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表中“一”表示没有添加.α-淀粉酶溶液最适温度是60℃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淀粉、蔗糖以及不同的温度是自变量,A错误;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加碘液后不变蓝;蔗糖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不分解,加碘液后也不变蓝.因此,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错误;
C、②④⑥三组实验的底物都是蔗糖溶液,不管淀粉酶的活性高低,蔗糖都不能分解.因此②④⑥三组实验不能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C错误;
D、③④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①③⑤三组实验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如图一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如图二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
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一中,由酸到碱,淀粉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
B、图一中pH为3时,植物淀粉酶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B错误;
C、图二中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是酶A而非B,C错误;
D、图二中酶C活性的变化曲线处在单一上升的区间内,所以无法看出其最适温度,D正确;
故选:D.
以山桐子为原料,研究纤维素酶对提取山桐子油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分解,故纤维素酶通过破坏山桐子细胞的细胞壁提高提油率,A正确;
B、该实验研究纤维素酶对提取山桐子油的影响,单一变量是纤维素酶,温度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故将实验温度控制在纤维素酶催化的适宜温度,B正确;
C、从图1曲线中看不出,将加酶量提高到3.0%以后,提油率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C错误;
D、图中的曲线不全,看不出进一步的变化趋势,故根据研究结果看不出生产中的最佳条件,D错误.
故选:AB.
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即随着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增强,故A正确;
B、曲线①是对照组,曲线②为实验组,故B正确;
C、若不断提高反应温度,会导致酶失活,反应速率降低,故C错误;
D、由于曲线②在曲线①的下方,说明化合物P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用新鲜动物肝脏制剂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所选用的动物肝脏一定要新鲜,因为新鲜的肝脏含有的过氧化氢酶含量高,且酶的活性高,效果明显,若放置时间过长,过氧化氢酶会被微生物分解,而影响实验结果.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