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共214题
32.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 )的分解。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 ),图乙①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 )。
(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
第四步:( )。
实验结果:( )。
正确答案
(1)突触 外排(或胞吐) 兴奋(或抑制)
(2)第三步:在装置1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任氏液。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一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实验结果:装置1的指针持续向左偏转,装置2的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以及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实验措施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含量和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②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_______、 (填图中标号);
④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填图中标号);
⑤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填图中标号)。
(2)③组实验结果说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接受假饲刺激的感觉器官是耳,决定该器官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V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_______。
(3)根据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
(4)本实验中①组是④組的对照实验,那么替代①组实验的实验措施还可以是_______
(5)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_ (大或小)。
正确答案
(1)d Ⅲ Ⅳ c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突触 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物质的转化
(3)降低血糖含量
(4)注射生理盐水
(5)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分析说明:
(1)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①上有兴奋传导时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兴奋由大脑皮层传向结构A时,① __________(能、不能)兴奋,原因_________。
(2)从图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__ 。
(3)当机体受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其分泌的激素 ______(抑制、促进)【A】分泌。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反馈性引起__________ ,造成甲状腺肿大,受寒冷刺激时__________的活动较其它结构更早增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 下列是与维持机体稳态相关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f
(1)图1是实验小鼠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①、②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④表示________(结构)。若用①刺激神经,在③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没有收缩,再用②剌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图示中_____部分受损(填标号)
(2)图2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若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当身体 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则分泌物是_____;此外该分泌细胞还可以分泌_____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3)图3表示人体免疫的某一过程,B细胞的增值分化需要T细胞产生的_____ (物质);若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肯定不能被细胞_____ (填字母)特异性识别;如果某学生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会消失,引发该反应的物质 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
(4)从上述信息可知,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_____三者协调整合而实现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常会受到机体或细胞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图甲表示某种反射弧中的部分调节过程,图乙表示突触后膜上A、B、C三处受到某种刺激后的相关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a段表示________电位。图甲中,运动神经元1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符合图乙中的________(A/B/C)处;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使________(阴/阳)离子内流,此时膜外为________(正/负)电荷,膜内外两侧电位差________(增大/减小);出现图乙中C处的原因可能是细胞________(内/外)液中阳离子浓度减小。
(2)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细胞收缩。“肉毒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结合图解和有关知识分析,“肉毒毒素美容”的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静息 A 阴 正 增大 外
(2)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导致面部肌肉松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4.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在完成反射时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______(填“双向”或“单向”)的,而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______将大量内流。
15.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_____________的功能。若要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常用测验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图中可看出,抗体A和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甲状腺起相同的生理作用,但前者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18.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正确答案
(1)体液 单向 Na+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调控垂体的活动,因此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在完成反射时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膜外Na+将大量内流。
考查方向
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下丘脑分泌激素调节垂体、甲状腺分泌激素属于体液调节,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产生兴奋是钠离子内流,静息电位维持是钾离子外流。
易错点
注意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单向,而在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教师点评
掌握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反射弧中的传导特点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2)氧化分解 单位时间内耗氧量(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以增加机体产热。因为通常情况下物质的氧化分解是通过有氧呼吸来实现的,所以,若要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常用测验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机体的耗氧量。
考查方向
考查甲状腺激素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知识。
解题思路
甲状腺激素功能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加速新陈代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功能。
易错点
注意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因变量的结果呈现。
教师点评
掌握甲状腺激素功能及实验设计原则是解题关键,难度较难。
正确答案
(3)分级 全身组织细胞
解析
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组织细胞。
考查方向
考查甲状腺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负反馈调节。
易错点
注意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组织细胞仍具有特异性。
教师点评
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负反馈调节机制是解题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4)促甲状腺激素 不会
解析
题图显示:抗体A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都能够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不会抑制抗体的分泌,即抗体A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考查方向
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负反馈调节是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生物学)。在生物化学中也指一个代谢反应的终产物(或某些中间产物)对生化反应关键酶的影响。也可做在操作系统中起到调节功能的必要关系式革。
易错点
注意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不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教师点评
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5)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解析
从免疫过程看,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再在抗原刺激下才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X、Y、Z分别为T细胞、B细胞、浆细胞。分析图示可知: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再在抗原刺激下才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而起作用。
易错点
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必须在淋巴因子的作用和抗原刺激下才能增殖分化,浆细胞是唯一一个不识别抗原而产生抗体的细胞。
教师点评
掌握体液免疫过程及各免疫细胞起源与作用是解题关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