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54.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 ,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
55.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56.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57.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正确答案
S2 S3
解析
果树林下光照较弱,适合光补偿点较低的植物生长。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光饱和点较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于适合在弱光下生长的植物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低。
易错点
不理解图解意思。
正确答案
[H]和ATP ①②③
解析
光反应的产物为[H]和ATP;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 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可能是光反应已基本饱和、暗反应已基本饱和,或二者已基本饱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而暗反应进行也促进光反应进行。
易错点
对于光合速率没有改变理解不完全。
正确答案
核酸、蛋白质
解析
叶绿体中有机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叶绿体内ATP可用于叶绿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易错点
认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形成有机物。
正确答案
基质中 葡萄糖 葡萄糖和果糖
解析
淀粉合成场所位于叶绿体基质,根据图示,叶绿体膜上存在六碳糖载体,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六碳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图示可知,TP有合成淀粉,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六碳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易错点
注意看清图示表示意义。
15.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成熟香蕉中含有较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淀粉被消耗,加入碘液不产生蓝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染色剂
知识点
17.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错误;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但色素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加入多于10mL乙醇,C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消失,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注意色素提取和分离的试剂使用、实验材料的选择、滤液细线画法。
易错点
注意CaCO3和二氧化硅的使用目的。
知识点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⑧用班氏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右图表示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②在晚间用大约550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③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④在层析液中,类胡萝卜素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
⑤土壤中缺乏镁时,420nm~470nm左右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⑥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利用乙醇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后,并将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下图左所示),当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最终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位置应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菠萝、仙人掌等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1)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如图一(2)所示。
(1)该类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________-,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 和 _______ 。
(2)此类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由此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___________- 。
(3)假设该植物在白天时叶绿体对CO2吸收速率为4.8 umol/h,则光合作用的葡萄糖的制造速率为 ____________ umol/h。
(4)上图二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______ 、_______ 。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
正确答案
(1)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和NADP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 呼吸作用产生的(或有氧呼吸产生的或线粒体产生的)
(2)炎热干旱
(3)0.8
(4)①B C
②否
解析
略
知识点
21.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强光下叶绿素变窄,类胡萝卜素变宽,说明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增加,有利于抵御强光照,AB正确;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C正确;画滤液细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需画2-3次,保证色素的含量,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图中信息的提取
知识点
为了研究2 个新育品种 P1、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30.图1 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 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的释放量。
3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 与C5 结合生成 ,消耗的C5 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3.由图可知,P1 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 ;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 。
34.栽培以后,P2 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光照强度、CO2 浓度 O2
解析
:净光合速率指的是在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的释放量,氧气释放量越多,说明净光合作用强度越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净光合速率
正确答案
(2)C3 C3
解析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生成五碳化合物、有机物.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碳循环
正确答案
(3)[H]和 ATP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解析
图中P1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H]和ATP 用于暗反应,同时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参与光合作用的酶,所以其光合作用能力最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分析
正确答案
(4)P2 光合作用能力强,但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
解析
品种2光合作用能力强,但是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作用产物少,导致P2植株籽实的产量并不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
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dm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