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曲线b表示在其它条件充分适宜时,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改变某一条件,据图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不会改变

B适当降温,重复该实验,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B点后增加酶量,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值,图中曲线表示的是在适宜条件下的反应,减小pH值,A、B点会降低,A错误;

B、降低温度,酶的活性降低,A点之前也要降低,不能和曲线OAB重合,B错误;

C、B点限制曲线b上升的因素是酶的数量,当数量增加时,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大,C正确;

D、酶量是限制B点以后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限制AB段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鲫鱼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杂食性淡水鱼.若鲫鱼生活的水体被金属离子严重污染,会严重危害其生长和繁殖.科研人员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叫酸性磷酸酶(简称ACP)的化学物质,它是生物体内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为了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下列探究实验,所有处理均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6个月,期间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请同答下列问题:

(1)选取健康且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等一致的鲫鱼,从其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将其置于______ 溶液中保存备用.

(2)取相同试管若干,并______,向每一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分别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另取一支试管应该加入______作为对照.

(4)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该酶的活力.得到如图1,图2曲线:

①从图1、2曲线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

②从酶的本质属性分析,(Pb2+)、铬(Cd2+)处理后酶的活性降低是重金属盐影响了酶的______所致.

正确答案

解:(1)ACP为酸性磷酸酶,故应置于酸性缓冲溶液保存备用.

(2)取相同试管若干,并分组编号.实验目的为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围绕自变量要分组对照.无关变量为加入试剂的量、pH等条件要等量控制且条件适宜,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3)自变量为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实验组要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对照组要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及ACP.

(4)①据图分析,图1曲线表明:随着铅(Pb2+)、铬(Cd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下降;图2曲线表明:随着钙(Ca2+)、镁(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②铅(Pb2+)、铬(Cd2+)都是重金属,会破坏酶空间结构,降低酶活性. 

故答案为:

(1)适宜pH的缓冲(或酸性缓冲溶液)

(2)分组编号  保证各试管pH相同  保证酶处于最适pH  

(3)等量的缓冲液及ACP    

(4)①随着铅(Pb2+)、铬(Cd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下降    随着钙(Ca2+)、镁(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②空间结构

解析

解:(1)ACP为酸性磷酸酶,故应置于酸性缓冲溶液保存备用.

(2)取相同试管若干,并分组编号.实验目的为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围绕自变量要分组对照.无关变量为加入试剂的量、pH等条件要等量控制且条件适宜,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3)自变量为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实验组要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对照组要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及ACP.

(4)①据图分析,图1曲线表明:随着铅(Pb2+)、铬(Cd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下降;图2曲线表明:随着钙(Ca2+)、镁(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②铅(Pb2+)、铬(Cd2+)都是重金属,会破坏酶空间结构,降低酶活性. 

故答案为:

(1)适宜pH的缓冲(或酸性缓冲溶液)

(2)分组编号  保证各试管pH相同  保证酶处于最适pH  

(3)等量的缓冲液及ACP    

(4)①随着铅(Pb2+)、铬(Cd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下降    随着钙(Ca2+)、镁(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②空间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试图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具体实验操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矿质对酶活性的影响

B试管2起对比作用,目的是确定没有矿质存在时酶的活性大小

C试管3设置目的是排除Na+对酶催化的影响

D实验证明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具有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矿质对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

B、试管2中加入的是清水,作为对照组,目的是确定没有矿质存在时酶的活性大小,B正确;

C、试管3设置目的是排除Na+对酶催化的影响,C正确;

D、1号试管中溶液蓝色浓度最小,即分解的淀粉最多,说明该试管中酶的活性最高,由此可见,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具有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表分析,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②甲、乙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③乙、丁、己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④设计上述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

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分解底物(淀粉和蔗糖)及不同温度,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故①正确.

因为0度下α-淀粉酶活性低,甲、乙两组实验都不反应.无法证明酶的专一性.故②错误.

乙、丁、己三组实验反应底物是蔗糖,而酶是α-淀粉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不管是什么温度都不反应.故③错误.

丙、丁实验中,反应底物不同是自变量,对照可验证酶有专一性;甲、丙、戊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则对照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故④正确

本题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三图依次表示某种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图甲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若增加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如图甲A图中画出反应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______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______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

(4)图C表示了_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5)如图乙曲线中能反映出该酶在80℃渐变至0℃的环境中,剩余反应物的量与温度关系的是______

(6)如图丙曲线能反映出该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如图甲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酶的数量限制反应速度.若增加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曲线如答案图.

(2)图B中,a点时反应速率最高,因此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a→b温度升高使酶的活性下降.

(4)图C所示酶的最适pH为8左右,可代表胰蛋白酶催化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曲线.

(5)高温使酶的活性失活,当温度从80℃降到0℃时,有机物的分解量不会随温度的降低发生变化.

(6)上图曲线中看出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在最适温度之前,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C.

故答案为:

(1)酶的数量限制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变化的如图

(2)酶的最适温度

(3)a→b温度升高使酶的活性下降

(4)C  

(5)B  

(6)C

解析

解:(1)如图甲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酶的数量限制反应速度.若增加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曲线如答案图.

(2)图B中,a点时反应速率最高,因此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a→b温度升高使酶的活性下降.

(4)图C所示酶的最适pH为8左右,可代表胰蛋白酶催化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曲线.

(5)高温使酶的活性失活,当温度从80℃降到0℃时,有机物的分解量不会随温度的降低发生变化.

(6)上图曲线中看出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在最适温度之前,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C.

故答案为:

(1)酶的数量限制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变化的如图

(2)酶的最适温度

(3)a→b温度升高使酶的活性下降

(4)C  

(5)B  

(6)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