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 共60题
31.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结合显微镜检以及菌落的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首先配置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 ) 。
(4)用加入了较高浓度的NaCl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
(5)在无氧条件下培养混合菌,( ) 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可抑制( ) 菌的生长,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检,选取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成功分离。
(6)要确定其中混有大肠杆菌,应在培养基中添加 ( ) ,根据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 ) 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进行判断。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钙以外,应含有( ),( ),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
(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 ),而且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
(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 )。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 )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4)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 )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5)获得目的菌以后,若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 ( ) 。
40.[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通过胚胎工程建立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良种动物的筛选以及基因药物的生产等。制备转基因鼠的流程如图所示:
(1)体外受精时,人工采集的动物精子必须经过( )处理才能完成图示中的①过程,完成②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 )。
(2)④过程中,为维持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必须将培养瓶放置在( )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用( )酶处理才能获得单个细胞。
(3)图示中甲为( )时期的去核卵母细胞,⑤过程操作技术叫做( )。
(4)在上述转基因鼠的培养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 )。
(5)转基因鼠只携带一个B基因,常采用( )的方法来培育出基因型为BB的个体。
正确答案
39.(1) 碳源; 氮源
(2)(高压蒸汽)灭菌; 倒置
(3) 单个菌落 ; 菌落数
(4)E
(5)扩大培养
40.
(4)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1)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 )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菌样应从( )环境中采集。
(3)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 )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 ( )。
(4)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 ),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
40.【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1)获得原生质体后,需对其进行活力检查,下列各实验中,最合适的检测实验是( )
A.观察原生质体的结构是否完整
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D.观察叶绿体数目的多少
(2)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 )。
①无丝分裂 ②减数分裂 ③有丝分裂 ④原代培养
⑤传代培养 ⑥植物体细胞杂交 ⑦脱分化
⑧再分化 ⑨细胞融合
A.①④⑤⑧⑨
B. ②④⑤⑥⑧⑨
C.②⑧⑨
D.③⑦⑧
(3)c步骤的DPD培养基与d步骤所用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4)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培养到( )。若为了获得三七的人工种子,则需要培养到( )。
(5)如果愈伤组织是转基因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在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中,微生物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有 ( ) 、( )、( ) 。
正确答案
39.
(2)富含纤维素
40.(1)B
(2) D
(3)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比例不同
(4)愈伤组织 ; 胚状体
(5)工具酶的主要来源 , 提供目的基因 , 提供载体 , 基因文库中的受体细胞(选填三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9.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生产上为扩大菊花的种植,常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如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取的材料是菊花的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 ( )。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时,在无菌箱中进行,一般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 ( ) 。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要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菌种,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按功能来分,可称为( )。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 ( ) ;③ ( );
④比色。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 )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 ) 色化合物。
(4)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 ),该方法是依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需进行蛋白质纯度的鉴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 ) 。
40.血清白蛋白临床上需求量大,通常从人血液中提取。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受精卵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乳腺反应器”动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常用方法是从人的细胞获得血清白蛋白基因的mRNA,然后在___________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血清白蛋白基因,再经过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血清白蛋白基因,该技术中的引物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 、( )以及标记基因等部分,在此过程中除了使用工具酶外,还需使用的工具是( ) 。
(3)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椹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经过“最后一道工序”________________,植入到受体母牛体内。
(4)由于转基因表达产物存在于奶牛的乳汁中,检测其体内是否出现药用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 ) ,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39.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生产上为扩大菊花的种植,常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如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取的材料是菊花的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 。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时,在无菌箱中进行,一般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 。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要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菌种,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按功能来分,可称为 。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 ①配制溶液;② ;③ ;
④比色。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 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 色化合物。
(4)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 ,该方法是依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需进行蛋白质纯度的鉴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
40.血清白蛋白临床上需求量大,通常从人血液中提取。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受精卵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乳腺反应器”动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常用方法是从人的细胞获得血清白蛋白基因的mRNA,然后在___________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血清白蛋白基因,再经过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血清白蛋白基因,该技术中的引物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 以及标记基因等部分,在此过程中除了使用工具酶外,还需使用的工具是 。
(3)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椹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经过“最后一道工序”________________,植入到受体母牛体内。
(4)由于转基因表达产物存在于奶牛的乳汁中,检测其体内是否出现药用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 ,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进入冬季,部分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 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22. 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 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3.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 分解为 。
24.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
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
一系列 ,从而得到单个菌落, 再采用
方法进行鉴定,得到右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
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25.图中所示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 培养基。
26. 为探究催腐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秸秆平分成下表的甲、乙、丙三组,均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该实验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说出其中一点 。
正确答案
(1) 细菌
解析
霉菌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有成套的细胞器,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
考查方向
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易错点
误认为霉菌原核生物。
教师点评
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类别,特别是微生物是解题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2) 纤维二塘 葡萄糖
解析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考查方向
考查分解纤维素微生物体内酶的作用。
解题思路
纤维素单体为葡萄糖,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分解葡萄糖。
易错点
注意纤维素酶是复合酶而不是一种酶。
教师点评
掌握分解纤维素酶的组分及各自作用是解题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3) 梯度稀释 刚果红染色 1
解析
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得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再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吸取的一滴液体中有一个微生物进行培养,从而得到单个菌落, 再采用 刚果红方法进行鉴定,刚果红与纤维素结合成红色的复合物,而葡萄糖等不与其结合。分解纤维素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分解红色消失而呈现透明圈,根据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挑选出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从图示内容看应该是1。
考查方向
考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与筛选。
解题思路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览胜刚果红染色法将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筛选出来。
易错点
注意微生物筛选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点评
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和筛选的原理及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固体
解析
对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筛选,按物理性质划分应固体培养基,按功能划分应为鉴别培养基。
考查方向
考查培养基类型。
解题思路
按物理性质划分的培养基通常有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
易错点
注意分离与鉴别微生物均用固体培养基。
教师点评
掌握培养基不同划分方法和种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5) 缺少35度无催腐剂的对照组(1分)
解析
分析表格中信息,有25℃有无催腐剂的比较,在35℃下只有有催腐剂实验,所以实验不足之处就缺少在35℃下无催腐剂的对照实验。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设计原则。
解题思路
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原则。
易错点
注意对照实验设置只有要研究的变量不同,其余无关变量应和实验组相同。
教师点评
掌握实验设计原则和对照实验设置的方法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