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科学家研究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镉、铜处理河蚬一段时间后,测得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如下表所示.
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应是______,b为______.
(2)列举本实验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______.
(3)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可以过氧化氢为底物,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的______来表示.
(4)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河蚬的新鲜的软体组织制成研磨液,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研磨河蚬软体组织的目的是______.能否用河蚬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______.
(5)水体中镉、铜等重金属离子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______富集,即______越高,其影响越大.
正确答案
解:(1)题干说明为了研究用一定浓度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组应是镉、铜以及镉+铜对其影响,因此a是镉.自变量的梯度差应该相同,所以b应是100.
(2)无关变量是除了实验变量外的其他因素,如河蚬只数、河蚬生理状况、加入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都可以.
(3)测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过氧化氢)的减少量或者产物(氧气)的生产量都可以.
(4)研磨机体组织的目的是破坏细胞的结构,使细胞内容物释放出来,在此主要是让过氧化氢酶释放出来.过氧化氢自身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速率就不同,而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不能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水体中镉、铜等重金属离子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食物链富集,即营养级越高,其影响越大.
故答案为:
(1)镉 100
(2)河蚬只数、河蚬生理状况、加入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或其他合理答案)
(3)氧气的生成量(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4)使酶从软体组织内释放出来,增大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分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不能,高温会使过氧化氢自行分解
(5)食物链 营养级
解析
解:(1)题干说明为了研究用一定浓度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组应是镉、铜以及镉+铜对其影响,因此a是镉.自变量的梯度差应该相同,所以b应是100.
(2)无关变量是除了实验变量外的其他因素,如河蚬只数、河蚬生理状况、加入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都可以.
(3)测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过氧化氢)的减少量或者产物(氧气)的生产量都可以.
(4)研磨机体组织的目的是破坏细胞的结构,使细胞内容物释放出来,在此主要是让过氧化氢酶释放出来.过氧化氢自身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速率就不同,而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不能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水体中镉、铜等重金属离子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食物链富集,即营养级越高,其影响越大.
故答案为:
(1)镉 100
(2)河蚬只数、河蚬生理状况、加入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或其他合理答案)
(3)氧气的生成量(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4)使酶从软体组织内释放出来,增大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分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不能,高温会使过氧化氢自行分解
(5)食物链 营养级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分解,不能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藓类植物的叶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没有表皮,B错误;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C正确;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选择的实验材料有紫色大液泡,现象明显,不用染色,D错误.
故选:C.
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据表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本题的涉及的自变量有两个,即底物的种类和温度,故A错误;
B、本实验的因变量有两个,即红黄色的深浅程度和有无红黄色沉淀,故B错误;
C、探究酶具有专一性时,可以采用一种酶、两种底物,或一种底物、两种酶,即实验组合①④或②⑤,故C正确.
D、不能碘液用来鉴定专一性,因为蔗糖有没有水解,不能用碘液来显示变化;本尼迪特试剂的鉴定不能用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为本尼迪特试剂需要加热才能出现颜色反应,而自变量是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四个烧杯中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
(4)曲线A是第______次实验的结果,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因变量是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从而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萝卜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或探究等量的萝卜提取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及同种不同量萝卜提取液在相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2)本实验中因变量是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自变量包括4个烧杯中不同的pH和加入4个烧杯中的提取液的量的多少.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对应的pH为最适pH,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最快,这说明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曲线A与B对照,说明A中所含酶的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因此,曲线A的实验结果是由第2次实验得出.
故答案为:
(1)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萝卜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或探究等量的萝卜提取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及同种不同量萝卜提取液在相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2)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 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3)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2 A中所含酶的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
解析
解:(1)根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因变量是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从而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萝卜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或探究等量的萝卜提取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及同种不同量萝卜提取液在相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2)本实验中因变量是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自变量包括4个烧杯中不同的pH和加入4个烧杯中的提取液的量的多少.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对应的pH为最适pH,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最快,这说明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曲线A与B对照,说明A中所含酶的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因此,曲线A的实验结果是由第2次实验得出.
故答案为:
(1)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pH条件及不同量的萝卜提取液条件下分解的快慢(或探究等量的萝卜提取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及同种不同量萝卜提取液在相同pH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2)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 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3)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2 A中所含酶的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
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的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值,每支试管加五块0.1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下列的说法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为不同pH值,pH=7时果胶酶活性较高,故选取pH值梯度可以是5、6、7、8、9,A正确;
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当温度升高到80℃时,果胶酶失活,B错误;
C、生成果汁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酶活性越大,果胶分解越快,生成的果汁越多,C正确;
D、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使果汁变得澄清,故可根据果汁的澄清度来判断最适pH值,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