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研究人员设计一实验探索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
③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维持各自清温度5min
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
⑤观察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⑥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应该先将淀粉酶与淀粉混合以后在放置到不同的温度环境保温,A错误;
B、应该在最后观察之前滴加碘液,而不是一开始就滴加,B错误;
C、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③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④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⑤观察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符合实验操作顺序,C正确;
D、应该在最后观察之前滴加碘液,而不是一开始就滴加,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失活,故A正确;
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加热不能降低活化能,只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故B错误;
C、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实验不是可逆反应,因此催化ATP和ADP相互转化的不是一种酶,故C错误;
D、DNA聚合酶是蛋白质,能催化DNA的合成,因此该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起作用,也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起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研究目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推荐器材:温度计,pH试纸,试管,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等.
(3)实验原理: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会产生______沉淀.
(4)操作步骤(用表格显示实验步骤,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
①在本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②在实验步骤4中C试管加入的盐酸的量是______.
③实验步骤8应如何操作?______.
(5)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在试管A、B、C中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3)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是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①在本实验中,A试管中是蒸馏水,设置A试管起对照作用.
②根据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在实验步骤4中C试管加入的盐酸的量应等于氢氧化钠溶液及蒸馏水的量,即1mL.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时才会有砖红色沉淀,故实验步骤8应水浴加热.
(5)①试管A淀粉酶的活性较好,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C中淀粉酶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酶失活,淀粉不分解,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淀粉酶在中性(蒸馏水)条件下酶的活性高,在过酸(盐酸)和过碱(氢氧化钠溶液)条件下酶的活性丧失,故得出的结论是pH对酶活性有影响.
故答案为:
(3)砖红色
①对照
②1mL
③水浴加热
(5)①A有砖红色沉淀,BC无砖红色沉淀
②pH对酶活性有影响
解析
解:(3)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是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①在本实验中,A试管中是蒸馏水,设置A试管起对照作用.
②根据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在实验步骤4中C试管加入的盐酸的量应等于氢氧化钠溶液及蒸馏水的量,即1mL.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时才会有砖红色沉淀,故实验步骤8应水浴加热.
(5)①试管A淀粉酶的活性较好,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C中淀粉酶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酶失活,淀粉不分解,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淀粉酶在中性(蒸馏水)条件下酶的活性高,在过酸(盐酸)和过碱(氢氧化钠溶液)条件下酶的活性丧失,故得出的结论是pH对酶活性有影响.
故答案为:
(3)砖红色
①对照
②1mL
③水浴加热
(5)①A有砖红色沉淀,BC无砖红色沉淀
②pH对酶活性有影响
某生物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材料用具: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血浆、pH分别5.0,6.0,7.0,8.0的缓冲液、恒温培养箱、10%H202溶液、试管等.实验步骤:
请回答:
(1)上述有错误的实验步骤可改为: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
(3)订正后,如果如图表示的是在pH=7.0的试管中氧气生成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中绘出过氧化氢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标注:1)和酶量增加一倍的时候过氧化氢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2);
(4)该小组想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并用碘液检测结果.请评价该方案: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探究的是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应该首先用不同的pH值缓冲液处理肝脏研磨液而不能先让肝脏研磨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否则会导致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结果.
(2)该实验探究的是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应该是缓冲液pH.
(3)过氧化氢被分解,含量逐渐减少,酶的量增加一倍时,酶促反应速率增加,过氧化氢的含量减少的速度加快.如图所示
(4)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但是没有淀粉酶,所以不能使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来检测实验的结果.
故答案为:
(1)③改为①或③改为②
(2)缓冲液pH
(3)
(4)不可行,因为肝脏研磨液中无淀粉酶
解析
解:(1)该实验探究的是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应该首先用不同的pH值缓冲液处理肝脏研磨液而不能先让肝脏研磨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否则会导致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结果.
(2)该实验探究的是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应该是缓冲液pH.
(3)过氧化氢被分解,含量逐渐减少,酶的量增加一倍时,酶促反应速率增加,过氧化氢的含量减少的速度加快.如图所示
(4)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但是没有淀粉酶,所以不能使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来检测实验的结果.
故答案为:
(1)③改为①或③改为②
(2)缓冲液pH
(3)
(4)不可行,因为肝脏研磨液中无淀粉酶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甲中T0时为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所以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A正确;
B、图甲中Ta时温度较低,抵制酶的活性,Tb时温度较高,酶变性失活,两者原理不同,B正确;
C、图乙中Tb~Tc温度时酶已变性失活,此时酶促反应已经停止,酶活性为0,C错误;
D、图乙A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度最快,说明A点可能对应的温度为T0,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