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8 分

59.回答下列有关动物体代谢调节与内稳态的问题。(8分)

瘦素(Leptin)是一种脂肪组织表达的激素,具有调节能量代谢等功能。高脂肪食物促使脂肪细胞表达瘦素,后者作用于下丘脑中的特异性受体,通过图22所示的途径参与血脂代谢的调节。59.在①和②处的信号转换分别为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③是,其对过程④的作用是。

在一项研究汇总,给予实验小鼠20周高脂肪食物(HFD),之后4轴喂养正常食物(CON);对照组始终喂养正常食物。期间测定两组小鼠的体重、血压等指标,如图23(图中阴影表示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探究肥胖影响血压的机理,结果如图24。60.据图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HFD喂养显著增加体重,CON喂养可降体重B.HFD喂养对小鼠体重和收缩压的改变是同步的C.HFD喂养显著增加收缩压,CON喂养可恢复血压水平D.HFD喂养导致的收缩压升高是通过改变体重实现的61.据图2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A.瘦素与野生型小鼠收缩压的维持有关B.瘦素基因缺陷导致的体重增加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有关C.瘦素基因缺陷型肥胖小鼠收缩压的升高依赖于瘦素的存在D.HFD喂养导致的体重增加是通过调节瘦素表达水平实现的

正确答案

59.化学信号到电信号 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 肾上腺素 促进60.AC 61.ABC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9.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正确答案

A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稳态的生理意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9.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 Na+和Cl-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A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兴奋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26.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__的Na+/K+比接近。

(2) 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_____。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

正确答案

(1)NaHCO3和NaH2PO4 (细胞外液)组织液 (2)细胞失水(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29.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30.Na可与       等无机盐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

31.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会

解析

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

考查方向

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细胞内液和外液构成等渗溶液。

易错点

分清细胞内液渗透压与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相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CO3HPO42- 7.35-7.45

解析

Na可与HCO3 和HPO42-等无机盐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考查方向

考查pH值的调节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H2CO3/HCO3 和H2PO4/HPO42-是细胞内液与外液的缓冲溶液。

易错点

掌握酸碱平衡的缓冲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内流 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解析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考查方向

考查兴奋产生及传导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易错点

兴奋产生过程中注意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26.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__的Na+/K+比接近。

27.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_____。

28.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

29.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

30.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组织液

解析

1)任氏液中NaHCO3和NaH2PO4可以和对应物质构成缓冲液,维持酸碱平衡;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组织液相似。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生活环境。

解题思路

NaHCO3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NaH2PO4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但两者均存在;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易错点

注意区分主要成分和成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细胞失水

解析

任氏液中葡萄糖浓度提高到15%,会使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从而使代谢强度下降。

考查方向

考查渗透压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当细胞液浓度

易错点

注意细胞渗透压相当于5%的葡萄糖浓度。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

该标本脑和脊髓损毁,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被破坏,则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不会有反应,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有反应,能发挥作用。

考查方向

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神经中枢被破坏,但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完整,可作出反应。

易错点

注意结构的完整性。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解析

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通过胞吐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考查方向

考查兴奋产生和传导

解题思路

首先突触前膜兴奋再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易错点

忽略突触前膜先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解析

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表现为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阻断乙酰胆碱不能释放或箭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均会使突触后膜不能兴奋,导致肌肉松弛。

考查方向

考查神经阻断的途径。

解题思路

只要乙酰胆碱不起作用即可。

易错点

乙酰胆碱酶斂乙酰胆碱作用后分解,失去活性,持续兴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8.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 Cl-同时内流

正确答案

D

解析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Cl-内流。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离子通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如下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C②③之间,K+大量外流,③④之间,Na+大量内流

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的兴奋并传导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低          胞吐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        抑制

(3)b、c、d

(4)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下一知识点 : 人脑的高级功能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