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29.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_________________。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填图中①~⑤)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填图中①~⑤)受阻。
正确答案
(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2)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G=I、D=K(3)⑤(4)② ①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②.(2)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CO2量变化
③.如果(3)图表示某生物的次级卵母细胞,那么,在通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最多数目为4个
④.(4)图中表示的过程能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动物肌肉细胞、酵母菌、噬菌体中。 A.一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0分)
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中转入抗虫基因BT基因后获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Z30,某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棉花品种Z16和Z30,在苗期后期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及植株的有关生理特性,所得结果如下所示。
注:①核酮糖二磷酸(五碳糖)羧化酶(RuBP 羧化酶)是暗反应的关键酶之一;②Pn:净光合速率(即以每平方米叶面每秒钟吸收CO2的速率为参照依据,单位为 μmol m-2 s-1;③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
53.图16中色素1的名称是 ,色素1接受光能后会释放出 。
54.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A点对应的数值为-0.8,那么当光合有效辐射
(PAR)为400μmol m-2 s-1时,Z30叶片固定CO2的速率为 μmol m-2 s-1。
55.上述棉花品种的植株在光反应过程中,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植物体内影响光合有
效辐射(PAR)利用的因素有________(多选)。
56.上述棉花品种的植株在暗反应过程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RuBP和CO2反应生成PGA
(磷酸甘油酸),在相关酶的活性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多选)。
57.由图15推测,与野生型棉花品种Z16相比,转基因棉花Z30 的干物质量减少是由于
。
58.比较图16和17可知,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与转基因棉花Z30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正确答案
叶绿素a 高能电子(e)
解析
图16纵坐标为叶绿素的含量,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通常叶绿素a含量高,所以色素1是叶绿素a,叶绿素a是吸收、传递光能,极少数是吸收转化光能,把水分解及光能转化为为H+、高能电子和氧气。
考查方向
考查叶绿素含量及作用。
解题思路
叶绿素含量中通常是叶绿素a的含量高于叶绿素b。色素吸收光能把水分解产生H+、高能电子和氧气
易错点
只有叶绿素a能转化光能为高能电子。
教师点评
掌握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及作用是解题关键,属容易题。
正确答案
12.8
解析
图中注表明图15中为净光合速率,题干中固定二氧化碳速率为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Z30在光合有效辐射 (PAR)为400μmol m-2s-1时,净光合速率对应为12μmol m-2s-1,A点无光照,只进行细胞呼吸,故呼吸速率为0.8μmol m-2s-1,则实际光合速率为12.8μmol m-2s-1。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相关计算。
解题思路
固定二氧化量为实际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易错点
混淆实际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表示方法。
教师点评
掌握实际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是解题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解析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光照强度外,还有光质、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无机盐含量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色素种类、含量、叶绿体数量及分布、气孔导度(或开放程度)、叶面积大小、厚薄等内部因素。
考查方向
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解题思路
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叶面积大小、厚薄、色素种类含量,外部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无机盐离子等。
易错点
容易植物忽略内部因素。
教师点评
既要清除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内因、也要掌握影响光合作用外因。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解析
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RUBP与二氧化碳反应加快,PGA还原不变,使RUBP减少,A错误;当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RUBP与二氧化碳反应减慢,生成PGA减少,PGA还原不变,PGA含量减少,B正确;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使ATP和高能电子增多,PGA还原加快,生成RUBP增多,而RUBP与二氧化碳反应速率保持不变,C正确;当光照强度突然减弱,使ATP和高能电子减少,PGA还原减慢,而RUBP与二氧化碳反应速率生成PGA量保持不变,所以PGA量增多,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环境因素对暗反应的影响。
解题思路
分析外界因素变化对暗反应的二氧化碳固定影响还是C3还原影响。
易错点
分不清环境因素变化对暗反应哪个过程产生影响。
教师点评
掌握外界环境变化对光反应、暗反应的影响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转基因棉花Z30的净光合速率下降
解析
干物质就是净积累的有机物量
考查方向
考查植物净光合速率比较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从图16可看出Z30棉花的净光合速率比Z16慢,而干物质就是净积累的有机物量,所以转基因棉花Z30的干物质量少。
易错点
分不清干物质量就是净光合速率积累的有机物的量。
教师点评
掌握干物质量与净光合速率积累有机物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 羧化酶)活性下降
解析
从图16可知,叶绿体中的色素含量Z30略少于Z16,而RUBP酶的活性在图17中明显高于Z16,所以光合速率出现明显差异的是影响因素主要是RUBP酶的活性。
考查方向
比较图形中一些物质含量或活性变化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正确对比和分析图解信息。
易错点
误认为色素含量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教师点评
正确分析图表中信息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31.下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①( ),物质③( ),结构a( )。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 ) 阶段。
(3)②在a内变为④所需的直接条件是需要多种酶及( )。
(4)该细胞吸收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 )。
(5)下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试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 ( )mgCO2/dm2·h。
(6)上图三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 )。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 )。
正确答案
(1)H2O O2 叶绿体
(2)二
(3)ATP 、[H]
(4)A—P~P~P
(5)F>C>A 呼吸作用的强度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的强度增加,图示情况下,三点的温度F>C>A 16.8
(6)①B、C ②否 密闭装置内的O2含量比实验前低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某生物实验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结合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甲图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 )。
(2)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
实验步骤如下:
① 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假设实验选定叶片数目为3)
② 若M=MB-MA,则M表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分析回答下列代谢与调节的相关问题:
Ⅰ、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
(2)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3)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如B是C4植物,其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依次是( )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5)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6)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 。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
Ⅱ、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②通过促进( ) 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这两种观点是否成立?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一)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测量仪等。
(二)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 )器官切除,B组做切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对A、B两组动物注射( )。
(4)一段时间后,再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的观点):
(1)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 ( )
(2) 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 )
(3) 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不相等,且B组减少得要多,则( )
正确答案
Ⅰ、(1)
(2)A ; 线粒体和叶绿体)
(3)光照強度 ; 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4)减少 (5)X (6)P点右移,M点下移
(7)温度(的不同) 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
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
(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结果及结论:(1)只支持观点②(2)只支持观点①(3)同时持观点①和②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 Ⅰ.下图表示人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
(1)如果a代表组织蛋白,则b代表部分酶或激素,则进行②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人体内能通过④过程得到的氨基酸叫做( ),产物B需要转变成_________排出体外。
(3)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⑨过程在( )中进行。请写出⑧⑨代表的呼吸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 )。
Ⅱ.下图表示高等植物有关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其中四条曲线的环境条件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Ⅰ:0.10% CO2 30℃
Ⅱ:0.10% CO2 20℃
Ⅲ:0.03% CO2 30℃
Ⅳ:0.03% CO2 20℃
①曲线ⅠCD段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 。
②曲线Ⅲ、Ⅳ表明:在0.03%CO2和较强光照条件下,当温度从20℃升至30℃时,CO2吸收量并不随之增加,原因是( )。若温室栽培农作用时遇到这种情况,可采取 ( )等措施,以提高作物产量。
③当作物处于曲线Ⅱ代表环境条件时,在E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可采取( )措施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④若该图为松树(阳生植物)的相应曲线变化,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的相应曲线变化时,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 ( ) 。
⑤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玉米比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其结构原因是:维管束鞘的细胞中,玉米含有 ( )结构,而小麦则不含有;其功能原因是( ) 的途径不同。
正确答案
30.Ⅰ
(1)核糖体 (2)非必需氨基酸; 尿素
(3)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Ⅱ
① 光照强度; ②CO2浓度低,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施农家肥或CO2发生器 ③提高温度 ④左移
⑤不含基粒的叶绿体; CO2的固定。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下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③( ),结构a( )。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②在a内变为④所需的直接条件是需要多种酶及( )。
(4)该细胞吸收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 )。
(5)下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 。试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 )mgCO2/dm2·h。
(6)上图三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 ) 。
正确答案
(1)O2 叶绿体
(2)二
(3)ATP 、[H](或答能量和还原剂)
(4)A—P~P~P
(5)F>C>A 呼吸作用的强度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的强度增加,图示情况下,三点的温度F>C>A 16.8
(6)①B、C ②否 密闭装置内的O2含量比实验前低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 I、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实验结果用容器内CO2增加量或减少量表示,“+”表示增加,“-”表示减少,单位:mg/h)
(1)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 ),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 。
(2)若将该玉米幼苗置于25℃下,密闭容器内先黑暗处理1小时,再光照处理2小时,容器内CO2的变化量为( )。
(3) 若光照强度不变,将玉米幼苗从20℃下转移至30℃下,植物体有机物含量如何变化?( )。
(4)如果在密闭装置内同时放入玉米幼苗和小麦幼苗,两种幼苗能否同时良好长?( )。
Ⅱ、玉米籽粒胚乳糊粉层的颜色与细胞所含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时呈紫色,含有乙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所示(注:各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隐性基因不能控制相应酶的合成)。
(1)糊粉层为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若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红:白=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 )。
(2)糊粉层为紫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若所结籽粒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9:3:4,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 。
(3)现有两个白色玉米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Dd和Aabbdd,科学家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了紫色玉米品种。
① 上述育种方法的生物学原理包含有( )。
② 取两品种玉米的一定量花粉进行细胞融合,其中能培养成紫色玉米的杂合细胞是由基因型为:( )和( )的花粉融合而成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