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1. 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研究发现根瘤菌的固氮反应能产生氢气,氢氧化细菌要依赖氢气而生存,豆科作物产量的提高与土壤中的氢氧化细菌有直接关系。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人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在完全培养液(无菌处理)中培养的大豆和小麦幼苗若干、灭菌土壤、纯化的根瘤菌、纯化的氢氧化细菌、收集土壤中氢气的专用设备。

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空气扩散到土壤中的氢气忽略不计):

(1) 乙组未检测到氢气的原因是根瘤菌固氮反应产生的氢气被_______________ 吸收利用。

(2) 丙组未检测到氢气的原因是根瘤菌不能与小麦__________而发生固氮反应产生氢气,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组的比较而得出的。

(3) 通过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比较可知:氢氧化细菌能_____________ 。

(4) 有同学认为通过丙、丁两组比较可以肯定氢氧化细菌对小麦根系的生长没有任何作用。他认为这是因为丁组的氢氧化细菌在_________的环境中不能生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元素转移途径中,①与⑾、⑦与⑨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

B在元素转移途径中,②与⑥发生的场所相同

CATP中的能量不仅可以来自学能,也可来自有机物中化学能

D来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ATP和[H]不同来路的同各物质去路不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2.下图曲线表示环境中CO2浓度对菜豆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菜豆叶片做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维管束周围没有“花环型”结构,则可以断定菜豆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2)曲线上AB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当CO2浓度为400mg/L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这时要想进一步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目的分别是(                             ) 。(答两项,措施和目的分开回答)

(3)横坐标轴上的b点表示(                             )  。如果把实验所用的植物由菜豆换成玉米,则b点位置应如何变化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右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

②该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③bc时间段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ce时间段与fg时间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⑤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该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

⑥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下列关于玉米叶片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绕维管束的叶肉细胞呈“花环型”,且排列紧密

B水的光解主要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C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

DNADPH既是还原剂,又是活跃的化学能源物质之一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7.请从37-3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7.选修1-现代生物技术实践

让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名的那种金黄色,实际上是类胡萝卜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能耐高盐生长。通常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因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至10000个之间。

(1)食用无菌的熟制品,(          )(是、否)一定不会引起因为细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

(2)利用高盐的培养基,可从生制品的微生物中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的原理是(          ).。

(3)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属于(          )调查法。若只是检测生制品是否合格,可将样品以克为单位进行稀释处理,其稀释倍数最好为(          )(0.10、102、103、104、105)倍。采用(          ) 法将稀释液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以保证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培养得到的菌落数常常会(          )(大于、等于、小于)实际含菌数量。

(4)从色素角度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由于其缺少(          )

38.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共15介)

研究表明,让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名的那种金黄色,实际上是类胡萝卜素。为进行对比,研究人员用基因“敲出”技术,制造了一种不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的葡萄球菌。他们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抵御免疫系统中杀伤细胞生成的氧化物攻击,甚至能抵御双氧水等常用于消毒的强氧化剂。反之,不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的葡萄球菌很快就被免疫系统攻击杀死,甚至不能造成机体局部感染。在进一步研究中,科学家将生成类胡萝卜素的基因“敲人”一种威胁很小的链球菌中,结果转基因的链球菌不仅变成了金黄色,也能抵抗氧化剂的攻击。

(1)金黄色葡萄球菌敲出特定基因后,成为不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的葡萄球菌。据此可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描述为:(          )。

(2)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

(3)用Ca2+处理链球菌,使其处于感受态,再将重组DNA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从而可完成(          )过程。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后,其遗传特性是否可以(          ),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在分子水平上,常利用(          )技术对DNA与RNA分子依次进行检测;利用抗体的特异性,依据抗原一一抗体杂交的现象检测(          ) 。“转基因的链球菌不仅变成了金黄色,也能抵抗氧化剂的攻击”,这句话表达了(          )水平的鉴定结果。

正确答案

37.

38.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2)在物质循环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的传递效率,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3)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产生出64mg的O2,则经过10小时光照可积累葡萄糖(            )mg。

(4)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的不同点 (            )。

(5)如果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食物链中其他各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从而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能力。

(6)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能量的转变方式来看,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其发生的场所是(                 ),能够转化光能的色素为(                 ),写出光反应中生成还原性辅酶Ⅱ的反应式:(                 )。

(2)由图甲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3)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                 )移。

(4)乙图中用(                 )量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图中c点表示(                 )。

正确答案

(1)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类囊体膜), 特殊状态叶绿素a,

(2)  光合

(3)  0    30℃        右   

(4) 单位时间内氧气释放,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 。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下列与植物代谢有关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玉米根系CO2释放量的变化与氧含量的关系

BB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积的变化与时间t的关系

CC图表示当轮藻细胞外K+浓度大于0且小于m时,轮藻细胞内浓度K+与时间的关系

DD图表示小球藻内含碳化合物的变化(0~m期间光照,m~n期间黑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