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有无,不能检测有无还原性糖生成,所以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A正确;
B、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B错误;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随机取样进行调查,C错误;
D、幼芽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根,所以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错误.
故选:A.
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四个烧杯中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
(4)曲线A是第______次实验的结果,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5)图2表示萝卜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反应的速率的影响.请在图上画出
①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提高5℃时的曲线变化;
②如果在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种酶的曲线变化;
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大量pH为1.8的HCl的曲线变化.
正确答案
解:(1)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酸碱度,所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
(2)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酸碱度,因变量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改变的变量,酸碱度改变,随之改变的是产生气泡的多少,所以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
(3)此实验探究的是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不变的,所以在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
(4)曲线A与曲线B相比,在单位时间内分解的过氧化氢的量较少,可能是由于提取液的含量减少导致酶的含量减少所致,所以曲线A有可能表示的是第二次试验的结果.
(5)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②酶的含量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也相应加快,③过低的PH值,有可能导致没失去活性.据此作图.
故答案为:
(1)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或探究等量的提取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及同种不同量提取液在相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2)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 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3)同一种酶的最适pH不变
(4)二 A中含酶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
(5)见图:
解析
解:(1)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酸碱度,所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
(2)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酸碱度,因变量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改变的变量,酸碱度改变,随之改变的是产生气泡的多少,所以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
(3)此实验探究的是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不变的,所以在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
(4)曲线A与曲线B相比,在单位时间内分解的过氧化氢的量较少,可能是由于提取液的含量减少导致酶的含量减少所致,所以曲线A有可能表示的是第二次试验的结果.
(5)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②酶的含量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也相应加快,③过低的PH值,有可能导致没失去活性.据此作图.
故答案为:
(1)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或探究等量的提取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及同种不同量提取液在相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2)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 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3)同一种酶的最适pH不变
(4)二 A中含酶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
(5)见图:
如图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
(3)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4)若图2实验过程中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请在图2中,利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情况.
(5)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2、3所代表的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
(2)由图1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Fe3+,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图2曲线bc段,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
(4)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其曲线比原来的曲线高.
(5)因为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所有不能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催化剂种类 H2O2浓度 pH
(2)高效性
(3)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4)如图
(5)不能 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观测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2、3所代表的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
(2)由图1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Fe3+,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图2曲线bc段,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
(4)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其曲线比原来的曲线高.
(5)因为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所有不能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催化剂种类 H2O2浓度 pH
(2)高效性
(3)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4)如图
(5)不能 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观测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至少写出2种).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条件时,酶A部分失活
(3)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______,原因是______.
(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自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酶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其他如pH、溶液的量、反应时间、酶的用量等为无关变量.
(2)A、据图分析,酶A在20℃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多,酶活性相对其他温度时较低,A错误;
B、在同一温度下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B错误;
C、据图分析,酶B在40℃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少,所以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C正确;
D、大于50℃条件时,酶A活性下降,D错误.
故选:C.
(3)因为用斐林试剂需水浴加热,不是单一变量了,也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使试验结果不可靠,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
(4)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设计更多的温度梯度,分别测量淀粉的分解情况,即在30~50°C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1)温度、酶的种类 溶液的量、反应时间、pH等
(2)C
(3)不能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4)在30~50°C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解析
解:(1)自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酶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其他如pH、溶液的量、反应时间、酶的用量等为无关变量.
(2)A、据图分析,酶A在20℃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多,酶活性相对其他温度时较低,A错误;
B、在同一温度下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B错误;
C、据图分析,酶B在40℃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少,所以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C正确;
D、大于50℃条件时,酶A活性下降,D错误.
故选:C.
(3)因为用斐林试剂需水浴加热,不是单一变量了,也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使试验结果不可靠,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
(4)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设计更多的温度梯度,分别测量淀粉的分解情况,即在30~50°C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1)温度、酶的种类 溶液的量、反应时间、pH等
(2)C
(3)不能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4)在30~50°C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
(1)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还原糖)标准液、质量分数为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2)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 质量分数为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该试管中______,并计算出______催化效率.
(4)相关问题:
①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______(单位mL).
②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______.
③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______进行改变.
正确答案
解:(2)根据图表可知,向E、F试管分别加入的是2 mL斐林试剂,并在60℃水浴条件下加热2 min.
(3)还原糖鉴定观察砖红色沉淀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还原糖浓度.因此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4)①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为了保证各试管中试剂量相等,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分别是0.6、0.4、0,使试剂量为2.
②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所以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使用的淀粉液中是否有还原糖.
③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因此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三进行改变,即排除α-淀粉酶的干扰.
故答案为:
(2)2 mL斐林试剂,60℃水浴加热2 min后
(3)麦芽糖浓度 α-淀粉酶
(4)①0.6、0.4、0 ②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③三
解析
解:(2)根据图表可知,向E、F试管分别加入的是2 mL斐林试剂,并在60℃水浴条件下加热2 min.
(3)还原糖鉴定观察砖红色沉淀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还原糖浓度.因此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4)①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为了保证各试管中试剂量相等,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分别是0.6、0.4、0,使试剂量为2.
②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所以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使用的淀粉液中是否有还原糖.
③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因此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三进行改变,即排除α-淀粉酶的干扰.
故答案为:
(2)2 mL斐林试剂,60℃水浴加热2 min后
(3)麦芽糖浓度 α-淀粉酶
(4)①0.6、0.4、0 ②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③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