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中,H2O中的氧全部转化到 (CH2O) 中

D过程①和②中产生的 [ H ] 是同一种物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①和②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可在有些原核生物体内发生,而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和叶绿体,故A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转移储存在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故B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H2O中的氧全部形成O2,故C错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产生的 [ H ] 前者是NADH,后者是NADPH,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一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先读题目判断①和②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再依据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各逐项分析。

易错点

因对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认识不全面而易误选A。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蛋白后滓A细胸审磐硼前时性佑卿出籀羊.附古坊蛀仕M内质网、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膜

②卡尔文向小球藻提供Mc标记的c02,并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③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④要证明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可以将15N标记的细菌放在’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后,再检测后代DNA放射性的强弱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分子的复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中四种色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②

C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

DATP的合成场所是③,分解场所是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

B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都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

C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D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具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基因的概念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c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阶段用x射线照射易诱发基因突变

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含量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29. Ⅰ.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水稻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过程①的场所是 ____,过程②中[H]来自于____(细胞结构)。如果某一时段内过程①产生的O2没有释放到细胞外,说明该细胞的生理状态是 _____ 。

Ⅱ.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测得最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取等量水样分装于6对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随A→E逐渐增强),分别在24小时后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 mg/L的原因是 _____;该瓶中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02量为 ________ 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_______mg/L·24h。如果白天12小时,晚上12小时,则光照强度至少为______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一昼夜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正确答案

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呼吸速率)大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

Ⅱ.(1)黑瓶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生物呼吸消耗氧气     7

    (2)21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29.下图1表示叶绿素分子以其侧链插入到生物膜结构中。日光是由波长390-770nm的光组成的混合光,其中每种单色光波长分别为:紫390-430nm、蓝430-470nm、青470-500nm、绿500-560nm、黄560-6000nm、橙600-650nm、红650-770nm。为测定叶绿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可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原理如图2所示。

(1)据图1所示叶绿素分子化学结构分析可知,叶绿素 ____(“是”或“不是”)蛋白质分子,图1所示的生物膜为 __________。

(2)经实验测得数据,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图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叶绿素a主要吸收 ______ 颜色的光。

(3)有同学认为仅根据吸收光谱图并不能判断哪些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最有效,为了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及用具:水绵、好氧并可以游动的细菌、三棱镜、白色光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①取一些好氧并可以游动的细菌放在一条水绵的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

②将临时装片置于__________的环境中。

③将_________的光投射到一段水绵上。

④观察 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某同学画出了水绵的作用光谱(由在不同波长光的作用下的光合效率绘制成的图像称为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如图4所示,两者不完全吻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是  类囊体薄膜  

(2)红和蓝紫  

(3)实验步骤:②黑暗无空气 ③通过三棱镜 ④水绵不同部位聚集的好氧细菌的多少     实验结果及分析: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除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等其他色素,作用光谱反映的是这些光合作用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29.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用14C标记的14CO2供玉米光合作用,发现了另一条有机物合成途径(如图1)。研究发现,玉米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但只有后者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生成。图2表示玉米、水稻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外界CO2浓度的关系曲线。请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回答:

(1)科学家研究该途径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玉米进行光反应、固定CO2的部位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和相邻维管束鞘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填结构)进行物质交换。

(3)热带植物光合作用大多具图1途径,它们的叶肉细胞中催化过程①的酶活性很高,能保证维管束鞘细胞中的高CO2浓度,以适应高温、高光强的热带环境。据此分析图2中最有可能代表玉米的对应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同位素标记法;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膜);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以及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②OAA  ;  胞间连丝

⑧B  ;  低CO2浓度下B的光合速率较高(或B的CO2补偿点低)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29.将一小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1所示,在瓶内放置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瓶内CO2浓度的变化,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2图所示。图3所示为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图1中,将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放射性元素(       )(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测定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 (       )为指标。

(2)图2中,如果在密闭容器中充满N2与CO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       )停止ATP的合成,(       )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       ) 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 (       ),M(       ) 。

正确答案

(1)能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释放量和有机物的生成量等

(2)光照   ;叶绿体  ; 线粒体 ;  细胞质基质

(3)X  ; 右移    ;左下移(左或下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32.菰是水稻的一种,其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自。科学家对菰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将菰的倒数第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红外CO2分析仪分析CO2的变化,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l回答问题(1)~(3):

(1)在温度为____     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2)若光照和黑暗各占一半,且光照时的光照强度一直和图l中的光照强度一样,则菰在10℃时生长状况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