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 共60题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3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根据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制成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3)在月季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高。
(4)在香料工业提取的“液体黄金”玫瑰精油,要求不含任何添加剂和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 ;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向获得的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浓度的目的是 。
(5)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的豆腐乳。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其原因是豆腐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 分解。最终使 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所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②所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
(3)在图中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中,健康胰岛B细胞基因在进入②之前要构建______,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除含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4)重组细胞b在一定的细胞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可以定向分化形成胰岛B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重组细胞b的培养液中除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根据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制成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3)在月季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高。
(4)在香料工业提取的“液体黄金”玫瑰精油,要求不含任何添加剂和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 ;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向获得的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浓度的目的是 。
(5)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的豆腐乳。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其原因是豆腐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 分解。最终使 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所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②所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
(3)在图中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中,健康胰岛B细胞基因在进入②之前要构建______,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除含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4)重组细胞b在一定的细胞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可以定向分化形成胰岛B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重组细胞b的培养液中除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仅以淀粉作为( ) 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一般加入( ) 作为凝固剂。
(2)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 法。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 ) 法灭菌。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 ) (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15分)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既解决了一些社会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忧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右图中的( ) (a、b)处,限制酶不能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 ) ;用PCR扩增技术获取目的基因依据的是 ( ) 原理。
(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借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人工诱导进行 ;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的目的是( ) 。
(3)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滋养层将发育成为( );试管婴儿技术为人类优生开辟了新途径,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的原因是 ( ) 。
(4)“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原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仅以淀粉作为 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一般加入 作为凝固剂。
(2)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法。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法灭菌。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15分)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既解决了一些社会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忧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右图中的 (a、b)处,限制酶不能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 ;用PCR扩增技术获取目的基因依据的是 原理。
(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借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人工诱导进行 ;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的目的是 。
(3)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滋养层将发育成为 ;试管婴儿技术为人类优生开辟了新途径,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的原因是 。
(4)“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正确答案
31.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_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纤维二糖;葡萄糖
(2)红;透明圈
(3)能;不能培养基中有淀粉,纤维素不是唯一碳源,没有加CR。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9.选考题(请考生选一道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甘蔗含糖量高,是生产燃料酒精的优质材料。为了提高酒精产量,需要优质甘蔗品种和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为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要用甘蔗的外植体作为材料对甘蔗进行大规模种植,在对甘蔗外植体细胞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 ),( )两项工作。
(2)为了获得理想的酵母菌菌种,可以对野生菌种进行( )。然后在( )(A.固体 B.液体 C.选择 D.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要比基本培养基额外添加( ),在该培养基中挑选____________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突变酵母菌。
(3)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MS培养基和微生物培养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一些疾病的治疗,如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和免疫排斥,目前临床通过使用______抑制___________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2)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 ),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通过对患者的EK细胞进行___________,可培育出特定人造组织器官,进而解决免疫排斥问题。
(3)人们发现小型猪的器官可用来替代人体器官进行移植,但小型猪器官表面的某些抗原决定簇仍可引起免疫排斥。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对小型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在改造中导入小型猪基因组中的一些调节因子属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_,作用是( )。
(4)基因工程技术还可用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基因治疗的包括( )和( )两种方法。
正确答案
39.
(1)配制MS培养基 外植体消毒
(2)诱变处理(或:紫外线照射) AC
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 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
(3) MS培养基需要提供大量的无机营养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使用顺序不对(或两者浓度配比不对)
40.
(1)供体器官短缺 免疫抑制剂 T细胞
(2)胎儿原始性腺 核移植 体外定向诱导分化
(3)目的基因 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
(4)DNA分子杂交 体外基因治疗 体内基因治疗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 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人员从土壤和腐烂的秸秆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15.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 法进行接种。
16.先将样品悬液稀释后涂在放有滤纸条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得到初筛菌株。再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2~5天,加入 溶液后,依据出现的颜色反应进行筛选,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 。同时将初筛菌株制备成的菌液放入加有滤纸条的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8天,观察滤纸条的破损情况。结果见表。由表可知,8种菌株中1、3、7号菌株产酶能力较强,原因是 。
注: ① DP = (D / d) 2,其中d表示菌落直径(cm) ,D表示水解圈直径(cm)
②“+”为滤纸边缘膨胀, “+ + ”为滤纸整齐膨胀并弯曲,“+ + + ”为滤纸不定形“+ + + +”为成团糊状“+ + + + +” 为半清状
17.为进一步研究1、3、7号菌株对秸秆降解的效果。分别用这三种菌株对秸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秸秆和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图。
由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 的降解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 的降解率变化最大。整体分析 号菌株的降解效果最好。
正确答案
高压蒸汽灭菌 平板划线
解析
依据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常识,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考查方向
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常识。
解题思路
依据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常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不准确或没有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常识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正确答案
纤维素 刚果红 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 此三种菌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都较高,且滤纸片破损程度高
解析
要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就得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2~5天,加入刚果红溶液后,依据出现的颜色反应进行筛选,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分析结果表可知,8种菌株中1、3、7号菌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都较高,且滤纸片破损程度高,说明产酶能力较强。
考查方向
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题意要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分析做答。
易错点
易因没记准确刚果红及作用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半纤维素 纤维素 7
解析
运用对照分析法可知,无论第5天还是第10天,三种菌株对半纤维素的降解率都是最高的,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最大。三种菌株相比, 7号菌株的降解率都高,应是效果最好。
考查方向
考查探究实验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目准确把握实验的自变量及正确分析实验结果柱状图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能准确理解题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一)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高温淀粉酶被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
31.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 。
32.进行过程①的目的是 ;过程②所使用的方法是 法。图1中弧线箭头上“?”的操作是 。
33.Ⅰ号培养基应以 作为唯一碳源。
34.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液采用 法灭菌。
35.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碳源,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选出透明圈 (大/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36.若现在发现了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对其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多选)
正确答案
解析
嗜热菌能够在较高温度下生存,说明其DNA稳定性较高,而生物DNA中通常由于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二个氢键,破坏需消耗能量,所以G与C含量越高越稳定。所以C正确;A选项题干中没有说明,B选项中嗜热菌是原核生物或真核也没有说明,B错误;D选项在题干中没有说明,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嗜热菌的结构特点
解题思路
DNA热稳定性与DNA结构有关碱基G与C含量越高,越稳定。
易错点
分不清考查问题,不清楚G与C之间是三个氢键,A与T之间是二个氢键。
教师点评
掌握嗜热菌能在高温下生存的原因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 挑出菌落(转移扩大培养等合理即可)
解析
从图示内容看①之前的试管中嗜热菌的浓度明显高于①之后,说明是稀释过程。
考查方向
考查对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解题思路
从图示的信息可得出结论。
易错点
注意两试管中嗜热菌的浓度
教师点评
考查稀释表示方法,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淀粉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知,筛选耐高温的淀粉酶,培养基就加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考查方向
考查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解题思路
从题干信息可知,筛选耐高温的淀粉酶,培养基就加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易错点
分不清如何对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
教师点评
掌握利用培养基对微生物选择作用,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先调节pH,后灭菌;高压灭菌
解析
灭菌是配制培养基关键步骤,灭菌后即可倒平板,所以调节pH在灭菌之前,培养基通常是液体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
考查方向
考查培养基的制备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培养基配制顺序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值→补加蒸馏水→转移→灭菌→倒平板
易错点
掌握不了培养基配制原则
教师点评
掌握培养基配制原则及各种灭菌方法适用的范围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高温)淀粉酶; 大
解析
在培养基中加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通常嗜热菌分泌耐高温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分解后根据透明圈大小说明产生淀粉酶量及活性大小。
考查方向
考查微生物的选择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筛选耐高温的淀粉酶,嗜热菌必然释放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
易错点
误认为淀粉酶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原核生物无法合成分泌淀粉酶。
教师点评
掌握选择培养基选择依据及结果分析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解析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均具有核糖体唯一细胞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原核细胞、植物细胞、真菌均含有有细胞壁,细胞均共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分类依据。
解题思路
具细胞结构生物均具有核糖体和细胞膜,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核膜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易错点
误认为核糖体也是区分标准。
教师点评
掌握不同种类细胞分类依据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35.有关基因工程问题.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农作物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
一、
(1)如图A﹣F表示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_________.
(2)限制酶是基因工程必需的工具酶,其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酶M和酶N是两种限制酶,图中DNA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它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
(3)酶M特异性剪切的DNA片段是,则酶N特异性剪切的DNA片段是__________。
(4)多个片段乙和多个片段丁混合在一起,用DNA连接酶拼接得到环状DNA,其中只由两个DNA片段连接成的环状DNA分子有_________种.
(5)如图A和B分别表示两段DNA序列.表格分别表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6)据图2:假设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均如图中A所示,则应选择表格中酶________进行酶切;若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分别如图中A和B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____________进行酶切.
(7)假设大肠杆菌突变菌株甲中EPSPS基因的右侧序列如图中B所示,请在下列方框内画出经酶切后产生的两个末端的碱基序列.
二、如图甲是目的基因EPSPS(4.0kb,1kb=1000对碱基)与pUC18质粒(2.7kb)重组的示意图.图中Ap′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lacZ是显色基因,其上的EcoR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其控制合成某种酶能将无色染料X﹣gal变成蓝色,最终能在含无色染料X﹣gal的培养基上将含该基因的菌落染成蓝色.(图乙中深色圆点即为蓝色菌落)
(1)将处理后的目的基因EPSPS与pUC18质粒、DNA连接酶混合后,再与某菌种混合,若要从混合物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菌株,在图乙的培养基中必须加入__________.请判断图乙中所出现的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中,何种颜色菌落会含有重组质粒_________.
(2)现用EcoRI酶切质粒,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___________kb和__________kb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I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3)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1)ABCE
(2)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3)
(4)3
(6)2 2和3
(7)
二、(1)草甘膦 白色
(2)3kb和3.7kb或1.0kb和5.7kb
(3)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或表达的酶没有活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A B C D
50. 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应该在________旁完成。图中B、C所示操作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
51.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为了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实验结果如右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52. 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对分离的细菌数目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53. 操作过程中有三种材料或用具需要消毒或灭菌: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操作者的双手;③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其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无菌操作 酒精灯火焰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解析
微生物培养的核心是无菌操作,感染杂菌实验将前功尽弃。题干指出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有利于后期实验的观察和筛选。
考查方向
考察微生物培养的实验操作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图示过程结合基础知识完成
易错点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教师点评
考察微生物培养的无菌操作,提升自己的识图分析能力。
正确答案
该除草剂 E
解析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所以选择培养基中应添加该除草剂。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所以当该除草剂被降解后,培养基变得透明,透明圈越大,说明该细菌降解该除草剂的能力越强。
考查方向
考察配置培养基的目的及选择培养的结果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题干和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完成
易错点
E
教师点评
考察培养基的作用和识图分析能力,难度教适中
正确答案
稀释涂布平板法 少
解析
微生物培养中细菌的接种方法有两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能用来统计细菌的数目。菌落是单个细菌繁殖形成的子细胞群体,所以只能统计出活细菌的数目,比显微镜下计数的细菌数目少。
考查方向
考查了细菌的接种方法和细菌数目的统计。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题干和根据图示过程完成。
易错点
少,菌落的概念易遗忘。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接种和计数方法的比较,在历年高考题中频繁出现,考查的比较基础。
正确答案
①③
解析
微生物培养中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和灼烧灭菌法。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巴氏消毒和酒精等化学物质的消毒处理,只有①③可使用灭菌方法,人的双手只能用酒精擦拭。
考查方向
微生物培养的灭菌和消毒的方法。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题干和结合教材完成。
易错点
③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灭菌和消毒方法,在高考题中教易出现,考察的比较基础。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回答问题:
20.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 接种方法。
2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常将温度控制在 。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温度控制在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测,在酸性条件下呈现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22.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
。
正确答案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
仔细审题,根据试题要求答题。回忆课本知识写出方法名称。
考查方向
纯化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解题思路
识记基础知识题,根据题意答题。
易错点
关于生物学名词、概念名称不能写错字。如果把“稀”写成“希”不能得分。
教师点评
基础题,记住知识要点就能答题。
正确答案
20℃ 充足的氧气 30∽35℃ 有 重铬酸钾 灰绿色
解析
根据果酒和果酸的制作原理,酒精发酵后期是无氧环境,而果醋是氧化反应,需要充足的氧气,温度相应也较高。
考查方向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及条件。
解题思路
记住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原理、条件。
易错点
果酒和果醋的条件记忆模糊就容易写错。
教师点评
基础识记题,难度较小。
正确答案
不能。因为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酸菌是好氧菌,在无氧环境下抵制生长。
解析
果酒的成分是酒精,酒精生产条件是无氧环境;果醋的成分是醋酸,是醋酸杆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产生,无氧环境就得不到醋酸。
考查方向
果酒和果醋生产的条件控制。
解题思路
根据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可以看出,果酒生产中不能产生果醋,果醋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果酒。
易错点
果酒果醋都是用果汁生产,误认为有果酒果醋产生。
教师点评
简单发酵工艺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