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下列有关调查活动或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用甲基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②调查人类色盲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需要显微镜
④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橙黄色带在滤纸条最上边,判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⑤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而酒精可使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
⑥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计算的种群密度偏高
⑦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⑧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线粒体应该用健那绿染色,①错误;
②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②错误;
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都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③正确;
④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其中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位于滤纸条的最上边,④正确;
⑤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⑤错误;
⑥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少,进而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高,⑥正确;
⑦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来鉴定,因为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这样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⑦正确;
⑧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⑧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说法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斐林试剂使用时,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能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底物含量,否则会干扰实验,故A错误;
B、用植物花药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B错误;
C、转运RNA、酶、载体蛋白能循环使用,而抗体发挥作用后就不能再继续发挥作用,故C正确;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所以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转录翻译出的蛋白质不具有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一、二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情况.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故图一实线、虚线可依次表示增加酶量前后,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A正确;
B、酶活性的高低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故图一虚线、实线可依次表示酶在最适温度和稍低温度作用下的分解速率,B正确;
C、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消耗的反应时间越短,故图二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正确;
D、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故图二不能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的关系,D错误.
故选:D.
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请回答问题:
(1)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使用双缩脲试剂,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
(2)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
(3)为进一步探究该脂肪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条件,该同学设计相关了实验,结果如图示.
①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不同的因素分别是______,属于______变量.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酶活性最高的条件是______,pH的变化______(“影响”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正确答案
解:(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可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酶具有专一性,要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
(3)①由图可知,ab两点的温度相同,pH值不相同,ac两点的pH值相同,但温度不同,所以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不同的因素分别是ph值和温度,属于自变量变量.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酶活性最高的条件是pH=7,温度为60℃,且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故答案为:(1)蛋白质
(2)脂肪
(3)
①ph值和温度 自变量
②pH=7,温度为60℃不影响
解析
解:(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可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酶具有专一性,要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
(3)①由图可知,ab两点的温度相同,pH值不相同,ac两点的pH值相同,但温度不同,所以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不同的因素分别是ph值和温度,属于自变量变量.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酶活性最高的条件是pH=7,温度为60℃,且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故答案为:(1)蛋白质
(2)脂肪
(3)
①ph值和温度 自变量
②pH=7,温度为60℃不影响
酶的活性除了受温度和pH影响外,还常受某些无机盐的影响,如Cl-(酶的激活剂)、Cu2+(抑制剂).请以狗的唾液(狗的体温为38.5℃)、0.05g/mL NaCl溶液、0.05g/mL CuSO4溶液、碘化钾-碘液、蒸馏水、淀粉液等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Cl-和Cu2+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①②③;
(2)分别向每支试管各加入1mL狗的唾液,在温度为______条件下水浴保温;
(3)向①号试管中加入0.05g/mL NaCl溶液1mL,②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0.05g/mL CuSO4溶液,③号试管加入______,摇匀;
(4)向3支试管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摇匀后______;
(5)观察并记录______.
正确答案
38.5℃
等量蒸馏水
加等量碘化钾-碘液的混合液
溶液颜色变化及变化速率
解析
解:(2)实验探究的是无机盐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其它变量均为无关变量,因此温度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即狗的体温.
(3)由于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①号和②号应加入等量的不同的盐溶液,而③号试管为空白对照,应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4)由于温度在该实验中为无关变量,因此鉴定淀粉的分解量适宜使用等量的碘液进行鉴定.
(5)由于实验开始时即加入碘液,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变化速率来判断淀粉的分解速度.
故答案为:
(2)38.5℃
(3)等量蒸馏水
(4)加等量碘化钾-碘液的混合液.
(5)溶液颜色变化及变化速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