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在真核生物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在高等动物体内F到E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导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BC

(2)稳定性差异

(3)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4)神经系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_控制的。

(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5)由A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则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

(6)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裂和分化   基因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泌(或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染色质固缩

(5)有丝分裂和减数

(6)因为D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密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激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下图(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

请回答: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小时左右,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在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上述实验假如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小肠黏膜层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2)a处的细胞连续分裂把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推向b处,直至c处。

(3)小肠黏膜细胞上的放射性将会因为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而消失。

(4)在小肠黏膜层的各处都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因为小肠黏膜层上的细胞不断进行mRNA的合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给出了人体部分细胞的生理寿命

(1)人的身体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它们都来自_____________。

(2)细胞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在胚胎期,人的细胞通过_______数量急剧增加。在胚胎发育期间,细胞必须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和恰当的时间________,以便产生正确的细胞类型。

(4)由表中可看出,人体内的细胞都有一定的生理寿命,寿命最长的是__________,可伴随人终生。

(5)蝌蚪变态发育成蛙时,尾部的消失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正确答案

(1)受精卵

(2)分裂   分化   衰老   死亡

(3)有丝分裂  分化

(4)脑神经细胞

(5)细胞凋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菊花植株进行了下列观察和探究:

(1)观察到植株上衰老叶片有的为黄色,有的为橙黄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显微镜观察菊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应当以_______为参照。

(3)取茎中的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时间如下表(单位:小时)

测定细胞周期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找出三者在细胞分裂中的共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缺少叶绿素,而叶片中含叶黄素与胡萝卜素的比例不同。

(2)叶绿体

(3)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①.间期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   ②.分裂期时间,都为3.2h(相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衰老的细胞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些癌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以抵抗人体免疫功能,其机制是:进入肿瘤组织周围的免疫细胞会分泌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质分子—Fas,而肿瘤细胞能分泌一种FasL,FasL与Fas结合后激活免疫细胞的凋亡信号途径,诱导免疫细胞凋亡。请分析回答:

(1)图中表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功能。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使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细胞表面的_______减少,细胞黏着性下降,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3)图中的效应细胞应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

(4)效应细胞中与Fas分子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5)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途径是通过激活相关________的活动实现的。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1)信息交流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糖蛋白

(3)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5)基因       内部环境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

(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发生改变。

(2)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_____酶。

(3)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4)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正常体细胞不断走向衰老的原因是_______。

(5)科学家发现精子中的端粒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无关。这是因为精子细胞中______能正常表达,使____保持一定的长度。

正确答案

(1)易位 数量、顺序

(2)逆转录

(3)不完全相同 正相关

(4)端粒酶活性的丧失

(5)端粒酶 端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

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__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纤维素   纤维素   酶果胶质   果胶酶

(2)A

(3)适当降低温度   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4)用乙烯进行处理   适当提高贮存温度

(5)叶绿素含量降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_;从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种育,其特点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正确答案

(1)免疫  抗体(溶菌酶)

(2)编程性(程序性)   少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4)诱变(辐射)   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优良变异类型少(答出两点即可)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癌变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