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以下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有关的场所和物质变化曲线。图甲中,数字代表物质,字母代表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结构表示大液泡,物质②表示水。②进入a的方式称为 ;物质③表示 ;物质②在b结构中的 处参与反应;物质④在c结构中的 处参与反应。
(2)图甲中,在b结构中有一种特殊蛋白质,既能协助跨膜运输,又能促进三磷酸腺苷的合成,这种特殊蛋白质是 ;在b结构中三磷酸腺苷合成时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 。
(3)如将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图乙、丙、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丙中的c点对应图乙中的C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①
B,图乙中的F点对应图丙中的h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③
C,到达图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③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4)、如将植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暗处1小时,测得容器内CO2增加了22.4 mL,而在光照充足条件下,1小时测得CO2减少了56 mL(假定温度是恒定的,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且气体体积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该植物在光照1小时中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mg。
正确答案
(1) 渗透 丙酮酸 类囊体膜 线粒体内膜
(2) ATP合成酶 [H+] 在类囊体膜内外的浓度差产生的势能([H+]传递过程中将能量传递给ATP 合理给分)
(3)、A
(4) 105
解析
略
知识点
研究人员用菠萝和柳蜜桃两种植物为实验材料,测量在30℃~65℃范围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细胞离子渗出量,结果如右图所示(注:以30℃时记录的实验数据作为对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图甲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将盛有等量小球藻的8支密闭试管,在暗室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用下表中强度相同的光分别照射每支试管1—2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图中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高;20
(3)温度;B、D
(4)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从而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概要模式图。其中,①~④表示化学反应,A~F代表物质。图2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或物质的名称。②_______④_______D_______。
(2)据图2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______微摩尔/分。
(3)在图2中乙处光照开始后,溶解氧浓度稍有增加后不再增加而稳定,原因是_______。
(4)若图2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_______。
(5)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_______。
(6)若在图2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微摩尔。
正确答案
(1)水的光解 暗反应 [H]
(2)2.5
(3)在光照开始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氧气释放,氧浓度稍有增加;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氧气不再释放,氧浓度不再增加。
(4)d
(5)e
(6)750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现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_(较低、相等、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________,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___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O2 [H]和ATP 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回答一个方面即可) 4
(2)光照强度 较高
(3)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低 光照强度 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解析
略。
知识点
如图甲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A~E表示细胞结构,图乙为图甲中某生物膜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丙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图所示细胞为原核细胞,则图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若为果蝇的体细胞,则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有________(填字母)。
(2)甲图中直接决定⑦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________。在同一植物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中,⑦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在图乙生物膜上产生速率会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
(4)如果要提取图乙生物膜上的色素,需要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常利用________法将各种色素分离开来。
(5)图丙中X1、X2、X3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_或_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为X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③④⑤⑥ B、C
(2)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H]、ATP和O2
(4)无水乙醇(或丙酮) 纸层析
(5)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暗反应 施放干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度升温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