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根据如图依次指出每一图形最可能代表了什么因素对酶的作用的影响.曲线中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横坐标表示影响因素.则a、b、c、d四曲线分别表示( )
①酶浓度 ②底物的浓度 ③温度 ④pH.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CD、①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与曲线a符合;
②底物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反应速率不再加快,与曲线b符合;
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失活,而低温时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与曲线c符合;
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最适宜的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与曲线d符合,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请回答:
注:“-”表示该步不处理.
(1)步骤1应选择______(H2O2溶液/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理由是______.
(2)步骤2加入的酶液可以是______酶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______0C.
(3)步骤5应选用______(斐林试剂/碘液/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
正确答案
解:(1)由于高温促进H2O2(溶液)分解,所以H2O2溶液不能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底物,步骤1应选择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
(2)该试验可以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所以步骤2加入的酶液可以是唾液淀粉酶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要控制在37℃.
(3)步骤5应选用碘液进行检测淀粉水解的快慢,由于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麦芽糖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温度条件,所以不能选用.
故答案为:
(1)淀粉溶液 高温促进H2O2(溶液)分解
(2)唾液淀粉酶 37℃
(3)碘液
解析
解:(1)由于高温促进H2O2(溶液)分解,所以H2O2溶液不能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底物,步骤1应选择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
(2)该试验可以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所以步骤2加入的酶液可以是唾液淀粉酶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要控制在37℃.
(3)步骤5应选用碘液进行检测淀粉水解的快慢,由于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麦芽糖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温度条件,所以不能选用.
故答案为:
(1)淀粉溶液 高温促进H2O2(溶液)分解
(2)唾液淀粉酶 37℃
(3)碘液
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题图分析可知,①~③反应速率为③<②<①,A正确;
B、曲线①对应的酶的活性最高,即相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但无法确定与曲线②和③对应的温度的大小关系,有可能高于曲线②和③的温度,也可能低于,B错误;
C、若三条曲线不同只由酶浓度引起,底物浓度很低时,不同酶量的反应速率相同,此时反应速率受底物浓度的限制,C错误;
D、曲线①对应的酶的活性最高,即相应的PH为酶的最适PH,但无法确定与曲线②和③对应的PH的大小关系,有可能高于曲线②和③的PH,也可能低于,D正确.
故选:C.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开始实验的假设不一定正确,因此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以重新收集,查阅资料,必要时修改假设,A正确;
B、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可以修改、完善实验方案,B正确;
C、重复进行实验,减少偶然因素影响,C正确;
D、修改实验数据是错误的,D错误.
故选:D.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谷氨酸分解成γ氨基丁酸和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提取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1、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底物已经分解完,A错误;
B、图甲的自变量应是时间,B错误;
C、图乙催化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随着酶浓度增大,酶与底物接触的机会变大,C正确;
D、在反应物过量的情况下,随着酶浓度增大,更多的酶可同时发挥作用,使催化反应速率增加,但酶的活性并没有增加,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