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B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健那绿是活性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后,细胞仍然有活性,A错误;

B、苏丹Ⅳ检测的是脂肪,B错误;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错误;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水解,A正确;

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B错误;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C正确;

D、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计算平均值,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表是为了认识酶的特性,以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3和4对比可知高温会影响酶的活性,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即需要适宜的条件,A正确;

B、由2和3对比可知,酶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正确;

C、本实验中底物只有一种,因此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C错误;

D、由1、3和4对比可知,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原因是______

(5)图2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蛋白质

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不变

在pH=2时,酶已失活

C

解析

解:(1)根据酶的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

(2)由于底物量一定,在140分钟后底物已被消耗尽,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

(3)画坐标曲线时,反应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最终生成物量不变.

(4)胰蛋白酶的最适pH是8.6,在pH为2时,胰蛋白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失去活性后不可恢.因此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

(5)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影响酶活性,但不变性失活,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C.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3)

(4)不变           在pH=2时,酶已失活

(5)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I、II小题:

Ⅰ.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______

Ⅱ.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的题目).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A、C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还原性糖,且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E中的淀粉酶失活,淀粉未被分解,所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A、C,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C,E试管不变色.

(2)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三个试管均含有淀粉,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本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中,40℃时效果最好,但不能说明40℃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这个只是一个预实验,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验: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碘液或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Ⅱ.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可设定课题为:病虫害对西瓜产生影响的研究(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多种,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Ⅰ.(1)A和C   C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   E   酶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Ⅱ.病虫害对西瓜产生影响的研究

解析

解:Ⅰ.(1)A、C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还原性糖,且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E中的淀粉酶失活,淀粉未被分解,所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A、C,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C,E试管不变色.

(2)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三个试管均含有淀粉,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本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中,40℃时效果最好,但不能说明40℃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这个只是一个预实验,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验: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碘液或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Ⅱ.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可设定课题为:病虫害对西瓜产生影响的研究(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多种,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Ⅰ.(1)A和C   C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   E   酶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Ⅱ.病虫害对西瓜产生影响的研究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