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 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研究发现根瘤菌的固氮反应能产生氢气,氢氧化细菌要依赖氢气而生存,豆科作物产量的提高与土壤中的氢氧化细菌有直接关系。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人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在完全培养液(无菌处理)中培养的大豆和小麦幼苗若干、灭菌土壤、纯化的根瘤菌、纯化的氢氧化细菌、收集土壤中氢气的专用设备。
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空气扩散到土壤中的氢气忽略不计):
(1) 乙组未检测到氢气的原因是根瘤菌固氮反应产生的氢气被_______________ 吸收利用。
(2) 丙组未检测到氢气的原因是根瘤菌不能与小麦__________而发生固氮反应产生氢气,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组的比较而得出的。
(3) 通过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比较可知:氢氧化细菌能_____________ 。
(4) 有同学认为通过丙、丁两组比较可以肯定氢氧化细菌对小麦根系的生长没有任何作用。他认为这是因为丁组的氢氧化细菌在_________的环境中不能生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下图曲线表示环境中CO2浓度对菜豆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菜豆叶片做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维管束周围没有“花环型”结构,则可以断定菜豆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2)曲线上AB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当CO2浓度为400mg/L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这时要想进一步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目的分别是( ) 。(答两项,措施和目的分开回答)
(3)横坐标轴上的b点表示( ) 。如果把实验所用的植物由菜豆换成玉米,则b点位置应如何变化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右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
②该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③bc时间段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ce时间段与fg时间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⑤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该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
⑥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下列关于玉米叶片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7.请从37-3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7.选修1-现代生物技术实践
让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名的那种金黄色,实际上是类胡萝卜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能耐高盐生长。通常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因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至10000个之间。
(1)食用无菌的熟制品,( )(是、否)一定不会引起因为细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
(2)利用高盐的培养基,可从生制品的微生物中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的原理是( ).。
(3)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属于( )调查法。若只是检测生制品是否合格,可将样品以克为单位进行稀释处理,其稀释倍数最好为( )(0.10、102、103、104、105)倍。采用( ) 法将稀释液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以保证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培养得到的菌落数常常会( )(大于、等于、小于)实际含菌数量。
(4)从色素角度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由于其缺少( )
38.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共15介)
研究表明,让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名的那种金黄色,实际上是类胡萝卜素。为进行对比,研究人员用基因“敲出”技术,制造了一种不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的葡萄球菌。他们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抵御免疫系统中杀伤细胞生成的氧化物攻击,甚至能抵御双氧水等常用于消毒的强氧化剂。反之,不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的葡萄球菌很快就被免疫系统攻击杀死,甚至不能造成机体局部感染。在进一步研究中,科学家将生成类胡萝卜素的基因“敲人”一种威胁很小的链球菌中,结果转基因的链球菌不仅变成了金黄色,也能抵抗氧化剂的攻击。
(1)金黄色葡萄球菌敲出特定基因后,成为不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的葡萄球菌。据此可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描述为:( )。
(2)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
(3)用Ca2+处理链球菌,使其处于感受态,再将重组DNA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从而可完成( )过程。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后,其遗传特性是否可以( ),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在分子水平上,常利用( )技术对DNA与RNA分子依次进行检测;利用抗体的特异性,依据抗原一一抗体杂交的现象检测( ) 。“转基因的链球菌不仅变成了金黄色,也能抵抗氧化剂的攻击”,这句话表达了( )水平的鉴定结果。
正确答案
37.
38.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2)在物质循环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的传递效率,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3)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产生出64mg的O2,则经过10小时光照可积累葡萄糖( )mg。
(4)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的不同点 ( )。
(5)如果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食物链中其他各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从而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能力。
(6)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能量的转变方式来看,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其发生的场所是( ),能够转化光能的色素为( ),写出光反应中生成还原性辅酶Ⅱ的反应式:( )。
(2)由图甲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3)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 )移。
(4)乙图中用( )量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图中c点表示( )。
正确答案
(1)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类囊体膜), 特殊状态叶绿素a,
(2) 光合
(3) 0 30℃ 右
(4) 单位时间内氧气释放,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 。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下列与植物代谢有关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