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用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蛋白质,温度保持在37℃,pH保持在最适值,反应过程中溶液中蛋白质量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温度为37℃,pH为最适值的情况下,胰蛋白酶的活性最高,且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因此在此条件下,用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蛋白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蛋白质量逐渐减少.
故选:C.
为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的影响,某学生的实验设计如下:①制备30%新鲜猪肝研磨液;②设置实验组如下(图1):横向为梯度pH值,纵向为不同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③每支试管加入等量且足量H2O2溶液,并设置相同且适宜的反应温度;④设计实验记录表如下(图2);⑤以加入猪肝研磨液后同等时间内测得的H2O2减少量为实验结果作记录.下列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的数量只改变催化效率,不改变酶的最适宜PH,因此无论肝脏研磨液的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发现酶的最适pH值,A正确;
B、酶都有最适宜PH,当PH过高(碱性过强)或PH过低(酸性过强)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去活性,所以研究酶的数量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应尽量保持最适宜PH,B错误;
C、PH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近似抛物线,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记录表中作出的曲线图形都近似抛物线,C正确;
D、此实验有2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温度、H2O2浓度等是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B.
对下列曲线图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为其提供的能量,所以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量随呼吸作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有限而不再增加.当图1纵坐标是K+吸收量,横坐标是呼吸作用强度时,起始点细胞没进行呼吸K+吸收量就达到一定值,这与K+的运输需要能量相矛盾,A错误.
B、底物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反应速率因酶的量有限而不再加快.若图(2)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表示某反应中生成物量,则生成物的量增加后不会再减少,B错误.
C、在最适温度前,等量的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底物反应的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升高加快而不会相等,C错误.
D、若图(3)中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①表示正常情况下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③在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就减慢,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说明③加入了竞争性抑制剂;④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都降低,为非竞争性抑制剂.D正确.
故选:D.
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被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鮰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分析回答问题:
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活性
(1)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一定措施有效______ACP的活性.据图1可知,草鱼ACP活性的最适pH为______左右.
(2)据图2可知,3种鱼的ACP的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______;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的机理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其中pH低于3.8会破坏ACP的______.
(3)由表可知,对ACP活性有激活作用的元素是______,可以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______来抑制鱼肉鲜味的下降.
正确答案
解:(1)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被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所以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一定措施有效抑制ACP的活性.分析图1曲线可以看出,草鱼的最适pH值是5.0左右,此时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
(2)分析图2可知,鮰鱼的最适温度是40℃左右,鳝鱼的最适温度是45℃左右,草鱼的最适温度是60℃左右,最适温度最低的是鮰鱼.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鳝鱼肌肉ACP都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失去活性,影响机理是相同的.
(3)分析表中数据: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在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中的活性不同.三种鱼的ACP活性在Ca2+溶液中都最低.三种鱼的ACP活性在Zn2+溶液中都最高.
故答案为:
(1)抑制 5.0
(2)鮰鱼 相同 空间结构
(3)Zn2+ Ca2+
解析
解:(1)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被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所以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一定措施有效抑制ACP的活性.分析图1曲线可以看出,草鱼的最适pH值是5.0左右,此时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
(2)分析图2可知,鮰鱼的最适温度是40℃左右,鳝鱼的最适温度是45℃左右,草鱼的最适温度是60℃左右,最适温度最低的是鮰鱼.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鳝鱼肌肉ACP都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失去活性,影响机理是相同的.
(3)分析表中数据: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在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中的活性不同.三种鱼的ACP活性在Ca2+溶液中都最低.三种鱼的ACP活性在Zn2+溶液中都最高.
故答案为:
(1)抑制 5.0
(2)鮰鱼 相同 空间结构
(3)Zn2+ Ca2+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则说明影响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因素不是pH、反应底物淀粉、α-淀粉酶的浓度等,而应是温度.故可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