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如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的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中某条生物反应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酶,A、B、C代表不同的化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具有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快的多,A正确;
B、由图乙可知,若a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减慢,B正确;
C、若温度升高,酶的活性有可能会降低,C错误;
D、图乙中若B大量积累,则很可能是B的消耗途径被阻所致,即b和c的催化反应被抑制所致,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的变量是指在实验实验中会发生变化的相关量,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它们均属于实验的变量,A正确;
B、在对照实验中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但不是所有的实验均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该实验属于前后自身对照实验,B错误;
C、实验中在测量数据时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正确;
D、探究实验的假设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因此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提出的假设一致,D错误.
故选:AC.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正确;
B、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B错误;
C、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错误;
D、乙图表示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D错误.
故选:A.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PH值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实验用具: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葡萄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
实验记录: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如图)所需要的时间如表:
实验步骤:
(1)制备酵母葡萄糖培养液:用蒸馏水配制5%葡萄糖溶液100mL,加热促使溶解,冷却到室温(26℃)后,加入10克干酵母粉,放置10min.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观察每支试管上注射器针筒推柄上长2mL时,记录所需要的时间.如表.
实验结论:______.
由实验的数据可知,酵母菌内,酶的最适PH值的范围约为______.
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葡萄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______.
(2)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______.
正确答案
取4支试管分别标上A、B、C、D、(或1、2、3、4)
分别用4支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要求加入4支试管内的缓冲液等量)
再分别用4支注射吸取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到上述4支试管内,(加入的酵母葡萄糖液等量)并开始记时
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
6-8
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温(或变性)失活
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尽量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
解析
解: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探究PH值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度.因此实验步骤如下:
(1)取材:制备酵母葡萄糖培养液.
(2)编号:取4支试管分别标上A、B、C、D、(或 1、2、3、4).
(3)不同组自变量的处理:分别用4支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 (要求加入4支试管内的缓冲液等量).
(4)把上述各组放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等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再分别用4支注射吸取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到上述4支试管内,(加入的酵母葡萄糖液等量)并开始记时.
(5)观察并记录比较相应的因变量:观察每支试管上注射器针筒推柄上长2mL时,记录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结论:由表中数据可知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且在酵母菌内,酶的最适PH值的范围约为6-8.
(1)为了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温(或变性)失活,实验过程中要等到葡萄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
(2)为了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尽量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
故答案为:
(2)取4支试管分别标上A、B、C、D、(或 1、2、3、4)
(3)分别用4支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 (要求加入4支试管内的缓冲液等量)
(4)再分别用4支注射吸取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到上述4支试管内,(加入的酵母葡萄糖液等量)并开始记时
实验结论: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 6-8
(1)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温(或变性)失活
(2)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尽量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温度对可溶性淀粉的水解影响不大,一般用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正确;
C、研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材料中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不能水解可溶性淀粉,所以材料选取不合适,C错误;
D、pH值不仅影响酶的活性,pH也会影响可溶性淀粉的水解,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AC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