点

关键理解小球恰好从B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的含义,即小球速度方向偏角θ=60°.

知识点

平抛运动向心力动能 动能定理
下一知识点 :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向心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